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齐欣 《辽宁经济》2001,(1):27-2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一规定曾引起了不少争议,特别是对“王海”现象的是与非众说纷纭。我认为,我国《消法》确立了惩罚性民事赔偿责任,这是民事立法的一大进步。长期以来,我国民法理论主张民事责任是以补偿为主(惩罚性违约金除外)的一种法律责任,不论是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在确定加害人的赔偿责任时,一般坚持“损失多少赔多少”的原则。这种传统的民事…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王海现象”已被新闻舆论炒得火热。对“王海现象”诋毁者有之,赞誉者有之,用巨款悬赏王海首级者有之,为王海购买百万元人身保险者有之,最后,还是支持、肯定的占了压倒优势.如今,“王海现象”已成为消费者打假的代名词。 “王海现象”之所以这样令人瞩目,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王海现象”是假货泛滥之使然 “王海现象”是在“假货官司”中打出名的,然而,恰恰是假货的泛滥成灾,逼出了“王海现象”。 近年来,假货泛滥,防不胜防,已成为国人最头痛的一件事。无论是国货,还是洋货,无论是老字号、新品牌……简直到了无假不商的地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造假专业户、专业村,出现了造假贩假“一条龙”,假货泛滥,大有淹没真货之势。正如一幅漫画上画的,八十年代,人们买到假货时会大呼上当:“我买了假货!”到了九十年代,人们买到真货时才会大呼高兴:“我买到了真货!”  相似文献   

3.
章彦英 《山东经济》2004,20(5):127-128,F003
维修欺诈,是维修者在提供维修服务的过程中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依据有关法规。欺诈者应负赔偿之责。在商品的保修期内。维修者对特定消费者所承担的是瑕疵修复责任,该责任以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买卖合同为前提,性质上应属于买卖合同的延续。故维修者的欺诈行为应视同为销售者的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维修者或销售者对所送修商品双倍赔偿。  相似文献   

4.
国民消费总额是西方政府与商界经常用以制订未来政策与规划的标准,西方经济学家也常用它来分析研究国民经济活动和国家经济结构.国民消费总额的统计就是把当年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相加起来,它需要对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作详细地记录.  相似文献   

5.
《发展》1995,(10)
连锁店是现代工业化大生产原理在零售商业的灵活运用。所谓连锁店,经济学上还没有特别确切的概念。一般认为,一个商业集团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价格,在多处同样命名(店铺的装修甚至商品的陈列也都差不多)的店铺里,出售某一种(或某一类、某一品牌)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这些同时经营的店铺(通常规模不太大)就被称连锁店。 国外连锁业在使国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令商界同行为之一振。中国商界似乎从连锁经营中看到了走  相似文献   

6.
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消费争议的商品送检规定》日前出台 ,并同时公布了全国各地294个消费争议商品检测机构的名单。有关消费争议的商品送检 ,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 ,发生商品争议 ,消费者自愿或者与经营者协商一致后 ,将该商品提交到有关消费争议的商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获得有关数据和结论。《有关消费争议的商品送检规定》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何处送检” ?消费者遇有商品消费争议需要送检时 ,可以到公布的受理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检测单位对送检商品不得无正当理由拒检。二、“如何送检” ?消费…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海峡两岸消费者保护法关于商品与服务责任的具体内容,在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责任主体、召回制度与惩罚性赔偿规则这三个方面,提出双方立法上可供互相借鉴的经验,以促成消法上商品与服务责任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隐形反向假冒是将他人享有专用权的商标从商品上去除,未在商品上加贴自己或他人的商标,然后在无任何标志的情况下出售的行为.现行<商标法>尚未明确加以规制,然而其危害却非常严重,文章建议在<商标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将隐形反向假冒行为明确定性为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9.
物价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也是消费者议论的热门话题。眼下市场上最令消费者感到头疼的,除了假冒伪劣之外,恐怕就数商品的价格了,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使商品和服务标价逐步走向规范,国家计委公布的《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于1994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为消费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尚方宝剑”。然而,一些违法经营者唯利是图,或明码虚假,或隐性标价,  相似文献   

