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广 《投资北京》2009,(12):22-23
2009年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为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而奋斗的一年,明年经济形势如何为人关注,宏观经济研究专家王小广对中国宏观经济作出的总体判断是:2009年到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企稳整固期.中国经济可能的走势是“根号”型发展。投资和价格是北京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投资分析专家齐心判断2010年北京投资运行将更趋稳健,价格专家王小娥对北京价格走势则给出将温和上升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赵伟 《中国外资》2014,(3):10-10
全球视野看2014年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按照确定与难以确定程度分类把握影响世界经济走势的那些重要因素,进而对世界经济总体走势有个较为准确的认识与判断,仅仅是第一步。接下去关键的一步,则是对那些将世界经济波动施加于中国经济的重要传导机制的分析。这块一个基础的环节,则是对构成传导机制重要变量的那些因素的动态把握与判断。  相似文献   

3.
苏剑 《中国金融》2020,(8):73-74
2020年伊始,肺炎疫情从武汉开始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以及全世界。如何判断这种情况下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在宏观层面上如何应对,就成为目前各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本次疫情冲击下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肺炎疫情走势判断经济形势的发展同肺炎疫情走势息息相关。因此,对疫情走势的判断就决定了对经济走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李迅雷 《新金融》2016,(8):9-11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内对未来经济走势争议较多的,集中在究竟是V型、U型或L型,或者再下台阶,即从目前的中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增长(5%-6%)的判断上。放眼全球,过去十年主要经济体的名义GDP都出现过负增长,增速放缓也就不足为奇了。现阶段应考虑或担忧的是,中国经济会不会也出现负增长?在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的模式下,中国社会总债务水平不断攀升,高杠杆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此情形下,要么力推改革以提高经济潜在增速,要么放弃GDP增长目标。如果能够换来改革的成功和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上升,经济负增长未必是坏事。放低经济增长目标,或许会退一步海阔天空。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冲击不减的情况下,国内外经济学家在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时,看好或看空的都有。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的表现如何一定程度上也受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为此,在中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如何,这也要放到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大环境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7.
石洋 《国际融资》2009,(4):39-40
目前中国又面临全球经济危机的包抄,在如此恶劣的周边环境下,2009年中国的经济走势会如何?是否也会像世界其他国家那样就此进入“跌跌不休”的经济下滑通道?标准普尔评级服务最新发布了一份题为《2009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增长,受强劲刺激计划提振》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实行了积极的经济刺激计划,因此中国或许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下滑的冲击,经济增长有望在年内出现回升,但总体年经济增长率仍会远低于2008年的增幅.  相似文献   

8.
任海舰 《海南金融》2009,(11):43-45,55
本文通过考察2009年以来的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走势.认为2009年上半年全球刺激经济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全球金融危机最糟的时刻已过,世界经济衰退情况正在减轻,主要经济体经济数据向好意味着经济正从恶性衰退的谷底逐步企稳并有望回升。从短期来看,下半年美国率先企稳回升将是主要趋势,环比增长率将呈现逐季改善,且呈现“L”型走势,其他主要经济体将进入缓慢恢复阶段。长期来看,经济刺激政策长期效果难以持久,发达国家需要改变当前过度依赖信贷的增长模式,重新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找到经济长期增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9.
在流动性过剩和地方政府扩张经济的强烈冲动作用下,中国经济已明显过热且日益失衡.随着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出台,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有放缓但依然十分强劲.由于政府致力于区域平衡发展,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吸引外资流入,中国经济急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虽有其自身的弱点,但抵御资本外逃的能力相对较强,持续的经济过热将导致产能过剩、通缩和资产价格调整.然而,近期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前景、中国对经济增长而不是中期稳定的偏好,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将在近期内继续为中国资产价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汪建熙是业界非常有专业素养的学者型金融家。在今年“两会”召开期间,《国际融资》杂志记者就危机下的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情势判断专程采访了他。他凭借在国内外业界积累的经验,对全球经济走势,对中国融资市场、对中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机制、对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做出了入木三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盛雯雯 《新金融》2015,(1):46-51
投资作为决定中国经济走势的关键变量,密切影响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为保证中长期中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国应同时解决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两大问题,其关键在于处理好投资与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投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投资与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进行探析,进而对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经济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英文缩写FDI)连续下降。本文在分析研究FDI与中国经济之间存在的直接关系的基础上,得出金融危机下外国直接投资变化不会对中国经济整体产生显著影响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2008年全球经济展望》,对当前全球经济进行精辟分析,并预测了未来几年各地区的经济走势以及它们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一根稻草——中国速度舒缓全球滑坡  相似文献   

14.
在流动性过剩和地方政府扩张经济的强烈冲动作用下,中国经济已明显过热且日益失衡。随着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出台,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有放缓但依然十分强劲。由于政府致力于区域平衡发展,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吸引外资流入,中国经济急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虽有其自身的弱点,但抵御资本外逃的能力相对较强,持续的经济过热将导致产能过剩、通缩和资产价格调整。然而,近期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前景、中国对经济增长而不是中期稳定的偏好,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将在近期内继续为中国资产价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调低至75%,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虽然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算突然.也符合人们预期的方向,但在全球经济极度不景气下,已经习惯了中国经济高位增长的全球投资市场还是受到了震动。一些外媒纷纷撰文解读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中国进入了后奥运时代。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里,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业,并可能威胁实体经济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9月27日,亚太论坛2008年年会在广州举行,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和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女士等专家学者就美国金融危机、中国后奥运经济的走势、房地产市场调整和汇率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迅雷 《新金融》2023,(3):10-14
近年来,世界形势变得愈加复杂,新冠疫情更是增添了全球经济增长的诸多不确定性。分析与研判当下外部经济环境与未来走势,对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客观清醒的认识十分必要。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未来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低增长、高震荡时代,而中国经济也会因低消费、人口老龄化而不容乐观。没有一种模式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未来,唯有持续改革、调整方向才能在逆水行舟中乘风破浪前行。本刊摘编此篇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总结和反思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影响,探讨舒缓危机冲击的应对方略以及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走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拟于2009年7月3~4日于北京中国大饭店举办“全球智库峰会”。本次峰会将邀请全球著名政要、学者以及200-300家国际知名智库和世界500强企业领袖为全球尽快摆脱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9.
杨潇 《金卡工程》2010,14(7):286-286
虽然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尚未彻底消除,但前期大规模金融救助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已帮助全球主要经济体走出衰退,步入新的复苏阶段。全球经济在复苏的总体态势下,世界各地经济得到迅速有力的复苏,但暗流涌动,全球经济复苏隐患重重。中国如何在新时期把握世界经济的走势与命脉,这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到来之际,一方面美国经济减速,石油价格上涨,巴以冲突升温;另一方面普京政权趋于稳定,欧洲联盟合作加强,中国加入WTO在即:谁也说不清楚新的水晶球里究意隐藏着什么秘密。但是,中国的老百姓,企业家还有政府官员,却迫切需要了解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走势。老百姓要据此做出个人择业、消费、储蓄等方面的决策;企业家要据经制定自己企业的生产、营销和投资计划;政府官员要据此选择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决定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