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是理解政治文明历史形态的钥匙。社会历史的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都是唯物史观分析人类发展史得出的正确结论。相应地有政治文明历史发展三形态论和五形态论,三形态论更符合政治文明的内在精神。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现实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属于物的依赖关系的政治文明,虽然其起点比当时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还低,但其先进的政治理念和制度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彻底摆脱人的依赖关系、尽快超越物的依赖关系的政治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建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政治文明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徐璐 《商》2013,(19):314-314
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开展了社会调查活动,随机采访社会各界人士向其提出“你幸福吗”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谈论。但是“你幸福吗”这一问题中所蕴含的人学原理,却有着较大的学术探讨价值。本文针对“你幸福吗”这一疑问所蕴含的人学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同时证明人学具有较强社会性特征,最后对今后人学的发展提出管见。在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人学的概念,起源发展,及各种特征等等;第二部分则紧扣文章标题,分析论述“你幸福吗”中所蕴含的各种人学原理,比如人的个性,人的自由,人性与人的本质等等。第三部分则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结合上文不同人对“幸福”的定义,强调我们每一个作为社会中的人应该理解和实现“人”的价值,从而推动和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而人民主体性思想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人民的主体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依靠人民的主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人学核心思想与当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类解放"和"人的发展"的学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思想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论证,和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基本内容的概述。进一步论述了"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核心思想在当代的最新发展和体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从以衣食住行为目标的生存型阶段进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阶段,发展型需求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趋势,需求结构发生了历史变化,经济增长“一好遮百丑”已成为历史。这一点在资源型经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迫切需要更新发展观念.拓展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生态、文化、社会机制的全方位转型,走上公平和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需要更加关注企业中人的作用。人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因素,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出发,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企业人本管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在当今社会“996”工作制出现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如何重视员工的主体性,从而实现企业和个体的共同发展,让企业更好地发挥其社会职能,个体得以从片面发展迈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窦兴宇 《商》2014,(49):37-37
人的发展和美的发展都是在社会文化构造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实现的。脱离社会文化构造我们就无法认识人,也不能认识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矛盾论在美学上充分反映出来,是无处不在的。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观察问题,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是不全面认识社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也好结合实际和美学的联系级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明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有必要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曹莹 《消费导刊》2010,(5):140-140
马克思主义人学贯彻马克思主义始终,在当代渐渐凸显出来,是对人所作的高层次的思考。马克思人学内涵十分丰富,其关于的人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关注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章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基础入手,从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全面发展性为切入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学习社会发展史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正本溯源,坚定"四个自信";二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三是学思践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四是融会贯通,全面系统把握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主题和主线。  相似文献   

10.
一、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企业的竞争边界。社会的历史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史,由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走向能力的依赖,也即人的内在本质是一种创新能力,从血统本位、权力本位、金钱本位走向人的能力本位。一个成功的全球化的企业应具备独特的技能和全新的视野,能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能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鼓励全球员工,并能在全球范围内共享自己的构想和智慧。因此,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的从业人士,必须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和全球的思维,重新思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采取新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培养全球…  相似文献   

11.
包容性增长本质上是协调和共享的增长,其逻辑起点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以此推进社会的进步。包容性增长的价值目标就是实现社会和谐,降低经济增长进程中的不稳定性,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协调处理好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和谐性,政策指向应围绕这个目标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新的历史阶段要重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地位。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的实践导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选择,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体系的必然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必然归宿。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对人的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人的发展既是一个目标追求,又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从以衣食住行为目标的生存型阶段进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阶段,发展型需求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趋势,需求结构发生了历史变化,经济增长"一好遮百丑"已成为历史。这一点在资源型经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迫切需要更新发展观念,拓展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生态、文化、社会机制的全方位转型,走上公平和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杨小棠 《中国市场》2007,(35):114-11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美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家庭、院校、社会三个方面。院校美育是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一历史性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然能够蛤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马克思充满生态智慧的自然现,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合理美系,主张把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消解了当代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启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马克思的实践中介的自然观,为我们解决当代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阶段性目标,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要实现这一指标,就必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核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个性、感性活动、素质等的全面发展。其实现路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重要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则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符合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表现。为了切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价值,我党应延续人类普遍追求的社会价值理想并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8,(4):2-13,108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在外延上包括了人本体的全面发展和人关系的全面发展。人本体(需求)的全面发展包括了:(1)人的身心健康发展;(2)人的知识技能发展;(3)人的道德伦理发展;(4)人的审美素质发展;(5)人的价值实现发展。人关系的全面发展包括了:(1)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2)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3)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目前中国人口问题主要已非人口增量问题,而是人的发展不足。我国人口发展战略要确立三大目标:其一、人口发展的安全目标(风险最小化);其二、人口发展的健康目标(潜能最大化);其三、人口发展的效益目标(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选择和必然途径,二者有机结合,互促互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趋势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