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对银行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施洪秀,王湘阳,薛文才,杜国防《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把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正>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何在?为什么必须强调进一步完善企业承包制,而对股份制和税利分流进行试点?这是企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一、当前企业的处境和改革方向的选择周冠五同志认为:当前全民大中型企业的处境是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最近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简政放权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是没有解决企业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即使有了自主权,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改革前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上交利税占实现利润的比重为  相似文献   

3.
当前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势头很好,但在对改革的认识和指导上尚有若干问题需研究解决。这里拟就与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全局有关的目标、进程、思路等三个问题谈谈看法。(一)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目标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规定企业劳动用工权时指出:“企业可以实行合同化管理或者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部门大力倡导并在企业试点推行全员  相似文献   

4.
伍争荣 《经济师》1995,(5):24-24,22
<正>1993年11月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写进党的文件的背景是:1992年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施行中受阻,十四项经营权无法完全落实,企业难以真正转换经营机制,这使经济理论界和决策层认识到,只有制度创新才能转换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企业改革已从放权让利阶段走向了制度创新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无论是放权让利,还是制度创新,企业改革的现实目的都是使企业转换机制、提高活力,决不是为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我们说放权让利这条路行不通,决不是因为它没有触动企业制度,而是因为它不能转换经营机制,没有真正提高企业活力.所以,如果我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结果仍然没有转换经营机制,仍然没有提高企业活力,国有企业亏损面仍然没有彻底改现,那么,我们恐怕只能承认现代企业制度无效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作为国有企业之一的中国(福建)对外贸易中心集团要认真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又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使企业改革在思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标志着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调整为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要内容的制度创新,我国企业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1.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  相似文献   

7.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布以来,国有工业企业内部改革的力度加大了,许多企业进行了劳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许经勇编者按:许多年来,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成为长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顽症。1979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厂长负责制、承包制等等形式的改革,但是没有从根本...  相似文献   

9.
靳喜运 《经济师》1994,(1):40-41
企业质量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靳喜运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现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推人市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也明确规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国有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任兴洲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对我国企业改革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现代企业制度的明显特征:一是产权关系边界必...  相似文献   

11.
<正> 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实行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一般小型国有企业,有的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的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或个人。出售企业和股权的收入,由国家转投于急需发展的产业。” 按照我的理解,第一,如果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向是股份制的话,那么,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形式则是合作制。合作制,即我们过去所讲的集体所有制经济,这两个概  相似文献   

12.
关宏宇 《经济师》1992,(8):44-45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的全面实施,绝大部分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了以厂长为首的“一长三总师”(厂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简称“一长三师)的领导体制。“一长三师”制,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提高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全面实施厂长负责制的重要保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正在贯彻落实中。从一些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要真正落实《条例》,还需要研究解决三大难题:(1)国有企业中的党政关系如何理顺,这个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现在很多党政机关把企业的领导体制引向党政“一肩挑”,造成高度集权,副职及中层干部只能服从,职代会、工会的职能相应削弱,但相应的约束监督机制没有配套建立起来。同时,“一肩挑”只能  相似文献   

14.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15年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已有所增强。但是,勿庸讳言,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匀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举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5.
纪玉山 《经济纵横》1994,(11):39-41,49
国有企业改革中值得思考的几个认识问题纪玉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我们彻底转变观念,解决好以下几个认识问题。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是搞私有化现在,一提到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些人就把它与所有制性质的变更相提并论,认为用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意味着国有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将完全脱离传统轨道的规制,但凭借何种方式才能将国有企业迅速推入现代企业改造的轨道,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存量分解不失为一条捷径选择。 一、难点拾要 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显然是我国企业改革最重要的一个进展,但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这里除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知识准备和普及不足外,国有企业改造的主要障碍还有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改革中又远未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难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侯同生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就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一、企业改革进程的简要回顾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杨满社 《经济师》1993,(12):28-29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企业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提出,使企业改革进一步明确了转换机制、走向市场的根本方向。然而,转换机制又受到政府职能转换滞后的制约。尽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已颁布一年,但实际贯彻效果远未尽如人意。本文认为,实现改革操作上的创新是解决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政府职能转换等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一)要研究如何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问题,必须首先正确理解企业经营机制的含义。所谓企业经营机制,是指处于市场经济中企业受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选择等作用而产生的经营  相似文献   

19.
陈永奇 《经济问题》1993,(11):50-52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同时,这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前段我们就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典型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政府职能转变迟缓、滞后,影响了企业的改革进程,企业没有真正成为具有“四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20.
关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思考慕青《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企业法人财产权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提出和确立,是我国企业改革史上的一大进步,表明我国的企业改革理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