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国林 《中国外资》2008,(9):102-102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会计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学者重提记账方法,反思和质疑“借贷”方法,提出用“左、右”替代“借、贷”等等。笔者受万仁章先生早年提出的“左手定则”的启发,提出“双手定则”,使记账方法的理解更符合“自然对应法则”,不但使学习记账方法的初学者更容易学习掌握,对学习效率会有显著提高,而且对会计平衡关系的理解将更加深入,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3.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资金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是:1.以“惜”“贷”作为记账符号。“借”记录资产或费用的增加以及负债、净资产或收人的减少;“贷”记录负债、净资产或收人的增加以及资产或费用的减少。2.有两种互为相反的账户结构。资产或费用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负债。净资产或收人账户,“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余额在贷方。3.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每项经济业务,如在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借方,就必须在另几个或一个…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会财会》2014,(9):57-57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每个会计人必知的基本常识,是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更是我们编制分录、记账、编制报表等整个会计工作最常用到的等式。  相似文献   

5.
谈谈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刘永政郭墅人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预算会计制度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这对为数众多的用惯收付记账法的预算会计人员来讲,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笔者谈谈自己学习和运用的一些体会。一、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一)以“借”和“贷”为记账...  相似文献   

6.
汪致正 《财会学习》2011,(5):14-19,13
学习会计基础知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掌握记账方法。方法问题作为基础问题,看似简单却影响到方方面面。目前会计界最普遍使用的是"借贷记账法"。500年来,由于复式簿记所使用的各种记账符号(包括debit、credit)的字源含义与日常概念存在歧义,以至于在世界会计史上出现过长期的神秘化或拟人化的论争,至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在中国,基于汉语言的特殊性,"借/贷"概念既可以作反义词解释,又可以作同义词理解,因此而产生的歧义和困惑令相关学者争论不休。汪致正先生于2009年出版《记账的规律》,首先提出了一种简明的"左右自然对应记账法",简称"对应记账法",后简称"左右记账法"。这种记账方法以"自然对应法则"作为理论基础,即人们的认识过程或行为规范与客观事实或日常习惯自然地对应。左右记账法就建立在自然对应法则和人们对"左、右"天然理解的结合之上,从而避免了借贷记账法难学难懂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汪一凡先生结合其他方法推出以左右记账法为基础的"中国流复式簿记"。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主任王光远教授在2010年两会上提交议案,呼吁尽快推行以左右记账法为基础的"中国流复式簿记",指出这是中国立即可以推向全世界的原创性成果。"左右记账法"作为近年来探索会计改革的新思路,由一位业外人士首先提出,这件事本身就足以引起会计界人士的深度思考。该方法的现实意义何在?会计教学和实践中的某些相关问题能否因该方法的问世而迎刃而解?等等。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7.
周有德同志在《齐鲁珠坛》2001年第4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揭开“借”、“贷”之迷》的文章。(以下简称《揭》文)。笔者觉得,在《揭》文中所提的“许多会计初学者对借贷含义模糊”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不仅对今天的“初学者”有困难,而且还是曾经长期困扰过我国会计界并为之争论几十年问题。所以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很有意义的。在“借、贷”含义的问题上,我国为什么争论得这么久呢?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我国使用收付记帐法的历史太久,影响太深。我国是世界上会计产生最早的国家。据史料记载,早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  相似文献   

8.
学习新预算会计制度的体会●吴桂质我大半生做银行会计和预算会计工作,经历过几次预算会计变革,深感这次改革解决得比较好。一是统一了记账方法。改革前,预算会计的记账方法不统一,有收付记账法,也有借贷记账法,谈不上交流与接轨。新制度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最...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6,(14)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个基本规则是不容置疑的,但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传统的借贷分录只能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借方和贷方栏上同时要有相应金额,这固然有一定的好处,但实际经济业务有其多样性,为如实反映这种经济业务,就要突破传统的借贷分录表现形式,允许分录中出现多借多贷,有借有贷也可以表现为借方有正有负或贷方有正有负,不必拘泥于原有的借贷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以来,不少会计工作同志,一方面认为借贷记帐法能够做到借贷平衡,因而有很多优点,应该继续沿用;另一方面认为“借贷”这一对记帐符号不通俗、不易懂,甚至认为这是资本主义概念,必须废除。因此,他们在保留借贷记帐法记帐特点(即从记帐符号上做到帐目平衡)的前提下,用各种各样新的记帐符号来代替“借贷”符号,对借贷记帐法的记帐符号进行了种种改革。他们已经采用和打算采用的新的记帐符号,主要有:“来去”、“增减”、“收付”、“供需”、“源流”、“起止”、“付取”、“出入”、“得失”和“左右”等。有一些企业所用记帐符号相同,而所代替的借贷方向不同。例如同样用“来去”,有的以“来”代替“贷”,以  相似文献   

