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投资者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解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差异吗?本文探讨在相同的立法环境中,由法律执行和以地方性法规为代表的省际剩余公司治理的差异所引起的我国31省份投资者保护程度的不同,对资本市场省际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1)投资者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省际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2)投资者保护构成中,法律执行对资本市场省际差异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省际剩余公司治理的影响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2.
刘慧芬 《科技和产业》2020,20(11):92-98
资本市场开放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宏微观层面都具有显著影响,侧重于从微观层面检验“陆股通”制度,引入的境外投资者,其所代表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对审计定价机制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导致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代理冲突,显著提高了陆股通标的公司的审计风险溢价,而通过增加投资者参与决策、股权集中度以及提高“自我约束”等方面完善公司治理,对两者关系具有显著缓解作用。研究启示在于,解决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关键在于切实完善内部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产权状况不明晰、债权人利益难以得到保护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改善治理环境,强化债权人作用等措施,以期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  相似文献   

4.
在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视角下,区分上证和深证子样本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和调整效果两个方面,运用NLS和混合OLS方法实证检验了CEO背景特征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和调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EO的性别、年龄、学历、财会背景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有显著影响;而当CEO为男性、年龄较大、学历较高时,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效果更好,但两职兼任与调整效果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两职兼任削弱了公司治理效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胡艳  高丽 《改革与战略》2012,28(1):67-69
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双向沟通,能够有效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助于吸引机构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利于公司制订长期战略;对投资者类别的划分也有助于调整和完善股权结构。借助资本市场,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对公司治理和公司战略产生互动作用,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投资者关系管理既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公司战略行为。  相似文献   

6.
刘春  孙亮 《南方经济》2012,30(1):3-16
以三鹿事件所引发的乳业危机为背景,本文考察了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传染效应在不同公司间横截面上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宏观层面的法律保护和微观层面的公司信息环境都与毒奶粉事件的信息传染效应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宏观层面的法律保护和微观层面的公司信息环境对信息传染效应的影响存在着互补关系。这意味着,要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就必须同时改善宏观层面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和微观层面的公司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现金股利政策、投资效率、会计信息质量三个方面分析了境外交叉上市的投资者保护效应。通过分析发现,境外交叉上市的制度"租借"与"绑定"机制,可以有效改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环境,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基于制度比较与借鉴,文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本文从动态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最优资本结构,整体上表现为负债不足,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得公司在偏离最优水平后只能进行部分调整.调整速度会受到公司规模、成长性和偏离最优水平的程度等因素影响,而且会因时间、行业和公司规模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稳定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研究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发展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等因素的变动影响着机构投资者进行监督的临界值,影响着机构投资者在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之间的选择,并对资本市场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邵文红 《北方经济》2010,(20):48-49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性,融资的非均衡,决定了法人治理结构的不科学.早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研究"三会"之间的制衡机制以及它们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随后,公司治理理论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关注股东利益保护的公司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论等.企业对资本结构的选择、调整和优化,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而且影响着企业治理结构和宏观经济运行.上市公司资本的重组与资本结构的优化已是大势所趋,它将直接决定证券市场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空间.那么资本结构与企业治理结构到底有什么关联呢?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出路何在?治理结构又如何随之变革呢?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因素是多方面的,文章试从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两方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刚  梁淑静 《改革》2012,(2):42-46
IT治理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IT治理机制是国内外IT治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构建新研究视角下的IT治理结构机制、治理流程机制与治理沟通机制,即基于公司治理的IT治理三要素机制,对于未来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公司治理机制构建与研究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Ex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which takes effect through capital market, manager market, and product marke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To build ex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on the basis of party at interest of theory will form an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deduct agency cost, encourage external governance entity to make efforts for the company's long-term achievement, and create fin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Thus, in China,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form an effective ex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for external governance entity, which takes part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问题是国企公司制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公司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国有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国有公司治理机制的安排更多地体现了建构论理性主义立法观,而非国有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则更多地契合进化论理性主义立法观。无论如何,中国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和建构,只能成为中国式的公司治理模式,其生命力也只能寓于生动丰富的中国公司治理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5.
农村治理模式的转变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转变历程,可以清晰的了解农村治理模式的发展阶段,通过具体结合我国国情特点,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探索了农村治理模式的转变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问题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比较历史形成的三种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每种模式的特点、优点、内生的弊端及不同模式的趋同化趋势.对于特定国家而言,不存在最优化的公司治理模式.我国公司治理系统的构建必须从自身初始状态和约束条件出发,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公民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善治"也因此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话语,实现从"善政"到"善治"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春方 《改革》2012,(5):120-125
从国家、社会与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演进的独特视角,将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依次划分为市场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三种模式,并对每一种治理模式的时间、成因、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目标、推动力量等进行比较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国家、社会和企业三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其边界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治理是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黄洁 《特区经济》2008,32(4):255-256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关系性治理是通过关系性契约安排实现的。但对于关系性治理的机制问题,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基于重复博弈理论的解释认为,在具有高度专用性资产投资的长期重复交易中,退出成本的存在使得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策略能够保证关系性契约的"自我执行",从而保证了关系性治理的效率。而基于"嵌入性"理论的解释认为,在重复交易中形成的信任、规范等非经济性因素可以成为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保障措施,是关系性治理模式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西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程度事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长期稳定,对于西藏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关键性作用。加快推进西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本要求,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重要体现。进一步明确西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科学总结西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成效,对于实现西藏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切实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