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选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文鹏 《现代财经》2002,22(2):31-34
当前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明显,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有很大不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偏好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剖析,文章最后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理性化回归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不对称信息下的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增发和配股.如何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Myers和Majluf框架模型下,运用Wu和Wang(2002)模型对上市公司正确选择配股或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中国市场的修正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增发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首选方式,但从外部流通股股东和提高市场效率来说,应该提倡采用配股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方式,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上市公司的"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最后"的再融资次序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马晓军 《现代财经》2005,25(3):30-34,F003
少数股权控股是常见的控股形式,主要包括多种投票权安排、金字塔控股和交叉控股三种形式,它会降低公司运作的效率。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少数股权控股问题。少数股权控股在项目选择、投资政策和公司规模的决定、控制权转让方面会引起非效率。运用减少少数股权控股代理成本的方法,引入债务约束机制,对效率具有提升作用。因此,在再融资方式选择方面,应鼓励其债务融资,限制其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5.
采用Logistic模型,以2007—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15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和检验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决策主要受融资成本、公司特征以及内部人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弱上市公司内部人攫取私利的动机和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具有股权再融资偏好,且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任意改变资金的投向,导致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滑,不仅对投资者造成了损害,也影响了市场的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炜 《现代财经》2002,22(6):26-29
本文首先就几种融资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而后就再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认为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应以确立最优资本结构为宗旨,优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外部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权再融资市场规模扩大,企业的再融资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本文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及股权再融资的资金是否有效利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张晖 《经济经纬》2006,(3):17-20
跨国公司的进入改变了原有产业间竞争的格局,而这种变化将会给地区间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差异。所以,地方政府都希望借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优势增强本地区经济竞争力,从而获取比较高的地方财政收入。但跨国公司不同的股权进入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技术垄断优势。基于此,地方政府同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共同展开合作博弈,结果证明跨国公司的控股现象是我国区域间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不能以保护民族工业而排斥外资为出发点,而应借助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外资共同发展,并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培育,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任晓慧 《经济论坛》2009,(10):24-27
本文采用单变量对实施再融资的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在多指标分析中,从盈利能力、股东获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按因子分析法来建立模型。本文的创新是根据股改后的情况,把可转债加入再融资的研究对象;将定向增发从增发中分离出来考虑;将实施再融资的公司分行业,有助于研究不同行业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更适合何种方式,显示了股改后的再融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再融资效应低下的现象。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再融资效应低下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其大股东巩固控制权地位、维护自身控制权利益的考虑.股权再融资,实质上是一种股权结构的内生性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或业绩造假,以达到股权再融资目的,股权再融资效率低下。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股权再融资“阵热”现象,使这一证券市场基本功能,在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严重扭曲。作为衡量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检验相关政策是否有效的基础,本文为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问题,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对股权再融资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不仅关系到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投资者投资报酬和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的因素有许多,本文认为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低绩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因此,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绩效,必须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形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发行可转债已成为主要形式:自2003年发行可转债经历了由冷趋温,由温转热,再从热变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再融资方式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利用权益进行再次融资的现象极其普遍。这与欧美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从国外证券市场的实践结果来看,上市公司再次融资时首先选择的融资来源是公司内部资金,在选择外部融资时,公司会优先考虑债务融资方式,最后才会借助权益融资,而且对权益融资方式相当谨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再次股本融资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原有股东的利益。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行为越演越烈,在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效应。为比较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一现象,有必要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中国A股样本公司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新股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无论是以配股还是增发形式发行新股,高溢价的新股未来的盈利能力不高于甚至低于低溢价的新股,这说明上市公司的新股定价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不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行的新股定价方法存在着局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公告引发了不小的市场反应,也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以云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对再融资公告效应的研究,来检验市场对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行为所引发的市场反应。研究证明,云南省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公告都给市场带来了整体上的负面效应,且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增发再融资。该研究力图能为公司管理层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合理预测公告后公司股价的变动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有效监管再融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行为财务的视角以2001年5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国内沪、深两市实施配股、增发和可转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在三种再融资方式市场化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决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受到信息不对称、投资者行为、管理者行为、股权结构、所有制的影响,即受公司规模、股票二级市场表现、财务杠杆、流通股比例及国有制的影响。公司规模较小、市值/账面值比率较高、财务杠杆较高、流通股比例较低及国有的上市公司较倾向于选择股权再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