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特 《商》2014,(15):63-63
本文以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内部控制和审计质量两个方面,探讨它们二者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的分析这两种治理机制在对盈余管理进行作用时相互的关系。研究表明:首先,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行为均能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抑制作用,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不存在互补关系,即公司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反而无助于审计师发挥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它会平滑扭曲企业的赢利状况,使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不公允,从而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3.
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市公司是否花钱买盈余管理?审计师是否被收买?这是评价审计质量不可回避和最基本的问题。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高和低两种情况下,审计师是否被收买,进而通过对2002年披露年报审计费用的深沪295家上市公司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了博弈分析的结论,即审计师必然被盈余管理高的上市公司收买,而盈余管理低的上市公司不收买审计师。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借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寻求对自己有利结果的行为。盈余管理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滋长蔓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盈余管理现象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但作为对外财务报告审核者的审计人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想挽回信誉,维护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审计人员必须针对多样、复杂的盈余管理方式,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以降低审计风险。本文分析了对盈余管理审计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对盈余管理的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借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寻求对自己有利结果的行为。盈余管理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滋长蔓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盈余管理现象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但作为对外财务报告审核者的审计人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想挽回信誉,维护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审计人员必须针对多样、复杂的盈余管理方式,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以降低审计风险。本文分析了对盈余管理审计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对盈余管理的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在西方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也十分普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主要手段,并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从世界范围看,"盈余管理"是困扰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应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审计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分析盈余管理的特征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风险的控制策略,对审计行业的专业化经营与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通过实施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改变报告盈余的现象突出。目前针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应计盈余管理居多,涉及真实盈余管理的较少。本文以2011-2012年我国A股制造业15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因素对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应计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质量审计工作对应计盈余管理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罗莎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195-196
盈余管理的存在极大的妨碍了投资者利用财务报表进行投资决策,而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能否识别盈余管理,将对投资者决策产生很大影响。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关系的研究进行概括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经营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的变化与波动也日益频繁,这也使得预防风险的发生,以及风险发生之后要如何做好后期的处理,并如何将损失控制到最小的范围内就显得越发重要了。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中最为重要的监督与管理部门,不但关系到企业正常的运作,而且还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随着企业内部企业审计风险的加剧,企业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对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本文对于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定义,以及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因进行简要论述,并针对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给出了一些有效的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经过长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完善。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欲管理,以求推动企业效益的增加,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本文就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洁 《财经界(学术)》2014,(18):259-259
经过长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完善。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欲管理,以求推动企业效益的增加,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本文就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亚红 《中国商办工业》2007,19(12):207-208
通过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过程及原因,提出了审计工作中各环节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外部经济环境恶化,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企业为了各种原因有意无意都会造成财务报表存在错误或遗漏,致使财务风险频频爆发,使得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严重不满。如何认清企业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采取何种措施规避公司审计风险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审计风险生成的原因、影响,指出同时加强企业内外部审计控制是抑制审计风险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试论审计风险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洪 《北方经贸》2003,(2):106-107
文章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谈审计风险的形成 ,并列举了三个衡量审计风险的模型。最后着重谈了审计风险的控制。降低和控制审计风险是独立审计程度和方法向前演变的动力之一 ,现代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抽样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的发展表明审计职业界并未被越来越多的审计风险所吓倒 ,而是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探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是我国证券市场上备受关注的问题。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频繁、业绩和股价波动厉害、全行业亏损或行业过度竞争的上市公司都存在着管理舞弊。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时应找准审计风险点,审计人员必须对盈余管理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加大审计力度,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谈审计风险的形成 ,并列举了三个衡量审计风险的模型。最后着重谈了审计风险的控制。降低和控制审计风险是独立审计程度和方法向前演变的动力之一 ,现代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抽样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的发展表明审计职业界并未被越来越多的审计风险所吓倒 ,而是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一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新的会计准则使企业制定出了更多的盈余管理的手段.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审计的这要内容做了分析和研究,并简要分析了新的盈余管理的手段,以及针对这些手段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盈余管理在西方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也十分普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主要手段,并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