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黑龙江省主要集体林所在地区的9个市(县)、11个乡(镇)、25个村851份问卷数据,从林农的个人因素、家庭经营因素、认知因素、经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5个维度18个指标入手,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林地总面积、对环保意识的认知、对林业碳汇概念的认知、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经历、国家给予的碳汇造林补贴和政府组织的碳汇造林技术培训8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业碳汇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治面貌和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2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业碳汇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6年福建省林权改革监测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福建省欠发达山区林农参与碳汇林生产经营意愿的因素;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对碳汇林项目经营意愿是否有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对于碳汇林项目的响应程度有一定的区别,对于全体受访对象和非贫困户,是否参加过碳汇林生产培训、家庭林地面积、家庭林业总收入对提高其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木材采伐销售收入反向影响其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意愿;对于贫困户,是否参加过碳汇林生产培训显著影响其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经营的意愿。因此,提高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碳汇林经营意愿应各有侧重,在政策的制定上应给予贫困户一定的倾斜,调动贫困户的经营积极性,拓宽收入渠道,最终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3.
林农是我国林业经营的主体,其碳汇林经营受偿意愿关系到我国林业碳汇的供给问题。文章以浙江省温州市的林农为调查对象,引入计划行为理论,通过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林农的碳汇林经营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是否认为林业碳汇具有减排优势、造林年限和是否享受过碳汇造林补贴3个变量对林农碳汇林经营受偿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林农的年龄和是否能理解林业碳汇概念2个变量对林农碳汇林经营受偿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利用非参数估计技术,得出林农碳汇林经营的平均期望受偿额度为72.34元/t·co_2。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河北省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作为出发点,通过实践调研的方式获取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林业经营是否受灾、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林农对林业保险的了解程度、林地经营类型、林业灾害损失占家庭收入的比例5个因素显著影响林农参与林业保险的意愿;林农的学历、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年收入、收入主要来源和林地面积6个因素对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带辽宁省西北地区的199份林农调查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林业经营特征、政策因素4个方面分析林业合作社林农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林农参与意愿的显著因素主要有是否确权、种植年限、种植林种;影响林农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有是否确权、是否打工、种植林种、林业政策、林业收入占比;交叉分析显示有意愿参与林业合作社的林农中最终仅有32%的农户实现了参与行为;造成林农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林农对林业合作社的认知缺乏、林农所在村庄没有林业合作社、林农对林业合作社需求有限。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方案和调查问卷,运用相关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详细分析得出:(1)林农参与林业碳汇项目意愿的主要决定因素有:无林地面积、林农与林业部门的关系以及林农与集体组织的关系。(2)在林农与林业部门的关系中,相比于松散的关系,紧密的关系将激发林农更强的参与意愿;高信任和高支持的农户有更强的参与意愿;林农对林业部门的信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是林农对林业部门的支持在0.1的置信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3)在林农与集体组织的关系中,相比于松散的关系,紧密的关系将激发林农更强的参与意愿;高支持农户有更强的参与意愿,但是信任程度并非林农参与意愿的主要决定因素;林农对林业部门集体组织的支持起正向调节作用,林农对集体组织的信任在0.1的置信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4)林业部门提供的政策信息、技术越可靠,林农的林业碳汇项目参与意愿越高,集体组织的互帮互助特性越突出、信息公开程度越高,林农的参与意愿越高。最后,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加强无林地基础数据的管理、增加林业技术人员与林农的沟通以及强化集体组织的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7.
林业碳汇项目参与主体主要包括项目业主和林农,林业碳汇项目权益分配是林农和项目业主讨价还价的结果。本文根据林农在林业碳汇项目中获取的权益内容对林业碳汇项目权益分配方式进行分类,利用6项集体林林业碳汇项目参与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村庄对外联系、农户个体信任、政策信任和组织工具性支持等变量均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正向影响林农在林业碳汇项目中获得的权益内容。除农户个体信任因素外,上述其他社会资本因素对农户获取林业碳汇项目权益的边际贡献均在高水平呈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省佛坪县为例,分析了林农参与森林碳汇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碳汇抵押贷款成本、森林保险范围以及碳汇资产变现难易程度,对贷款意愿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揭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建议,为森林碳汇抵押贷款机制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麻栗坡县集体林权改革和林地流转的现状和特点,分别用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林农参与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林农的受教育程度、对林地流转的认识程度、家庭林地和农地面积、农户家庭的林业收入、林地流转的容易程度及对森林资产评估的满意程度等因素影响林农参与林地流转的意愿,提出了实现林地流转必须要提高教育水平,建立并完善林地流转体系、林业服务体系及森林资产评估体系,并搭建林地流转平台,健全法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购买林业碳汇指标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3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影响企业购买林业碳汇意愿的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碳汇认知度对企业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国家政策导向对提高企业购买林业碳汇意愿具有显著作用;企业家选择偏好对企业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企业感知收益对购买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积极发挥国家政策的正面效应,制定提高企业购买林业碳汇意愿的相关政策;落实宣传载体,加大林业碳汇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企业林业碳汇认知度;充分发挥企业家选择偏好对林业碳汇的正面影响,制定灵活便捷的林业碳汇自愿交易规则,大力宣传林业碳汇多重效益,扩大林业碳汇自愿交易规模。  相似文献   

11.
