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今年是"六五"普法规划启动的第一年,为切实推进"法治大港"建设和"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12月2日,大港以"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为主题,在世纪广场举行了大型法制宣传活动,营造了强大的法治宣传声势和浓厚法治氛围.将“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2.
本地资讯     
<正>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宪法日"。宁波市组织开展了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其中,为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及从业者宪法观念,宁波多地还举行了新任法官及百名律师宪法宣誓仪式。32年前的12月4日,即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关于当前中国法治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相似文献   

4.
宪法信仰是公民对宪法所蕴含的民主、法治、人权、分权等价值不懈追求的精神体现和反映,它是一国宪政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公民宪法信仰的普遍确立需要通过制定"良宪"、宪法的切实实施、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以及激发公民意识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王军荣  熊涛 《老区建设》2013,(22):32-33
加强全体公民宪法观念和意识、树立宪法信仰是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中国公民宪法知识水平和宪法观念还不能适应国家法治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培养全体公民的宪法信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6.
徐豪 《中国报道》2014,(12):19-21
建成法治国家,保守一点估计,要到2050年。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主要的缺陷。宪法监督机制是未来建设法治国家的突破口,是重要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国西部》2014,(38):41-41
<正>我国拟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设立是重要一步,但不能满足于此,关键还在于系统缜密的宪法宣传和布置、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遵守宪法、实践中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大力监督和揭露,这样才能真正使得宪法落到实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0月27日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根据草案,我国拟将每年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武汉大学法学院秦前红教授这样说。  相似文献   

8.
徐豪 《中国报道》2014,(12):80-83
今年的12月4日,对83岁的陶和谦与81岁的李步云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珩 《北方经济》2014,(12):32-33
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中,再次强调要"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根据现行宪法第5条的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26日,中共海西州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德令哈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州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  相似文献   

11.
宪法与法治建设和时代与社会现实休戚相关,社会转型下的宪法变革,不会引发新旧社会之间更替而产生的宪法质变,它是在同质社会发生结构变化和体制转型情况下,宪法规范、宪法结构、宪法实施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发生的较大局部性变化。宪法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首要前提是具有正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宪法与法治建设和时代与社会现实休戚相关,社会转型下的宪法变革,不会引发新旧社会之间更替而产生的宪法质变,它是在同质社会发生结构变化和体制转型情况下,宪法规范、宪法结构、宪法实施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发生的较大局部性变化。宪法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首要前提是具有正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与世界》2017,(27):16-16
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冶教育专册教材,内容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系统强化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如今,我国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核心人才,增强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宪法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分析高职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入手,明确高职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进而提出高职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宪法日"。宁波市组织开展了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其中,为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及从业者宪法观念,宁波多地还举行了新任法官及百名律师宪法宣誓仪式。在天一广场开展的宪法宣传活动现场,举行了百名新执业律师代表宣誓仪式、中学生代表学习宪法倡议发言等活动。同时,43家市直有关单位开展了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向市民们展示了法制图版,发放法制宣传资料。  相似文献   

16.
林铎 《发展》2017,(12):7-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5周年和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全民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尊崇宪法地位,切实维护宪法权威,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省实践,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通过论述宪法及宪政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在我国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论述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宪法信仰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间的联系,表明目前在我国人民之中建立宪法信仰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表明建立宪法信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津南区司法局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在"四个聚焦、四个强化"上下功夫,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快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全面推动法治津南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聚焦依法治区 强化法治津南建设 津南区司法局作为普法依法治理主管部门,坚持贴近基层,融入法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打好“法治”这张牌。  相似文献   

19.
王明旺 《北方经济》2014,(12):26-27
正民主是个好东西,法治也是个好东西。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了法治中国的建设蓝图,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标志着中国的法治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法治中国建设,基础在理念,核心在限制权力和保护权利,关键在能力。营造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环境,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没有法治的权威,再多的法律也难以真正执行和落实。宪法法律没有权威和尊严,治国安邦就失去依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宣言书;是厉行法治、垂宪而治的动员令;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反映了人民的意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宣言书;是厉行法治、垂宪而治的动员令;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路线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