11.
1996年财政部、农业部联合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试行 )》中规定的“内部往来”会计科目,是增减记账法改为借贷记账法后保留下来的一个科目。设立本科目有以下三方面的弊端:   一、借贷关系不明确   本科目借贷关系不明确,是一个资产与负债共存的混合型科目。期末既有借方余额,又有贷方余额,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反映村合作经济组织所属单位和农户欠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款项总和;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反映村合作经济组织欠所属单位和农户的款项总额。   二、会计核算可操作性差   由于本科目是一个既有借…  相似文献   

12.
会计分录是基础会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它是会计科目、账户、记账规则及借贷记账法等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在会计分录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也谈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张福蕊进入1998年,新预算会计制度开始实施。在这新旧交替的时间里,许多单位的新账已建立起来,今后的重要工作是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在“新制度”的实施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借贷记账法的学习与运用。在预算会计战线工作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14.
正《"记账方法"及"会计属性"的争论》一文(《财务与会计》1999年第7期)说,90年代初随着会计国际协调步法的加快,记账方法的争论"以借贷记账法成为我国唯一的记账方法而告终。"这句话不外乎两层意思:一是表明习惯坚持借贷账法者在学术争论中获胜,二是以"结论"、"告终"一类词汇宣布,不要再在记账方法问题上有什么不同意见,中国人跟在洋人屁股后面爬行就是了。笔者不支持这种观点。周代政府会计核算采用入出账法,一直沿用到溥仪退位,做到3000多年一贯制。据说,国民政府采用借贷账法,新中国采用资金收付账法,后来也采用借贷账法。战国末期产生工  相似文献   

15.
复式簿记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年历史了。开始时是在信贷业采用,记账符号"debit/credit"是"人欠/欠人"的含义,这个行业本来是在"人欠"和"欠人"中赚取"利差"的,所以容易理解。扩展到工商各业后,记账符号的原意就不适用了,变成"好用而不好解说",很是尴尬。1907年,两位留日的本科生谢霖和孟森首次以"借/贷"将其引入中国,但在近代中国"借/贷"实际上是同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借贷记帐法常被指责为晦涩难懂。我认为这是怎样理解和阐明“借、贷”的问题,而不是“借、贷”本身的问题。过去有些教本对借贷原理的论述是有欠缺之处的,即往往偏重讲做法,不讲“所以然”。例如,有些教本(国外当代教本也有这祥的)对帐户的“借、贷”方结构的阐明是从资产负债表的“(?)”式结构引伸出帐户的“(?)”式结构。如下图:  相似文献   

17.
1.增减记帐法的最大优点是用“增”、“减”作为记帐符号。增加和减少是从一切事物量的方面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量的变化是最容易理解的。因此,用“增”、“减”作为记帐符号来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资金的变化,含义明确、通俗易懂、切合实际。而“借”、“贷”两字含义不清,难学难懂。因为它们在不同性质的帐户里的记载方法各不相同。在资金占用类帐户中,“借”表示增加,同样是“借”,记在资金来源类帐户里却表示减少,而在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8.
借贷记帐法是以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借”、“贷”为记帐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帐原则,用来记录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我国银行系统在“八五”期间统一改用借贷记帐法,人民银行于1993年1月1日起执行,农业银行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我认为,这一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一、银行系统改用借贷记帐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相似文献   

19.
最近读了一些有关记帐方法问题的学术研究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借、贷”两字含义不清,非经学习不好理解。我也认为这是借贷记帐法的一个最大缺点。“借、贷”两个记帐符号,顾名思义,难学难懂,因为它们在不同性质帐户里的记帐方法各不相同。同样是“贷”,记在资金来源及收入类帐户里;表示增加,而记在资金占用及支出类帐户里却表示减少;同样是“借”,在资金占用及支出类帐户里,表示增加,而记在资金来源及收入类帐户里却表示减少,使用上并不固定。如果要讲清“借、贷”的记帐原理,必须借助“增加”、“减少”的概念来进行解释。增减记帐法的最大优点就是用“增、减”作为记帐符号。增加和减少是从一切事物量的方面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量的变化与任何事物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是最容易被理解的。因此,用  相似文献   

20.
两个“准则”的区别和比较①●全国预算会计研究会高级顾问杨纪琬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最近由财政部发文颁布。为帮助大家学习和理解新预算会计制度,我讲讲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两个“准则”)的区别和比较。两个“准则”都规定采用借贷记账法,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