目前食用菌协会等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规范,林农对协会认知度还很低,这影响了林农实际参与率,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关部门对林农的合作意愿和需求缺乏了解。通过对11个食用菌生产大省林农调研数据所做的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食用菌生产规模、食用菌销售难易程度、是否进行林业改革等为影响林农参与农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关键因素。加大对林农的宣传与培训力度、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协会运行等,是提高林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认知、提升林农参与热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陕西省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发展现状,利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剖析林农参与林业科技信息资源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访林农中愿意为获取科技信息而支付意愿为53.6%,说明林农对于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平台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受访者的经济来源、生产经营、认知情况、参与行为等4个因子变量对林农的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林农愿意支付与否主要取决于其经济水平。因此,提出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平台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信息服务多样化;规范信息有效性,建立健全林业科技信息资源监督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农户调查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在项目涉及区,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人均收入,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农户环保意识,对碳汇林未来经济预期六个变量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影响显著;在非项目涉及区,文化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林地面积,农户环保意识,对碳汇林未来经济预期六个变量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影响显著。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林业碳汇补偿标准、开展农户教育培训活动、拓展农户收入来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外碳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浙江温州的公众进行碳汇交易的认知和参与意愿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发现:大众对购买森林碳汇服务的意识基础较好,特别是在购买生态彩票方面的潜力较大;大众对碳汇交易的参与意愿较强,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女性相较男性更愿意参与碳汇交易,并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福建省29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i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户主的年龄、政府的支持政策以及林地种植面积等5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社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户主的性别、家庭劳动力人数、兼业化程度、林业种植历史以及林产品销售的难易程度等5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社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因公益林建设对林农生计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提供足够的经济补偿以激励林农积极参与,否则,公益林建设将难以持续。基于浙江省林农调查面板数据,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分析,估计了公益林建设对林农收入和家庭能源消费等主要生计方式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林农参与公益林建设工程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非农产业比较发达,林农收入和家庭能源消费等生计方式对林业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公益林建设对山区林农生计没有显著影响;林农经济收入和家庭能源消费等生计方式对林业资源的依赖程度,是决定山区林农参与公益林建设工程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长期来说,降低林农生计对林业资源的依赖程度,是实现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林农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林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因此对林农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根据林农的实际情况来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林农参与积极性的目的。收集了近年发表的对农户参与林业工程与政策意愿的研究文献,主要从学者所选用的方法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给这方面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发布出售碳汇信息和购买碳汇的林业碳汇交易过程中有无林业碳汇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参与的两种林业碳汇交易情况分别进行博弈论建模解算并进行对比,结合数学关系模型可视化对林业碳汇交易电子商务平台运作管理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最后通过参数赋值进行验证针对出售林业碳汇的营林企业、购买林业碳汇的制造业企业以及碳汇交易电子商务平台等不同主体提出运作管理方面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碳汇交易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农户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市场条件进一步提升,但是纵观国内外研究,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业碳汇参与研究远远不足,研究方法与视角单一,忽略了不同区域的差异特征,此外,对具体某个微观参与主体的参与现状与问题分析有待加深。分别从农户参与林业碳汇的影响因素,参与后其对农户的自身影响,以及参与机制与补偿机制等几个视角来分别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加以概括分析,明确现有研究现状与不足,以期为林业碳汇交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福建省沙县、顺昌、武平及武夷山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社会-生态"系统制度分析框架分析林农政策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人类行为选择的7种制度规则,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赎买政策的公平性和林农的生态保护意识程度对林农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资源单位中"人均林地面积"及使用者系统中"林地距城镇中心的距离"等变量对林农的参与意愿有反向影响。因此,提出地方政府应从7种规则背后的制度设计入手,动态调整赎买价格;科学合理制定赎买条件与流程,明晰产权和信息公开;引入有效的激励性政策工具,促进各类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等中间机构的成立,形成多元化治理的政策网络,促进村民环境保护行动的常态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