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政府、高校、第三方融资机构、大学生的博弈分析,在2×2博弈主体基础上考虑多维博弈主体行为交互,建立了两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博弈主体行为演化契约机制设计的数学模型,探讨了高校收益及支持成本、大学生创新创业收益及努力成本、大学生贷款诚信度、融资机构收益、对贷款方违约行为惩罚力度、投资损失、政府工作效率及服务态度、支持力度及成本等行为因素对博弈主体行为影响,得到了一系列博弈主体行为演化机制,通过仿真验证了演化机制效应的有效性,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促进大众创业创新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旨在分析创业导向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重点进行公司创业、企业能力、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等相关理论的探究和模型的构建,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命题。分析表明,创业导向通过企业能力和竞争战略内外两条互为补充的路径,实现竞争优势。不仅丰富了公司创业和战略管理理论研究,还为企业如何在动态、复杂、不确定的全球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导致我国很多女大学生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从女大学生创业导向到创业绩效,中间需要一定的转化路径与创业者自身能力的支持。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女大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在创业导向转化为创业绩效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以期为创业的女大学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必须始终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导向,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为此,高校必须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确保企业在专业课程设计、创新创业实习基地、“1+x”证书制度落地等方面发挥出指导作用。文章以创新创业导向、校企合作这两个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校企合作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提升高校校企合作水平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使用129个国际新创企业的调查数据,基于“战略—能力—绩效”的逻辑主线,结合战略创业理论与组织即兴理论,探讨创业导向、即兴能力、国际创业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创业导向的三个维度均有助于提升国际创业绩效;第二,即兴能力在创新性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预见性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未发现其在风险承担性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组织文化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然而学术界对于何种组织文化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尚无定论,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双元能力的构建对于企业发展也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组织文化变革与技术创新能力互动演化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组织文化与技术创新方式之间存在适配性,活力型文化有利于探索性创新,团队型文化有利于开发性创新,而市场型文化有利于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的并存发展。并且从动态角度来看,在不同时期的战略导向下组织文化的变革路径与技术创新方式之间呈现协同演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的变革会影响技术创新方式,企业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也需要组织文化进行相应的转变,在此互动循环过程中,企业构筑了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的观点,经济发展最先要受到资本的约束,到了一定阶段会受到"发现市场机会能力"的约束,即创新能力的约束.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在政策夹缝中发展起来的,如果说那是企业的第一次创业的话,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条件下,民营企业则面临二次创业的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孙志如  姚飞 《企业活力》2011,(11):36-40
创业营销是企业在动荡环境中和提高资源生产率的压力下进行有效营销的新方式。当前传统的营销理论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竞争,能带来创业机会的营销范式转变处于短缺之中。企业应通过创新的风险管理、资源利用、价值创造,主动识别评价和利用机会,以创造竞争优势。凡客成功的营销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这种营销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小概率的创业成功背后的机制和因素究竟如何,传统文献多指向创业者能力。文章融合中国传统智慧与西方管理文献,以中国典型的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解析,提出创业成功方程式,即创业者能力固然必不可少,但还需要秉持傻劲精神孜孜以求,运气与否同样关键。创业成功需要能力、傻劲和运气的复合作用,才能获得相应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营运资本的匹配,并最终收获创业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0.
先前学者们对于创业营销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定性研究,文章从创业营销的创业导向与市场导向入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创业营销对创业绩效的提升机制。以创业导向作为自变量、市场导向作为中介变量、顾客导向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问卷搜集中国297家企业的数据检验假设,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市场导向均正向影响创业绩效,且当市场导向作为中介变量时,对两者之间对创业绩效的总效应更加明显;顾客导向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最后,提出了管理建议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葛中锋 《价值工程》2011,30(28):147-149
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虫口模型,从网络能力的视角刻画了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网络的网络能力太弱则难以形成有效的企业网络,太强虽然有利于企业网络的形成,但也会带来网络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应根据网络演化的进程适时协调网络能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创新创业背景下二手车课程教学的新需求以及二手车课程教学本身的特点,结合汽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二手车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专创融合”的背景下,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14.
顾客导向和创业导向作为战略导向的重要方面,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历来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资源有限的企业势必要在两种资源消耗型的战略导向中做出选择,究竟哪种选择更能促进企业绩效的改善?本文从顾客导向、创业导向、以及二者共同选择对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阐述,在对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吴京津 《活力》2023,(3):132-134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00万人,高校不断扩招也预示大学生迎来越发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当前,就业市场进一步萎缩,高校线下招聘会、宣讲会难以正常开展,在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的同时,各类线下招聘渠道也受到严重影响,这对于实现高校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地就业,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将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就业新形势下,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号召各大高校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此背景之下,笔者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培养目标出发,分析就业创业育人工作中存在的挑战,为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创新已成为数字化时代实体零售业业态演进的主要目标。众多实体企业面临着从传统店铺零售转型为互联网零售方式的转型难题。本研究基于适应性营销能力理论,探讨了实体零售业从互联网转型战略到互联网转型项目实施过程,并构建了实体零售业互联网演进能力迁移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①适应性营销能力是解释实体零售业演进能力迁移的关键,实体零售企业互联网演进过程可以按照"互联网战略导向→适应性营销能力→组织政治策略→绩效"的关系进行表述;②实体零售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是互联网市场导向和互联网技术导向,战略选择是基于企业自身资源基础和相对优势的分析;③实体零售业组织在互联网创新的角色具有双面性,即鼓励创新又适当妥协。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零售业演进理论和适应性营销理论的相关研究,对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如何实施互联网战略转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8,(4):175-177
我国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意识及创业精神。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乏重视、认知偏差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针对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提出相应策略,努力弥补在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已经进入了对个体创新创业能力高要求的时代,培养一批高素质、勇于创新的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当今这个信息和知识都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教育教学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自组织性和包容冲突进化性两种实践特征,并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即符合复杂性理论系统发展的趋向特征,从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对创新创业理念与认知进行基础建构;二是支持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养成与多元发展;三是建构创新创业的发展平台并及时反馈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互动导向的体验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动导向是一个企业将促进单个的顾客与企业的所有互动活动作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惠关系。一个采用互动导向的企业一定是一个致力于满足顾客体验需求的企业。体验是顾客的一种内在感受,顾客是在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获取体验价值的。企业要实现自身目标,有必要制定互动导向的体验营销策略,其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观念创新,关注顾客;顾客赋权,强化互动;完善后端支持系统,增进企业互动反应;协调体验媒介,改善互动感知;积极回报顾客,调动互动热情;管理顾客价值,配置营销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