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是迄今为止关于国际水道利用与保护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公约.基于对《公约》部分条款的反对,中国尚未加入该《公约》.但从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双重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的相关条约实践来看,中国都有必要积极加入《公约》,并努力推动其尽早生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国际水法的两个重要条约——199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和1992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订的《跨界水道和国际湖泊保护与利用公约》均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文章通过梳理可持续发展在国际水法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国际水法的推动作用:对淡水资源生态系统有指导作用,促进了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充分证明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必要性;强调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菲律宾将中菲南海争端提上国际仲裁以及中国不接受仲裁一案的争议焦点,分析了中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驳斥菲方诉求的理由。认为,菲律宾就南海争端对中国提起的国际仲裁,不符合根据《公约》附件七提起强制性仲裁的必要条件。中国有权依据《公约》第281条、第298条之规定驳斥菲国起诉。  相似文献   

4.
1990年9月7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次年6月1日起实行。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2001年10月27日又对《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正。此前,我国于1992年10月先后加入《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成为著作权国际保护大家庭中的一员。这样,一个较完整的、具有现代特色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但《著作权法》实施多年来,产生的社会效果仍不是尽善尽美。因为中国长期缺乏著作权保护制度,文革时期又狠批“资产阶级名利观”,同时不少…  相似文献   

5.
湿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地球之肾"。中国是亚洲拥有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自1992年中国正式签署《国际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的许多湿地因其重要的生态价值,逐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予以保护。2009年7月—11月,中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对中国境内的36处国  相似文献   

6.
湿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地球之肾"。中国是亚洲拥有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自1992年中国正式签署《国际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的许多湿地因其重要的生态价值,逐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予以保护。2009年7月—11月,中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对中国境内的36处国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国际海事组织(IMO)在中国香港召开的大会上正式审议通过了《2009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项《公约》是涵盖造船、航运和拆船活动的强制性公约,不仅涉及船舶设计、建造、营运以及拆船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1989年11月20日,在联合国大会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即表决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自《公约》通过以来,已成为历史上获得最多国家批准的人权公约。1992年3月,中国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此后,中国陆续批准了许多有关儿童权利的国际协定,并目在一系列有关儿童权利的提高和保护问题上制定了严密的国内立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签订《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烟草行业的发展环境和生存空间愈来愈受到限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烟草竞争压力的加大,我国烟草专卖制度不可能长久维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欧盟委员会宣布采纳一项有关《稳定与增长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调整计划,以及法德两国采取缩减财政赤字的行动,双方似乎达成了暂时的妥协,关于《公约》的争论也似乎平静了下来。本文论证了在经济周期、等待加入欧元区国家和国内经济矛盾等因素的要求下,《公约》的调整步伐不会因为双方暂时的妥协而放缓,最后列出了《公约)改革的可能对策,并对改革的未来走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一次以国际法律文件的形式对国际强行法下定义,是国际强行法规则发展的一大进步。本文拟结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国际强行法的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在分析不同国家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行为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力图借鉴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国际规则形成的过程,以《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作为分析对象,在运用政策过程分析框架解构该公约形成和实施的过程中,重点解释了《公约》形成过程中的两个问题:其一,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贸易问题没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解决,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平台上发展为国际公约。其二,"文化多样性"理念在21世纪初得到各国政府的积极支持,《公约》自2007年开放缔约以来,各国政府的缔约和履约情况却不理想。研究发现,政府的高参与意愿以及在国际组织的运作能力促使文化多样性议题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议程设置平台;部分政府本土政策环境不佳导致《公约》内容制定趋于抽象;本土官僚机构统筹协作能力欠缺则影响了《公约》的实施效果。这启示中国政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时,既要认识到参与意愿在议程设置阶段的重要性,也要致力于提高政府能力从而使规则内容制定和实施真正对国家有益。  相似文献   

13.
《世界人权宣言》是第一个普遍性国际人权文件,尽管其法律效力问题尚存争议,但其对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近十年来,国际人权事业蓬勃发展,国际立法继续增加,而各国也通过积极加入国际人权公约、加强国内人权立法、开展人权相关活动等方式不断融入国际人权运动,为尽早实现《世界人权宣言》中倡议的共同标准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向海洋进军     
1996年5月15日,我国正式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它标志着我国全面接受并履行这一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并承担权利和义务,同时这也是我国海洋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新的起点。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智力成果传播日趋国际化的结果 。早期知识产权保护有严格的地域限制,但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资本家不但大量输出商品,而且大量输出技术,严格地域限制使得大量冒牌商品和盗版图书充斥国际市场,垄断资本家迫切需要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因此从19世纪开始,《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国际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以下简称《马德里协定》)等一系列知识产权公约签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严格地域限制并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奠定了基础 。到今天为止,有关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国际公约达30份之多 ,涵盖了版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原产地名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科学发现等广泛领域。  相似文献   

16.
<正>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历经9年(1973-1982),150多个国家和实体经过十一次会议艰辛谈判,在平衡不同制度国家与利益集团的利益之后达成的成果。《公约》旨在为国际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包括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在内的各项法律制度.以便利国际海洋交通、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及研究保护和保全海洋环  相似文献   

17.
随着1992年6月各国政府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拉开了国际气候谈判的序幕。共同愿景、减缓、适应、资金与技术转移是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主要议题,由于减缓、适应和技术转移都有赖于资金的落实,因此,建立资金机制成为气候谈判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气候变化资金按照来源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约》内的资金机制;另一种是《公约》外的资金机制。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82年4月3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并开放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经过去26个年头,今年5月15日也是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约》12周年的纪念日,《公约》在促进海洋科技、经济、政治、法律、外交方面的重要性和协调国际关系的指导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肯定。它所确立的国际海洋法新准则,不仅有利于海洋国际法的发展,也有助各国制定新的海洋管辖法规,在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国际法实践中,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也是不过分的。《公约》颁布生效20多年来,世界各国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对本国的海洋战略进行了调整,在海洋立法、海洋政策、海洋开发和管理方面加大了力度,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围绕海域和岛屿归属之争,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实践证明《公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全面和最有权威性的国际海洋法法典,它对维护发展中沿海国家的合法海洋权益和解决海域争端,起到重大的历史性作用,在人类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活动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的国际海洋法的出现,也是世界海洋法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下面侧重谈谈《公约》的主要内容、深海资源及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气候公约外多边机制对气候公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主渠道。为推进该领域的国际合作,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论坛等一些公约外涉及气候变化主题的多边协商机制陆续出现,并对公约下的谈判和公约框架下的国际合作产生了影响。这些机制与公约的关系定性地基本可分为包含、竞争、补充、交叉、平行和取代六类。进一步采用指标-空间距离法对这些机制与公约的紧密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论坛对公约进程的影响最大,目前公约外机制尚不存在取代公约的可能性。各种公约外机制对公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支持、政治意愿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三类模式实现。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14日,《联合国反腐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中国反腐走上国际合作轨道,用国内、国际两个“轮子”推动深入反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提请审议批准公约的议案中说,批准这一公约“有利于我国开展国际合作,遣返外逃腐败犯罪人员,追缴被非法转移国外的资产,有利于我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腐败预防与惩治体系。”国务院经审核认为,公约作为旨在预防和打击腐败、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跨国流动的腐败资产追回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为中国逐步解决涉外腐败犯罪案件中的“调查取证难、人员引渡难、资金返还难”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