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各大央行纷纷宣布上调基准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各国曾经普遍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是否就此退出?全球经济是否将面临变局?而我国央行在短短一个月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否意味着国内经济刺激计划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2009,(19):7-7
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愈加明显,通胀预期压力的加重,何时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成为一些经济复苏明显国家正在考虑的问题。G20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再次将“退出”政策作为讨论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愈加明显,通胀预期压力的加重,何时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成为一些经济复苏明显国家正在考虑的问题。G20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再次将“退出”政策作为讨论议题。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萧条时,经济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调整,否则会带来政府财政负担加大,赤字增加,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助长道德风险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美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的负外部效应,从退出依据、退出时机以及退出路径三个方面对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中国下一步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各国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些刺激计划的推出需要快,而退出应缓慢进行。若危机后其退出的时机和力度不当将导致经济再次下滑。我国扩张性政策的退出,应采取财政政策先退,倾向政策“掩护”的策略。如此,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6.
美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的趋势后,美联储此前为救市而投入的巨额流动性就成了随时可能引爆通货膨胀的"定时炸掸".如何选择退出的时机、路径和工具才能在确保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稳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是美联储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研究认为,美联储启动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时机应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在退出路径的选择上将是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与回收金融领域的特别流动性并举;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上,美联储将主要采用向金融机构支付较高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和通过反向回购协议来回收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程实 《中国外汇》2009,(13):6-6
G8研究激进刺激计划的“退出策略” 八国集团财长会议发表声明称,全球最富有的国家的经济正趋向稳定,但摆脱信贷危机走向复元的进度尚不明朗。部长们证实,他们正研究在复苏后如何逐步放弃此前挽救经济的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分析可能的激进刺激经济计划“退出策略”。  相似文献   

8.
10月6日,G20成员国澳大利亚宣布加息.成为首个以加息的方式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一石激起千重浪,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何时退出,以何种方式退出,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在我们国内。因天量信贷和资产泡沫等现实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什么时候会加息、货币政策是否会有所改变、经济刺激政策何时退出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退向未来     
当前我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已经摆在桌面上。关键是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美两国均采取了相应的经济刺激计划.但由于两国社会背景、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政策实施的时间以及着力点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美两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内容,并针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经济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美经济刺激计划的差异性,并对中美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政策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萧条时,经济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退出,否则会带来政府财政负担加大,赤字增加,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助长道德风险和逆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美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的负外部效应.最后,提出了对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危机后实行的大量刺激政策都有完整的博弈计划和退出方案,而这正是我国经济刺激政策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2009财经热词     
①退出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愈加明显,财政赤字和通胀预期压力的加重,何时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国央行面临的难题。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全球范围内的政策退出有三个特点:一是资源国(澳  相似文献   

14.
澳洲联储10月6日意外宣布提高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25%,这似乎表明各国非常规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5.
《银行家》2014,(1):83
正瑞信将出售德国私人银行业务,德意志银行退出大宗商品业务5日,瑞士信贷集团表示,将出售其在德国的私人银行业务给荷兰银行,这标志着其开始退出德国市场。德意志银行将退出其绝大多数商品业务,主要因为该业务面临的高额成本和严厉监管,以及所谓的"沃克法则"。英欧两大央行维持原利率不变,英美日出台经济计划刺激增长6日,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先后宣布维持原有基准利率水平。同日,日本政府批准18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三季度其GDP增长3.6%。前一日英国大幅上调了该国经济增长预期,增幅为14年来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危机过后,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问题,并在经济刺激计划中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政策和信贷支持。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的影响,预测分析了刺激计划退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而后在认真分析各阶段融资困难原因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刺激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要不要退出?何时退出?怎么退出?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新理财》采访时表示,积极财政政策将采取淡出式退出。  相似文献   

18.
2009财经热词     
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愈加明显,财政赤字和通胀预期压力的加重,何时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国央行面临的难题。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全球范围内的政策退出有三个特点:一是资源国(澳大利亚、巴西)、制造国(印度)的退出早于消费国(美国、英国),二是财政政策退出早于货币政策,三是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旱于价格型工具。专家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19.
新旧发动机     
陈序 《金融博览》2009,(18):88-88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仅仅是诗人的豪情,还是有根有据的经济理性?整整十个月,我国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增长反弹似也尽了投桃报李的本分。不过,当傲视全球市场的中国股市开始大幅下挫,投资者必须判断,自己的担心究竟为何。说是担心政府退出刺激计划,收紧信贷。而我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第二季度欧元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法国和德国的经济恢复增长,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摆到了欧元区各国决策者面前,同时也引发世界主要经济体对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热议。基于各国目前经济复苏状况,本文从退出依据、退出时机以及退出路径三个方面对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我国的退出政策走向,如“国退民进”的投资政策倾斜;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机配合,安全退出;引导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