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家庭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类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在家庭经营和广阔市场之间需要一个中间环节来调节产、供、销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农户经营进入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这样一种应运而生的新型的中介经济组织。目前,全州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5个,拥有会员5.6万个,带动农户4.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6%,全县60%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的,1/3以上的农产品是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销的。  相似文献   

2.
“四个强化”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基础也是关键,更是新农村建设得以稳步推进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3.
“十五”以来,云南省楚雄市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依托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林业工程项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协调,认真抓好落实,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模式,大力发展核桃等特色经济林果生产。目前全市核桃产业已形成了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广泛参与、社会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格局,显现出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竞争力不断增强、带动力不断提高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业。”为什么?龙头企业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动千家万户农民闯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企业 农户”的精髓,在于互利双赢。龙头企业忽视农民利益,甚至损害农民利益,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就不成其为“龙头”。这一期发表几个龙头企业的经验,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通市通州区平东镇“两会”“全托管”农业经营要确保“两增”在与农民代表的座谈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全托管”经营,是探索破解“谁来种地”、“地怎样种”难题的新路子。要使“全托管”经营快速、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6.
7.
沈亚军 《开放潮》2005,(9):47-49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怎样开辟增收途径?发展农产品加工是较快获得增收的关键一着。对于农产品加工,专家称之“升级工程”,农民叫它“生财产业”。在今天入世的新形势下,再不千方百计地把这个“富民”产业搞上去,单纯在农业内部调来调去,不但解决不了农产品市场制约问题,而且也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因此,要从统筹城乡、全面小康的高度来认识农产品加工问题。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品牌化经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达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武杨林 《发展》2012,(3):84-84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长期主题。当前农民增收比较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力和土地两种资源的结合出现了互相“绊腿”现象。主要表现是: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显现出成本高、产出少、效益低,农业要靠农业以外的收益来养活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来,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日趋增长。而农民来自劳务收人中的一部分又被土地经营消耗掉了,直接消耗是将劳务收入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10.
一、泗县农民收入特点 2008年,农民人均总收入595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513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1145元),家庭经营收入3717元,财产性收入143元。转移性收入4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124元,年均增速为14.8%。但与全省4202元、全国4761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比,仍相差422元和981元。由于县情、地域等等诸多原因,近几年农业发展水平一直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在全市四县一区属中等水平。泗县农民收入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6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号又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尤其是2004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农村。在返一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增长,农村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一号文件”的助农政策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四川经济研究》2006,(2):10-10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日前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康清  赵学忠 《发展》2008,(3):57-58
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十一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的既定目标。必须力促农民收入由平稳小幅增加向持续高幅增长转变 近几年,甘肃省临泽县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旋律,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立足比较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制种、奶肉牛、加工番茄、劳务为支柱的特色产业。预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26元,比上年增加220元。其中,制种收入1376元(其中花卉、瓜菜制种169元),占32.56%;日光温室收入196元,占4.63%;奶肉牛产业收入379元,占8.97%;劳务收入980元,占23.19%。分析比较效益,就种植业而言,玉米制种平均亩收入1300元,瓜菜、花卉制种亩收入6000元以上,日光温室亩收入8000元以上;就养殖业而言。奶牛每头收入8000元左右,肉牛每头收入3000元左右。劳务输出人均收入3100元左右;总体上看,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达到较高水平,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深入分析全县农业发展现状,持续增收困难,上增空间不大。一是制种收入特别是玉米制种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过大,受全国玉米种子市场影响,今后农民依靠玉米制种增收的空间已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4.
近日出差到外地,听朋友谈起当地的一起逼农致富的闹剧。当地政府为了发展苹果产业,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毁麦苗栽苹果树,而且占用了1000多亩基本农田,结果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对此,老百姓怨言很大,有的群众为此还赴京上访,影响十分恶劣。农民穷,当然想致富,但如果不征求群众意见而逼民致富,就有违初衷,甚至会适得其反。事实上,逼民致富在工作方法上是完全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律的,使  相似文献   

15.
把深化看变化、访民情、帮民富活动作为落实三问三解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推动活动深入开展。首先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一是要深化创先争优。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对创先争优活动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安排也更加具体。深化看、访、帮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的江门市作为广东省七个经济发达地区之一,2009年接受省委、省政府下派帮扶105个贫困村、9098户贫困农户脱贫任务。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动员全省力量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简称双到)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合作经济》2000,(9):39-41
如何本着为“三农”服务的宗旨,解决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又能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研力量,已成为我们思考的首要命题。在面向“三农”搞科研、面向市场搞开发的实践中,逐步形成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19.
“二亩良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曾经被喻为农民的一种理想生活。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在西部大省甘肃,这个“理想”正在逐渐失去人心。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宝鸡市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相关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关键举措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坚持发展产业、就业、创业“三业并举”,实现扩大家庭经营性收入、提升工资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提高转移性收入“四轮齐动”。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比上年增长21.2%,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增幅最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