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鸿 《特区经济》2010,(5):112-114
股东代表诉讼是权利救济的特别诉讼,我国2006《公司法》规定了该制度,但缺乏具体规定。本文将从股东代表诉讼权利救济的目的出发,构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同时构建原告股东的权益保障机制,以期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小玲 《魅力中国》2009,(22):316-317
股东代表诉讼是保护中小股东以及公司的重要制度,而主体制度是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基石。主体法律地位设置是否合理、严密,直接关系到该制度功能的发挥。世界上各国对原告的主体资格有着不同的规定,对各国原告主体资格的条件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借鉴它们的优点,弥补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3.
对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俊  代涛 《特区经济》2005,(8):272-273
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价值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指当公司拒绝或怠于通过诉讼追究侵害公司利益者的法律责任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代位公司对侵害人提起诉讼的一项法律制度。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最早是由1828年英国的衡平法判例所创立,亦称派生诉讼或代位诉讼。  相似文献   

4.
邵慧慧 《特区经济》2008,(9):114-115
股东代表诉讼是伴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而产生的一种诉讼机制,是弥补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及其它救济方法不足的必要手段。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做了明确规定,但制度追求的目标和制度运作的结果往往并不如一。本文通过对新《公司法》有关规定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陈光 《黑河学刊》2008,(2):100-101
股东诉讼制度是国外公司法发展成熟的一种规范公司法律关系的有效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公司法对此项制度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发展完善我国股东诉讼制度,切实保障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保护投资者的信心,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股东派生诉讼也称股东代表诉讼,主要是由股东针对侵害人(公司的大股东、董事、高管等)提起的诉讼。由于和解制度能够节约司法资源,解决纠纷,而且是当事人合意的体现,因而股东派生诉讼大多以和解终结,但是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因而法院应该对诉讼和解进行司法审查,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司法审查制度,为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和解制度的司法审查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股东代表诉讼时效问题诉讼时效问题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中鲜有讨论,甚至有学者认为:“关于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区分诉讼原因和诉讼请求的不同性质,分别适用《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即特别法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而不应叠床架屋,另搞一套……”对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首次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意义重大.但是该规定只是做出了初步的构设,具体实施仍有欠缺.本文主要从条文本身分析,探究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的制度设计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该认为,应尽快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以加强监督董事履行其善管义务和忠实义务,使股东的最终利益得以保护。章对股东代表诉讼的内容、程序等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
新公司法增加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对以往公司法基本制度和规则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特别是中级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云英 《特区经济》2010,(5):115-116
当公司正当权益遭受侵害而公司又怠于起诉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赋予股东对侵害人提起诉讼的权利,但是,当原告股东不是为了公司利益,而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利用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价值就会被抹杀,为了股东派生诉讼的价值实现,对股东提起派生诉讼在特定情形下作合理限制是必要的。本文从原告资格的界定、原告股东公正性要求、诉讼费用的担保、前置程序四个方面论述了股东派生诉讼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代表诉讼指的是当公司权利受到损害,而应该代表公司行使诉讼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诉讼权利时,由公司股东代表公司进行诉讼的制度.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公司是多元利益主体、多元产权主体的统一体,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人格.从理论上说,一旦公司利益受到侵害,即有权以自己名义寻求法律救济.但实际上,公司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往往导致了大股东、董事、经理等公司机关成员个人利益不断处于冲突和失衡的动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股东代表诉讼指的是当公司权利受到损害,而应该代表公司行使诉讼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诉讼权利时,由公司股东代表公司进行诉讼的制度.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公司是多元利益主体、多元产权主体的统一体,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人格.从理论上说,一旦公司利益受到侵害,即有权以自己名义寻求法律救济.但实际上,公司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往往导致了大股东、董事、经理等公司机关成员个人利益不断处于冲突和失衡的动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英国衡平法首创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以来,西方各国公司立法纷纷效仿,大多把股东派生诉讼作为保护小股东利益,维持公司高效运作的重要手段.所谓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正当权益受到控制股东、董事、监事、经理人员或第三人的侵害而公司不愿或怠于行使诉权时,股东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起诉侵害人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魏庆坡 《魅力中国》2011,(2):154-154
股东派生制度在规范公司董事和股东方面、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新《公司法》引入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但是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具有自身的特殊之处,本文从该制度的历史渊源,域外国家对公司在股东诉讼派生制度地位的规定,以及对该制度如何完善提出一些建议,期待对我国公司法制度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围绕公司在参加股东代表诉讼时的诉讼地位如何确定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介绍并评析了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诉讼地位界定的相关立法与学说,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当公司认为原告股东的诉讼地位妥当并有利于自己的利益时,可以固有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身份参加原告方追究被告的责任;当公司认为原告股东的诉讼行为不当且对公司不利时,可以辅助参加人身份辅助被告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7.
浅析新《公司法》建构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中后期,为了加强对股东权利的保护,制约公司管理层滥用管理权,并平衡股东与董事会的权利,英美两国在衡平法上首创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侵害时,股东以自己名义为公司利益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制度。它的建立和完善同20世纪公司法倡导股东地位平等和强调公司少数股东利益保护的思潮密切相关。作为对公司少数股东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派生诉讼虽发展于英美国家判例法,但现已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多数国家的商事立法所确认。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也确立了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8.
股东权利的保护直接维系着公司制度的发展存废。如何更好地维护股东(尤其是小股东)的权益,为他们提供完善的司法救济途径,这在当前显得尤其紧迫。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有提到对股东权益司法救济的手段,但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为了全面保障股权司法救济之实现,必须增加集团诉讼模式,完善个人诉讼,引入派生诉讼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美国股东衍生诉讼的先决条件制度可资我国立法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析了美国股东衍生诉讼制度中的竭尽公司内部救济原则、股份拥有规则、公司利益代表原则、诉讼费用担保规则,论证了我国相关立法可以借鉴美国这一制度,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思路。  相似文献   

20.
马登科 《特区经济》2005,(2):101-102
股东派生诉讼(shareholder‘s Derivative Action),也称股东代表诉讼(Shareholder‘s Representative Action)、代位诉讼、传来诉讼和衍生诉讼。是指当公司的正当利益遭受不法行为侵害而公司却不能、怠于或拒绝追究公司机关成员或侵害人的责任以维护自身利益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作为公司之“临时”、“特别”代表人,为维护公司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代位公司对侵害人所提起的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