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一、西部开发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目前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增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发展 ,农业生产连续五年获得好收成 ,农民收入增加 ,农村社会稳定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和自然差异很大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经济发展的东西部差距早已形成。虽然 ,经过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西部地区和全国其它地区的经济在总体上是高速发展的 ,不存在绝对缓慢问题。但是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改革开放前 ,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农民…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中国农业现状 经过近半个世纪,以破坏人与自然环境间和谐、消耗大量能源、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为特征的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已由解决温饱需要逐步转向适应进入小康的更高要求,由单纯追求数量、速度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但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允杰 《经济论坛》2001,(20):24-25
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全面振兴。但是,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发展,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1.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所赖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该国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国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1.2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水资源仅为世…  相似文献   

4.
姚景源 《经济》2012,(7):11
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长期艰苦努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着力强化农业基础,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粮食产量的年增长率超过人口的年增长速度,棉花、肉类、水产品、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成倍增长.我们以占世界6%的淡水和9%的耕地资源,解决了占世界20%左右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马儒龄 《经济问题》1989,(12):105-105,107,10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农村改革,启动了农业商品经济的活力。农产品不断增加,商品率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受落后生产力因素的制约,农业又普遍存在浓厚的自然经济属性。这种并存于农业经济上的二重性,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上的二重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适应,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从整个农业经济的宏观角度来看,一方面,农业经济商品化得到显著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农产品商品量逐年增加,商品率显著提高,就以灵丘县来说,农业商品经济已占到农业经济的41%,较之1987年增加了15%;二  相似文献   

6.
林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164-165
农业产业化既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农业水平还是比较落后。其主要的差距表现在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的衔接度都还很低。为了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中国可以通过改善农产品流通,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促使中国农业走向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人民生活正在由温饱阶段向小康阶段转变。近年来,中国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不断减少,而人民生活水平又需要不断提高,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已从以往的长期短缺变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如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出一条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移的发展路子,是农业实现二次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从松溪的实际出发,关键是要大力推进效益农业的发展.具体来说,要突出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9.
2000年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第一年。在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旱灾的情况下,由于各地紧紧围绕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这条主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从总体来看,今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但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全国粮食出现较大幅度的减产,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进一步放慢等。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60年农业组织形式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和调整,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灵活性、试错性和实用主义的特点。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激励作用,无论是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首要目的是激发农民(农户)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农村生产力。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也逐渐暴露出这些农业组织形式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和消极效应。因此,在现阶段,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再次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发展已由受奖状约束向受资源约束和市场双重约束转变;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向总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变;农民收的增长,已由主要依赖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开始向依靠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是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革命,进入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是解决当前农产品质量不高、价格下滑,农民增收乏力的根本出路。吴忠市地处宁夏腹地,黄河灌溉条件得天独厚,是宁夏经济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业资源优势的发挥事关吴忠经济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大体经历了三轮大的结构调整,一是改革开放初期,集中资源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吃饭问题;二是80年代中期,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三是90年代初期,提出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这三轮都是在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依托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的结构调整。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的提高和短缺局面的基本结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以往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主要受需求和市场的约束,随着农产品消费市场对农业发展约束增大和农产品相对过剩局面的日益突出,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13.
论农业科技产业化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1、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的概况。当前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表现在 :①大多数农产品已由严重短缺向相对过剩转变。改革开放以来 ,各地坚持科技兴农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化 ,促进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②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向现代科技集约型农业转变。改革开放以来 ,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的全面推行 ,农业科技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些农业高新科技成果逐步得到应用。③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商品率得到提高。通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以加工运销为中心组织农业生产 ,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粗放式经营的历史原因,加之近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一些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在减弱,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继续保持农民收入不断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从生产关系变革到现代农业经济体系重塑,从全面进行乡村改造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不同体制条件下不断演进,其基本逻辑在于动力塑造中对个体与组织、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邃思考和不断调整。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考虑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动力、资源注入、市场联结等问题,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出发,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激励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副产品市场化改革的实施,中国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主要农副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化,小规模的农户家庭经营难以支撑起日益放大的农产品市场化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本文将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对农业产业化主要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并分析国外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社结合的实践经验,为促进我国合作社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双高一优”农业与农村小建设史小军长期以来,晋城市农业的发展以追求农产品的总量增长为主,总量不足,一直是农产品供求中的主要矛盾。进入奔小康阶段后,人们已经开始追求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于是,农产品供求,总量不足的矛盾已逐步演化为结构性矛盾。大宗农产品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农产品的供求状况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在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市场约束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市场上一方面表现为低档次、大路货的农产品供给过剩,低价位运行;另一方面适应市场较高层次需求的优质名牌农产品价格坚挺,供不应求,“卖不出”与“买不到”的现象同时并存。在这样的形势下,调整农业结构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的问题,而且还事关农村发展和稳定。就隆化县而言,如何使农业发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相似文献   

19.
刘玫 《发展研究》2003,(6):35-36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好“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就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 我国经过13年的改革,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但是,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还很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差,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没有根本改善,加上人口逐年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它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情绪,应当充分认识和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把发展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来关心农业、重视农业、支援农业,进一步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把农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