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品牌》2008,(1):108-116
《Google品牌战略》内容简介那些能让一个品牌历久弥新的因素被称为品牌的基本要素,Google就具备这样的要素。隐藏在它背后的是一种对Google个性、Google文化,或者说对Google哲学,乃至Google品牌的一种感悟。  相似文献   

2.
“Google退出”是一个被过度传播和过度诠释的话题。实际的情况是,Google出于多种原因(媒体和诠释者总是试图归之于一种原因),正考虑放弃google.cn的业务。google.cn的诞生是以“谷歌”这个饱受诟病的名称的出现为标志的。事实上,“谷歌”就是指google.cn。如果这真算一种失败的话,那么也只是“谷歌”的失败而不是Google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网上的内容浩如烟海,要获取有用信息就象大海捞针。所以需要一种优秀的搜索工具,把网上繁杂的东西整理成可用的内容。在Internet中有许多搜索引擎。你也许用过很多搜索引擎,但你是不是到现在还没用过Google呢?如果还没有,不妨这时试试看,你会发现它确实与众不同!(不用Google太可惜呀) 为什么我要用Google Google的出色之处在于它能根据互联网自身的链接结构对相关的网站进行自动分类。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你每次查询都能迅速找到准确结果。Google系统能依据网络的自身结构,清理杂乱的信息,有效地组织资源。Google的搜索支持不是传统的简单内容目录,也不是那种变相商业广告,Google以其特有的网页级别——已其PageRank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网络分类概念,带来了网络搜索的新革命。该技术是基于网页自然结构,任何网页都能迅速直接地链接到另一个网页,而无须通过任何媒介。客观性与其它搜索引擎比,Google可说是客观而公正的,它用复杂而全自动搜索方法排除了任何一种人为干扰的可能。Google不会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中国电子商务》2006,(2):22-23
“微软有很多竞争对手,如IBM、Google、索尼、苹果和诺基亚等。但Google并不是我们的最大威胁。相反,IBM是PC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雇员数量是我们的四倍,营收额也高于我们。因此,IBM一直是我们的最大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5.
李三达 《华商》2014,(18):15-16
毋庸置疑,当下是一个速度被解放的时代。旅行的时间被极大缩短,空间被压缩成一个“地球村”,虽然60亿人口的村落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小,但是大卫·哈维称之为“时空压缩”的事实却悄无声息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其中最具震撼性的,既不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高铁,也不是超音速飞机,而是正在24小时不间断以光速传播的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6.
《删除》     
迈尔-舍恩柏格  袁杰 《商》2012,(20):200-200
《删除》讲述了遗忘的美德,为读者展现了大数据时代的取舍之道。数字技术赋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权利,它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facebook上照片会被网络永远铭记,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职业发展;Google记得所有我们搜索过的信息和时间。数字王国记住了那些有时最好被遗忘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IT产业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尤其以Google、百度等为代表的搜索公司,所创造的高科技神话,让人们为之惊叹。因为他们代表着市场主流的“搜索力经济”。只要轻敲十指,所要查找的信息就可以立即呈现在面前,信息的准确获取比创造更为重要。在互联网浪潮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相反,烦琐纷杂的庞大信息量,更迫切需要有序化和可管理化。尽管Google、百度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获取信息方便,但它们并非万能。例如说,目前Google、百度被使用最多的是从海量网页搜索信息,或者对通过桌面搜索工具搜索本地文件,如Word、Txt、Out…  相似文献   

8.
王瑶 《中国市场》2010,(5):22-23
李开复的新公司每天都迎来无数访客,有应聘者,有推销点子的,最夸张的是来过一位推销UFO捕捉技术的。新公司不会像Google一样为大厨预留职位,自称“美食家”的李开复如今经常跟员工一起吃快餐。他自己也开始养成新的习惯:机票订经济舱,去美国出差住70美元一晚的快捷酒店。接受专访时,李开复说:“创新工场不是一个教室,我们不是每天扮演教练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李建华 《浙商》2012,(5):23-23
以文化之魂魄,注入产业之躯体,众多产业才可以延伸与升级。文化不是一种被吹嘘出来的时髦,而是一种精湛技艺的呈现,是一种你被悉一已对待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 近日,Google 推出了一个跨语言搜索的测试版本,有10几种语言可供用户选择。(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_s)Google 工程事务副总裁 Udj Manber 表示,此项服务将使得互联网在全球更加通用。"我们一直在试图把互联网翻译成所有的语言版本。结果可能并不十分完美,但却足够使用户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Google 此项新的翻译功能可以将用户的搜索查询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互联网上搜索,然后把搜索结果翻译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李开复跳槽事件的一波三折,Google、微软和李开复成为近段被人们关注的三个核心关键词。这场看似简单的“挖角”,伴随着此前微软频频有不少技术人员跳槽到Google,人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在众多技术型人才心中的天平上,Google为什么重于微软?  相似文献   

