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月份的中国经济数据亮出了一抹春色,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宏观金融数据充分体现了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力度。消费和物价表现得相对比较符合预期,PMI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体现出经济存在回暖的可能,出口的下降给工业产值增加带来压力,用电量经调整后下降幅度减少,可能意味着工业产值会继续反弹。但是,在 相似文献
2.
3.
4.
5.
如果说,十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亚洲大国,那么,这次金融危机能否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就看我们如何应对了。机遇永远是为有智慧、有能力、敢于和善于迎接挑战的个人、组织和国家准备的。 相似文献
6.
尽管世界经济呈现出全面复苏的迹象,中国经济已经率先复苏,但复苏过程中不时出现的一些杂音,以及尚未完全好转的数据,使有关政策当局非常担忧,担心过早地给出紧缩的信号导致经济复苏夭折,于是持续地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变。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如果过早地退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比如降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那么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迅速放缓,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复苏。结合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情况和全球贸易的复 相似文献
7.
对于2009年中国经济的判断是件困难的事情,正如要判断2008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出人意料的走势一样。在目前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走势取决于外部经济的变化,以 相似文献
8.
之前提到的金融空转,可视为货币失速,即货币对经济的推动力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且发生在主要国家。这种货币与经济的失配,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作为的表现,暂且约定为在发挥职能过程中的迷茫。最迷茫的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实施货币政策,货币政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7月底以来,“次级债风波”给美国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一系列震荡性连锁反应。追根溯源,美国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美国经济内部的潜在风险是深层次原因,“次级债风波”作为一根导火索让全部风险组合有了在相互传染中集体释放的机会。受此影响,预计美国短期和中期经济增长将放缓,美联储也有望转向“稳健趋松”的货币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金融监管研究》2015,(8)
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分析不能仅关注总量分析,而应透过结构性变化来观察,这有助于理解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艰难选择。本文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研究发现,经济形势仍然面临下行压力,但一些经济指标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近期货币政策出现了"钝化",对调控投资需求、通缩紧缩和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有所递减,预算约束加强是重要原因;当前实际利率水平和企业融资成本仍然较高,缓解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显著变化的背景下,宏观政策调控面临困境,人民币国际化、宏观债务风险判断、经济杠杆化与银行杠杆化、资产证券化、扩展性经济政策的效力和财政政策的作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亟待突破。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密切关注由美国货币体系释放出流动性会流向哪里。这是QE3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的最为关键问题所在美联储结束了两天议息会议,伯南克(Ben Bernanke)9月14日凌晨宣布推出市场十分期待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即QE3)。QE3的内容主要有,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按揭担保证券(MBS),直至就业明显改善为止,同时将超低利率延长至2015年中。可以说,QE3可谓是半开放的改良版,只订下每天购买MBS金额,而没有列明购债券时限与上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低于第二季度的7.5%和第一季度的7.4%,但略高于市场预期的7.2%。第三季度环比增长折合年化率为7.8%,低于第二季度的8.2%。同比与环比增长同时显示,第三季度经济动能减弱(见图1)。笔者预计,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以及经济中存在着其他诸多不利因素,将使得第四季度的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这也是中国经济进行长期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期,由于内外政策的频出,大盘也呈现出剧烈的震荡。由于未来政策环境的不明朗,市场震荡的趋势还将延续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的最大看点,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美国历经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5年多的恢复调整后,各主要经济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二十国伦敦峰会刚过,全球经济的乐观情绪很快受到美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规模和美国失业率的攀升挑战。世界银行3月份发表的《中国经济季报》中将对中国的增长预测下调至6.5%,并在4月发表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称已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有望于2009年年中率先触底。那么,作者3月称之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中国经济,是否在全球贸易的萎缩中进一步收缩,还能否真正体现出春天的味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如此,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更是如此。2007年的中国住房市场那番繁华如锦、热闹到疯狂的景象,尚在眼前,如今想来却仿佛隔世那么遥远。一进入2008年,中国住房市场就感到寒意阵阵,本来如脱缰野马般的房价突然停滞不前,新房交易量大跌,“拐点论”四起,各地降价风潮此起彼伏。资金链存在断裂压力,货币政策也看不到放松的迹象,中国房地产业乌云重重。不少开发商在哀叹,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一去不复返”。不少房地产商伺机转行脱身,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宏观调控将转为中性略紧,总量调控将转为结构调控我们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总量型的刺激性宏观政策将依经济环境变化而逐步退出,而宏观调控重点转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消费增长和推动城镇化进程,房地产直接调控政策被淡化且倾向于增加供给。依此政策取向,我们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在2010年回落至25%左右, 相似文献
18.
开征物业税,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影响: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调节房地产市场的过度需求。因为物业税根据对房产和土地的评估价值征税。谁的房产多,谁就要多交税。而且不是一次性多交税,而是每年都要多交税。这样。就能适当抑制对房产的需求,不会鼓励人们多买房、买大房等着升值牟利。而是要考虑支付房地产税均成本,从而控制对房产的过度需求。有利于防止房地产业泡沫的出现。有利于规范房地产税费制度,促进房地产税制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房地产价格的稳定。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物业税的开征会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对于货币政策理论的反思。利用扩展的货币数量论方程和菲利普斯曲线,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货币政策理论模型框架,把市场情绪、资产价格等因素考虑进来,探讨了市场情绪、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市场情绪和货币政策两者的结合会影响资产价格,因此货币政策应该考虑并对冲市场情绪。在资产价格过分波动的情况下,以保持产出稳定为部分目标的货币政策应该起到对冲市场不理性情绪的作用。根据中国的历史数据,我们进行了政策模拟,发现如果资产市场出现了25%的情绪上扬,那么这一情绪上扬短期带来的是物价水平下降;如果维持产出稳定是货币当局的唯一政策目标,货币供应量M2应下降约1.7%;如果要维持物价稳定,货币当局的货币供应量M2则应该相应上升2.2%;如果要兼顾两个目标,货币供应量M2应该增加约0.28%。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