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困难是一直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进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财政政策是解决农户小额信贷难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其能够帮助农村信用社改善当前经营状态,提升业务能力。同时财政政策还会适当引导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加入农户小额信贷的行列中来。文章主要就推动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财政政策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如何向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小额信贷的实践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近年来.甘肃省通渭县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迅速,以法围沛丰协会、孟加拉小额信贷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NGO)信贷项目,以及以农信社为主体的商业性小额信贷项目都在缓解农村信贷配给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这些小额信贷项目的实践与经验,分析其运行绩效及作用影响,对进一步发展该地区的农村金融,有效解决农村的信贷需求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率问题始终是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以阿里为例,对小额信贷利率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利率市场化”是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鉴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性,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对于农村市场机制失灵的地区,仍应继续坚持财政补贴;西藏农牧区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需要一个铰长的培育过程,目前实行的优惠利率是符合当地实际的。  相似文献   

4.
小额信贷在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村中低收入群体摆脱贫困,获得自我生存和发展机会的信贷服务方式,它有效的解决了农村低收入群体的金融需求.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服务水平,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安排,确保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是使农民摆脱贫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叶青 《中国外资》2011,(20):63-63
农村小额信贷自开设以来,由于其自身在农村制度环境下的适应性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由于农户信贷、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其发展存在诸多的限制,我国当前的小额信贷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农村小额信贷的制度框架,从农村金融拓展的视角进行研究,试图就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其防范作简要分析,提出进一步拓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空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提高金融支农水平——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建金融》2008,(7):16-20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服务机制,对弱势群体平等获取现代金融服务的权利与机会、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福建省内农村小额信贷模式、风险特征和信贷管理方式,分析了制约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建立和完善小额信贷管理机制、委托代理机制、联保机制,加大各项政策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云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云南农村小额信贷出台和推广,对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云南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陶桂枝 《时代金融》2014,(6X):102-102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云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云南农村小额信贷出台和推广,对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云南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村小额信贷自开设以来,由于其自身在农村制度环境下的适应性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由于农户信贷、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其发展存在诸多的限制,我国当前的小额信贷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农村小额信贷的制度框架,从农村金融拓展的视角进行研究,试图就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其防范作简要分析,提出进一步拓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空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剑洁 《时代金融》2012,(24):218-219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下农村小额信贷和小额保险的发展困局,提出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着力改善农村信贷体系,促进农村保险发展。文章总结了当前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现状,从保证保险、受益人资格、风险价值转移、财产抵押四方面分析了这一较新的保险险种的性质和内涵,针对不同的信用风险来源,设计了相应保障范围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最后就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产品创新、金融监管、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剑洁 《云南金融》2012,(8X):218-219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下农村小额信贷和小额保险的发展困局,提出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着力改善农村信贷体系,促进农村保险发展。文章总结了当前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现状,从保证保险、受益人资格、风险价值转移、财产抵押四方面分析了这一较新的保险险种的性质和内涵,针对不同的信用风险来源,设计了相应保障范围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最后就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产品创新、金融监管、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农村小额再保险机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保险为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满足农村资金需求提供了保障。然而,承办农村小额保险的公司却无法承受农业经济发展中天然的高风险,小额再保险在农村的实施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引入小额再保险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小额再保险发展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小额再保险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蔡海斌胡波 《金融研究》2008,(11):I0053-I0055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扶贫方式,在我国扶贫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呈现出不断壮大的趋势。对于西藏而言,小额信贷主要是指由农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发放的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自2001年实施6年多来,在有效解决农牧民贷款难问题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农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牧区经济的发展。利率问题始终是小额信贷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农村金融改革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小额信贷是农村经济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力量。为推动农村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政府部门主导推行了福利性较强的扶贫小额信贷以解决贫困农户发展产业中面临的无资金或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对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践中扶贫小额信贷易呈现出贷款偏离贫困目标群体、贷款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挤占公益型小额贷款等困境。笔者基于对贵州省小额信贷在农村精准产业扶贫实践中的调研,结合理论研究探讨了扶贫小额信贷在贵州农村精准产业扶贫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额信贷违约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几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的进一步落实,我国农村信用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农户和农村信用社之间信息不对称,致使贷款偿还率不尽如人意,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挑战。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经历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根据小额信贷借贷双方的客观情况,运用博弈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小额信贷自从1993年被引入到我国之后,因为具有覆盖面广、到户率较高、扶贫效果较为显著、方便快捷等特征,从而深受广大农民朋友之喜爱,并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之步伐。但是,因为服务对象具有的特殊性而造成的问题,使小额信贷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江苏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区域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农村小额信贷运作轨迹,探讨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小额信贷各因素相关分析,探讨了目前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并思考了今后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南京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南京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区域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农村小额信贷运作轨迹,探讨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与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了目前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并思考了今后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江苏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区域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农村小额信贷运作轨迹,探讨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小额信贷各因素相关分析,探讨了目前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并思考了今后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小额信贷对解决农民资金需求、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小额信贷推广进度缓慢,成效没有明显体现。本文通过对海南省白沙县小额信贷品种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小额信用品种开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相应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