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中央财政支农补贴规模大幅增加,其中安排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资金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资金749.9亿元,比上年增加244亿元,增长48.2%  相似文献   

2.
谢俊 《财政研究资料》2005,(10):25-26,48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3亿人口、以农业为第一生产力的大国里。“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的深刻内涵体现的一览无余。党和国家对事关国计民生的粮食问题一直十分重视.国家曾安排大量财政资金对贯穿于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诸多环节进行了补贴。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促进粮食生产,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搞活粮食流通,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供应,审时度势,  相似文献   

3.
正对种粮农民给予"三项补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在政策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以改进、创新、完善。一、粮食补贴机制存在的问题(一)粮食补贴面积核实难虽然上级文件明确,乡镇人民政府是粮食补贴面积统计、核实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粮食补贴面积进行  相似文献   

4.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地方粮食储备制度,确保了粮食供需平衡。2005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粮食直接补贴方式改革,实行了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并延续至今,此项政策和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5.
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一大创新。现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两项。粮食直补政策出台于2004年,是把原来补贴在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从2006年起实施,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农民种粮增支。  相似文献   

6.
《云南金融》2010,(4):9-9
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加60.4亿元人民币。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公斤分别提高3分、5分和1毛钱,小麦每斤提高3分钱,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加强对产粮大县、养猪大县、  相似文献   

7.
行业动态     
《证券导刊》2008,(13):16-17
中国保监会研究制定的《关于做好2008年农业保险工作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4月8日正式印发。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各保监局和相关保险公司应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工作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财政安排的保费补贴规模,做好协调地方财政配套补贴,实现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8.
完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照新 《中国金融》2004,(10):36-38
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直接补贴方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中央也明确肯定了直接补贴方式的做法。但目前,各地直接补贴方式差异较大,选择适宜的补贴办法,并实施配套政策,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护农民收入,成为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包括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和2006年增设的农资综合直补。这些惠农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广大农民对此无不欢欣鼓舞。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少且分散经营,粮食补贴发放、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实际问题,粮食补贴发放方式有待改进。笔者拟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试对当前粮食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切实加强惠民强农资金的管理,确保党和政府惠民强农政策的落实,今年3月,湘乡市财政局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作出专项安排和部署,多措并举,加强对惠民强农资金的监督管理。一是设置专门机构,负责惠民强农政策的组织实施。即在市乡镇财政管理局增设“农民补贴网管理股”和“村级财务督导股”,分别负责惠民补贴信息的收集、管理、各项补贴资金的发放和财政扶持村级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以及村级财务督导。二是在各乡镇财政所设置财政扶持村级资金专管员,负责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资金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原有的农业补贴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我国农业补贴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以后逐步发展到以流通环节为主的生产、流通、贸易等领域的补贴。据资料显示,目前,政府每年对农业实际补贴率为财政支出的2%至3%。现行农业补贴的范围主要有:食物安全储备补贴、国内粮食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种粮农民收入,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国家从2004年开始,在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资金直接用于种粮农民补贴。此后,国家陆续出台补贴政策,到目前,补贴种类已增加到4项(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是东海县通过"一折通"发放粮食补贴的第十二个年头。多年来,江苏省东海县坚持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发放工作作为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央财政将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落实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大任务,与农业部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精心组织、严格监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显著,为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党和政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各种农业补贴项目不断增多,数额不断增大。据统计,现行国家对各种农业补贴资金项目多达十五项,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粮食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能繁母猪补贴等。这些补贴,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有的甚至是多头和交叉管理。由此,不仅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加大.农民也嫌次数多、  相似文献   

16.
一是制定《粮食补贴条例》,使短期政策变为长期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主销区粮食生产稳定,有利于粮食供求平衡,确保粮食安全。推行粮食直补政策应成为长久之策,无论丰年、欠年都要实行直补,只是补贴标准不同。进一步加大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力度,制定地方粮食直接补贴条例,确  相似文献   

17.
谈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方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财政部门积极筹措粮食风险基金,及时拨付超储粮食补贴。但由于粮食库存逐年增加,粮食风险基金需求量也逐年加大,财政负担越来越重,而增加的补贴资金主要用于不断增加的粮食企业库存利、贴,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很难坚持下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变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方式由补在流通环节改为直接补在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近日,中央财政下拨今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  相似文献   

19.
数字     
9884.5亿元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9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支出达到1406亿元,比上年增加180.1亿元,增长14.7%。  相似文献   

20.
补贴是转型经济的重要范畴。金融补贴被定义为基于软约束融资的一种补贴方式,主要指政府主导下经过特殊安排形成的不能归还的债权融资和不能正常获利的股权融资。金融补贴总体上是对企业补贴,扭曲信用制度,增加交易成本,降低分工效率是金融补贴的特殊成本。减少乃至消除金融补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