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四年来,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拓宽。“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安全、文化等众多领域,但经济领域,即区域经济合作无疑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规划借助交通和通信互通、贸易自由、投资便利、双边和多边等来建立自由贸易区,为扩大经济贸易和人文沟通搭建了跨地区的国际合作大平台.佛山在面对“一带一路”战略时,既把它当作发展的机遇,也将其当成是发展的挑战,秉承“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原则,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善抓机遇,势要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有一番作为.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佛山的经济发展现状与困境,指出了佛山经济发展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对于促进协同创新、跨界融合,服务中原地区经济新常态具有重大历史性实践意义。探索“一带一路”建设给河南省带来的机遇,从金融、贸易、旅游方面推动社会发展,首先梳理“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河南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最后对河南如何抓住机遇谋发展,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规划是中国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一项战略构想,其实质是中国谋求经济复兴的国家战略还是西方媒体所谓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本文的解读倾向于前者.“一带一路”愿景出台后,国内各地区一哄而上,制定了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期获得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此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兴趣与热情,但更有一些疑虑与顾忌.“一带一路”战略能否助推中国的经济腾飞?能否实现丝绸之路的复兴与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本文持审慎乐观态度.作为一种动态性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本身有没有缺陷?在建设过程中又将遇到哪些问题与挑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防微杜渐,不断调整与完善战略规划细则,通过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以实现全球地缘经济格局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给沿海各地发展海洋经济带来了春风、注入了强心剂.漳浦作为海洋大县,是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在“一带一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要推进福建省内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协同发展,必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获取经济增长新动力,着力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本文针对当前福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以各地市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为主线,提出各地市加快开放型经济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方向和重点,并就推动省内区域开放和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它的首要目的是沟通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交流,创设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最终达成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则主要探究“一带一路”给中国区域经济带来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是我国政府在面临新的政治以及经济形势下做出的重要战略规划.在“一带一路”的实施影响下,对其自身的推进以及实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会对战略支撑点的河南的经济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本文就在河南逐渐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同时,对如何能够抓住机遇推动其自身的发展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9.
跨境电商出口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新型贸易出口方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注入新动能。本文运用2012—2021年世界银行数据库、UNCTAD数据库等构建多维面板数据,从直接和间接两个影响渠道分析和检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直接影响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且其影响具有异质性。在间接影响方面,降低贸易成本是促进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中介渠道,沿线国家制度质量是促进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调节因素。进一步空间效应分析表明,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刘欣 《当代经济》2016,(28):49-51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问题备受关注.为了支持“一带一路”的发展,目前,主要筹建的资金池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统称为“一带一路四大资金池”.本文主要对“一带一路”四大资金池的战略及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其宗旨、融资、组织运营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四大资金池在投资方向、投资领域等方面高度重合,但在具体的资金来源、投资重点存在差异,因此,为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需加强多边金融机构的合作,明确各自投资重点,推动各国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选取涵盖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2007—2021年面板数据,将“贸易—经济”关系研究视角拓展于知识产权贸易,探讨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且经由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旧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贸易通过结构效应、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深入作用于经济“双循环”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深,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明确提出江苏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这对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极大的鼓舞。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振兴苏北经济,促进苏南转型,培育江苏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达省份,江苏应该顺势而为。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全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更加体系化的全球新战略支持.自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正由战略构想阶段步入全面务实阶段,“一带一路”已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最为重要的国家统领性战略,是实现地区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转变的重要路径.本文在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内涵、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战略等角度,提出全面深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宋蕾 《时代经贸》2020,(11):14-15
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中国与蒙古、俄罗斯进行全方位交流、沟通、合作的主要渠道, 需要对建设中的各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思考,以此加快经济走廊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内蒙古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中需要着重 思考战略定位、参与方式、经贸合作现状、影响因素等问题,然后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推进内蒙古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虹  胡金  陈正星  胡明骏 《技术经济》2023,42(5):162-173
基础设施建设是维持和振兴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在阐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机制和异质性基础上,构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以中国278个城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①“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沿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且该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②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对沿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积极影响;③“一带一路”倡议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在“一带”和“一路”沿线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一带”沿线城市的政策效果显著强于“一路”沿线城市;④进一步研究发现,科学技术创新效应主要表现在“一带”沿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主要表现在“一路”沿线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虹吸效应”,产生空间负向溢出作用。研究结论为探索经济复苏增长点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政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以及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策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为政府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不但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大通道,同时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较活跃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保山作为“一带一路”西南区域经济发展带上的重要城市,具有连接南亚、东南亚的桥梁和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区位的优势和“五基地一中心”“中国链接南亚跨国枢纽”关系紧密,同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工贸园区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等新型化、多样化、生态化的产业基础、万亩农业观光园等“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建设也为保山在建设经济走廊提供了条件,所以应该结合自身优势,抓好“一带一路”战略,结合GMS经济走廊所带来的一切机遇.本文着重分析保山的地缘优势、历史文化和新型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存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中东欧16国是“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东欧国家经济实力普遍不强,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经济下滑比较严重,各国国内市场普遍低迷。因此,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刺激经济发展,成为其发展的明确需求。“一带一路”倡议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背景和语境下的日照战略定位,可以考虑明确表述为:“一带一路”陆海交汇衔接的“双枢纽”,中亚国家和蒙古国“双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和中蒙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双通道”、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双陆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五通”示范区、自由贸易港区。  相似文献   

19.
共生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客观要求,产业转移路径选择的本质是寻找与之具有更强共生适配性的地域产业承载系统。文章基于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背景,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了“产业扩散—产业承接”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框架,从“共生三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共生环境3个维度建立了共生适配性指数模型,评估了2010、2014、2018、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60个主要国家的共生适配性。结果表明:六大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显示出明显的区域空间分异特征,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最高,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最低。文章最后以共生适配性指数和特征要素禀赋为甄别条件,为中国不同类型制造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提出了路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确立的“五通”合作重点中,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发挥着先导性作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本文立足于成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城市定位,系统梳理了新时期成都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比较优势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