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也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节约型社会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定社会形态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与消费模式。文章界定了节约型社会概念,分析了节约型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因子和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2.
区域开发是在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科学评估、规划的基础上,采用自然的、社会的或综合的各项措施进行综合、合理地开发利用,使其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最佳效益的统一,不断推进本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区域开发主体是区域开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区域开发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区域开发主体及政策的分析研究,探讨适合我国区域开发的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3.
, 《秘书工作》2012,(8):56-56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胜毅 《经济界》2013,(1):57-60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种城乡互利、融和、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更是一种中心城市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目标模式。城乡一体化体现城乡之间在"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这个复合系统的耦合过程,必须遵循"五位一体"的系统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空间一体化、人口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才能做到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社会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管理理念的应用,满足社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其社会整体运作环节的完善,实现对其生态理念的有效普及,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系统的不断健全,以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行人与自然环境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6.
陈艳艳 《上海企业》2006,(12):32-33
循环经济是西方工业化国家从工业可持续发展,进入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阶段后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践,作为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之一,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发展的趋势和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三种基本实践模式,具有比较系统的立法保障,而且还从最初的理念设想、实践探索,逐步进入到商业化运用的新阶段。一、国外循环经济的三种实践模式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即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基本特征为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即3…  相似文献   

7.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传统增长模式的进行根本变革,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按照一定的生态规律运行、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把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从而把经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尖锐冲突,也是一种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拓刘毅 《现代企业》2007,(12):30-31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在追求从工业可持续发展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倡导的一种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理念,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内容,以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为原则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应当遵循以下的原则: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要与当地实际相接合。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西北地区发展比较慢一些,经济基础也较为薄弱,因此,在西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更要遵循这一原则,要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内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现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是一种现实选择。目前新疆昌吉地区已经开始逐渐对林业发展建设进行了分析和合理定位,探索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文章对昌吉州特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是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要以低碳生态理念为引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绿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环境整治是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催化剂,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应建立经济一社会一低碳一生态一环境的综合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下虚拟生态工业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工业园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模式,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我国第三代工业园区.目前我国的生态工业园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许多园区还处发展和逐步完善过程中.生态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境.虚拟生态工业园作为循环经济下的一种新型的工业生态园模式,它突破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有效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是一条解决我国目前工业园发展困境的一种有效模式.本文分析了虚拟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我国通过高消耗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促使"城市病"和环境污染蔓延,在正视这一问题后,传统的发展模式便被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取代,生态城市便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重要一步,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应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文章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渐进发展的经济模式、多元发展的农业经济生态模式和兼容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3个方面,共同探讨建立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绿色生态发展模式是指企业在任何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于别的生产方式都存在价值的一种旨在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相对于传统发展模式而言的。由于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生产存在的资源的高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模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一个既需要经济高速增长而资源又相对稀缺的海岛型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生态产业园是根据清洁生产要求、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和建立的一种新型产业园区.构建生态产业链是在企业群落层次上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是实现生态产业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职能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征以及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现象的出现,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征、新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绿色发展模式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能源以及有利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平衡式经济形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成渝经济区在建设过程中需做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基于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应从农副产品、产业分工、交通物流、城市功能、经济走廊、区域政策、金融服务、市场环境、城乡统筹、沟通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该地区绿色发展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不断地影响着环境,环境在人类的不断索取中发生着巨变。研究生态保护和治理,使人类的社会再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使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是我们当前的责任和使命。文章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生态保护和雾霾治理,以求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一些作用,并试给出相关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