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是提升欠发达地区市民整体素质的需要,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快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不断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完善覆盖新生代农民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和土地权利保障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央政府要求流入地政府承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责任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流入地政府为减少负担往往采取卸责行为,导致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仍然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需要积极推动相关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城镇化模式和区域规划的视角,将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放在区域发展的系统之中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张解决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渐进主义道路,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只有毫不动摇地奉行区域和谐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充分拓展区域管理创新空间,才能从根本上彻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应进行有效协作,促成建构有效的协作机制,其关键在于安排专项经营支出和建立常规化的协作机制运作系统。流入地政府主动性角色应体现在注重即时培训农民工的合作、有效疏导农民工的流入与流出、建立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应急求助制度、对农民工实行一元化的户口管理等方面,以解决农民工焦点难题。  相似文献   

5.
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与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劳动经济学的歧视理论出发,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方劳动经济学的歧视理论对于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解释力并不强.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市场失灵,反而主要是由于政府失灵所致.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关键在于消除制度性歧视和人们心理上的歧视.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其城市融入机制非常重要.目前,中国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方面呈现出了针对农民工的制度异化、经济限制、生活隔离与心理排斥.这必然会阻碍社会融合与危害社会稳定.现在,中国具备了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的有利条件,所以我们必须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整合城乡就业市场,构建城市安居工程,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与培育其社会资本,消除社会歧视等.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已达1亿,占全部农民工的60%。陕西省渭南市是经济、金融欠发达地区,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每年有近100万人外出务工,其中绝大多数为新生代农民工。据对全市1000名新生代农民工问卷调查情况反映,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层次、消费理念等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金融需求与其父辈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决定其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也在加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是新时期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应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和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等措施来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工资偏低已经成为我国分配领域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农业比较利益低和劳动力无限供给是形成农民工低工资陷阱最根本的经济因素;而国家对工资水平的行政干预作用小、农民工工会的缺失是形成农民工低工资最根本的制度因素。政府应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引导和推动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同时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以有效提高农民工工资。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课题组以在沈阳、大连、丹东、本溪、朝阳、铁岭6个样板城市中工作、生活的350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从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入地的状况、对流出地的看法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在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辽宁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确认和保障农民工劳动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本文对直接援引宪法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的必要性进行探析,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的宪法保护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劳动权受侵害的现状,为社会和谐创造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CFPS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我国当前农民工的工作状态满意度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工作状态满意度对农民工的健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工作状态满意度的四个主要维度作用上看,工作收入满意度对农民工健康的影响最为明显。从工作环境满意度对于健康的边际影响来看,对于农民工的影响小于对于城市职工的影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工作环境满意度对第二产业农民工健康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对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来说,工作收入满意度仍然对健康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力队伍。近年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的分析,探究农民工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人力资本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村外出打工者外出前后自身变化,说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者本身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当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发挥流动对人力资本的正面作用,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现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尽早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加快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进程,有利于缓解当前城镇养老保险的压力.当前建立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许多困难,主要原因在于新旧体制之间产生的结构性摩擦与矛盾.政府应当适应农民工收入不稳定、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的特点,建立低费率、低待遇、且具有操作灵活、方便简易的制度安排和参保办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入户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从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但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四种动力:城市不仅存在吸引农民入城务工的"拉力",也存在将外来务工者推回农村的"推力";而农村不仅存在将剩余劳动力推往城市的"推力",也存在将外出务工者拽回来的"拉力"。正是在正反"拉力"与"推力"的综合作用下,部分农民选择了"离土不离乡"或"离—返交替"的半农半工模式。因此,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拉住"劳动力,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元化和逐步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7.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经济利益的变化是引发转变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强化劳动者中长期培训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允许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结合自己的身份和就业计划,拥有选择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或农村社会保险的权利。对已经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只要其继续在原籍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并能提供参保缴费证明,就业地政府社保管理部门就应该承认其已经建立的养老保险关系。对这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必再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应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缴费并以此建立失业保险关系。同时终止实施现行的农民工失业保险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制度,农民工失业后按照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和支付周期的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