10.
价格只是短期的行为,服务才是商场的生命.商场在现代商品流通中,越来越发挥着主宰作用,决定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探索个性化服务在商场中的开展与运用,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更好的凸现商场的个性,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促进社会文明,提高商场的综合竞争能力.北京隆福大厦商场推出服务品牌将商业工作中的德与情,技与艺相结合,融职业道德,商品知识,销售技巧,操作技能情感交流为一体,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和科学规范的服务技艺.商业竞争已从商品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售后服务竞争转向商家综合素质竞争、人性化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处在全球一体化的中国市场需要商品与服务的创新、市场与消费者行为及价值的创新,以及制造商品与提供服务并把它们推向市场所需之各种技能与活动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当社会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经营的某类商品或某种服务的特色商业街区。特色商业街区的发展与兴旺,既反映了不同街区的区位优势,更是消费者对特色商品消费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的表现。特色商业街不仅能给一个城市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还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近两年,中国各大城市兴起了商业街热。从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看政府在建设特色商业街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便利的交通是产生商业街的前提。中国的城市商业街大多是借市成街,即自然形成市场。这些商业街往往是老的交通干道,根本无法承载现在的交通流量。因此商业街改造的难点在于交  相似文献   

13.
赵淑惠 《魅力中国》2013,(23):10-10
商业广告是指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所有者为了推广其商品和服务、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实现营利目的。从而采取的付费的信息传播形式。商业广告的翻译需要考虑受众消费者的文化背景、语言、风俗习惯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迭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本文讨论了商业广告翻译中最常用到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增译、删减等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翻译方法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导致商品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十分普遍,"阜阳奶粉"事件是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我国农村一些市场出现假货、劣货的根源.从"阜阳奶粉'事件背后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分析来看,品牌产品由于其高的质量基础和良好的信息沟通使消费者降低了交易成本,也使消费者产生品牌忠诚,从而产生了品牌壁垒获得品牌权益.  相似文献   

15.
正当暴利横行,各地政府纷纷采取反暴利措施之际,1994年8月杭州金龙商厦顺时应势率先在商界实行自我革命,举起了反暴利的大旗,打出了“十点利”销售的招牌。所谓“十点利”,就是所有商品的经销差价一律控制在10%的毛利以内,在“十点利”的前提下,确定各种商品的销售价。金龙商厦将美容品、洗涤用品、儿童玩具、搪铝制品、玻璃瓷器、民用五金、鞋类等上千种商品的标价,均以进货部门的含税发票价(或批发价)为基础价,直接在商品标价签上注明,接受消费者、厂商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环球博览     
售后服务需及时当今世界各地的企业都注重售后服务,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仅有售后服务还不足以令顾客满意,及时的售后服务才是顾客最需要的。美国著名的凯特皮纳公司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典范。他们不仅给顾客“所需要的”,而且给顾客“最需要的”。该公司生产的汽车、推土机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在世界各地都设有维修点,并声明:不管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该公司提供的机器坏了,24小时内服务人员携带零件赶到,否则将赔偿一切费用。这种及时雨般的售后服务得到的回报是:凯特皮纳公司成了世界著名企业,财源滚滚,生意兴隆。  相似文献   

17.
A:消费者维权误区:求退不求赔。作为一名消费者,当您遇到缺斤少两,或者买了一件假货时,除了退货之外,您是否会索要一倍赔款?您的回答多半是否定的。据各地消协机构提供的资料表明,期望通过“退一赔一”途径解决问题的微乎其微。“退一赔一”是我国首次在民事损害赔偿范围中实行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不仅在于对受害者的赔偿,而且还在于对加害者的惩罚.通过对加害者的制裁,来实现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实践中仅运用于权利义务明确、责任分明的行为;在运用时注意区分主观对错;在恶意侵害方的行为给对方带来相当程度的后果时才能运用;在赔偿过程中,应使赔偿额度足以收到惩戒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统营销学认为商品选择"多多益善",多样的商品可以吸引消费者并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是行为决策学者的研究却发现:当商品数量上升到一定数目时,消费者会体验到更多的选择困难,进而延迟消费决策甚至不做决策,且满意度降低,后悔情绪增加,也即"选择超载"效应。学者们认为导致选择超载的认知因素是认知损耗,情绪因素是过多选项所带来的负性情绪,也有研究发现选择超载效应会受到选项集特征和消费者个体差异等边界条件的影响。本文对选择超载效应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探讨了选择超载的前因、其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选择超载效应对商品营销实践的启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谷维 《中亚信息》2005,(1):16-17
俄罗斯国家杜马于2004年11月通过了《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第2次修订稿。法律修改内容包括防止转基因产品和网上欺诈性销售行为对消费者造成损害。但该法也存在着一些矛盾,一方面扩大了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又以不太合理的方式保护着销售商。比如,消费者因某些商品的质量问题而退货的程序也变得更复杂了。此外,还增加了一个奇怪的新内容,那就是退货还可以不持购货发票。这一权利在原法律中是这样规定的: "在消费者不能提交购货的发票或收据时,也就是无法证实购买商品的事实和条件时,不能以此作为拒绝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理由"(见《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第18条第5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