12.
顺风 《商务周刊》2010,(5):10-10
随着1月21日Google全球CEO施密特的公开表态,Google撤资事件暂时告一段落。现在,思考撤资风波对Google未来的综合影响以及Google在这一过程中的动机、策略成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刘豫 《商场现代化》2005,(10):89-90
网络时代是倡导个性的时代.会计信息服务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特征,然而会计信息多元化、个性化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可能导致“信息海洋”,而人们的“注意力”是相对稀缺的,有用的信息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难以寻觅。如今,互联网上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组织,缺少的是一种能帮助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的目的地并提高信息使用效率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因"息"生"息"     
自拒绝被微软收购之后,雅虎很少再受到关注。在很多人印象里,雅虎是一个正在抑郁以终老的互联网贵族。然而就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雅虎不动声色地焕发了生机。雅虎今年第一季的营业收入约16亿美元(比Google少3.6亿美元),利润3.1亿美元。虽然不能断定它能重现昔日的荣耀,但它现在并不是一家正变得无关紧要的公司。  相似文献   

15.
使命的胜利     
接触过不少跨国企业,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都对企业文化非常看重,一个新进入的员工,除了要考察其与企业文化肌体的共生性之外,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进行文化上的同化。他们总是很自豪地说,我们的企业有着非常伟大的使命,而且这些使命不是被装裱起来,堂而皇之地挂在墙上,或者被员工念叨在嘴里,而是真正进入到了员工的内心深处,被切切实实地执行了下来。“看,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完成这个使命。”  相似文献   

16.
陈光标     
《三联竞争力》2010,(3):52-53
史评 一杆慈善大旗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2008年“5·12”大地震中的陈光标还只是单兵作战的话,那么2009年的陈光标已经成为一个慈善品牌,已经在着力培育一种慈善作风和文化,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相似文献   

17.
广告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树立企业及产品形象,促进销售的经济活动。广告的最终目的是推销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和商品间起导购作用,为了让消费者乐于接受广告信息,必须依据消费者的心理,用艺术的手法去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好的广告不仅是一种好的推销手段,也是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商业文化,不同时期的广告反映着不同时期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水平、价值观念,广告离不开文化上的追求。我们在此所说的文化不是指人文化,不是指文化的表层结构,即人们创造的物质、精神产品:而是指文化的深层结构意识部分,即由价值  相似文献   

18.
袁涛 《成功营销》2008,(7):94-95
任何事物发展的背后,其实都是文化的角力。大到国家,小至团体个人,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尤其如此。当现代企业力图进入蓝海时,2008年的中国社会环境却呈现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红海状态”。这里的红海。不是指企业的市场状态.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状态,大众心理状态,透视今年发生的种种大事,无一不告诉我们,本土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红色营销”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天水 《三联竞争力》2005,44(10):20-20
2005年8月,Google上市一周年,且不总结这一年中Google有何举措,仅这一个8月就足够热闹。也许为这一个月,它已经准备一年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20.
曾莉芬 《商场现代化》2006,(7S):222-224
品牌是一种文化。品牌满足的不是人们的身体,而是人们的心理。可我们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品牌形象,打造一个怎样的品牌文化?是浪漫的?简约的?进取的?温暖的?精致的?或者是他们的混合……大多数品牌理论只是告诉我们品牌形象及其个性的重要性,但到底该打造一种什么样的品牌形象?我们却没有答案。在漫长的品牌形象打造和管理的过程中,即使是最优秀的舵手也容易失去方向,最终迷失方向。也许我们需要去寻觅一个指南针,一个直到消费者心灵深处的指南针。本文通过对十二原型的简要分析,指出“十二原型”在品牌形象中的意义以及其对中国品牌的局限,并提炼出品牌形象打造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