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2009,(11):7-7
近来中国有两大景观:一大景观是经济危机中风雨飘摇的民营企业群相图;另一大景观是千军万马齐走国家公务员独木桥的热闹景象图。如果我们的学子和精英都不想去往更具创业、创新元素——改革开发30年来为我们共和国贡献了60%GDP——但充满风险的民营经济企业,而是一股脑儿涌向并不创造产品产值,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近来多了一些咖啡馆、会所、俱乐部。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中关村咖啡馆的咖啡,会所的茶,飘出了浓浓的创业、创新的味道。本期杂志“封面故事”说的就是这一话题。3年前也是这个莺飞草长的4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国内外人士称为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的一个里程碑。3年过去了,科技能否引领转型?创新能否驱动中国?路途漫漫,关山重重。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中关村,中关村人深感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3.
赵凤桐 《中关村》2010,(6):83-83
三年前,《中关村创新谱》问世,曾引起热烈反响。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把中关村称之为“中国未来的动力引擎”,这部书稿之所以受到关注和好评,那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英雄”。书中记录了中国创新创业的先锋,从陈春先、王选、柳传志到王文京、杨元庆、邓中翰、李彦宏、张朝阳……51位“知识英雄”,尽管他们创业的道路崎岖不同,但都来自于中关村。都是秉承“创新”理念,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书写了中关村波澜壮阔的历史,正在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卷。  相似文献   

4.
吴炜 《中关村》2011,(9):54-57
弹指20年!一批批知识精英、创新人才从各地集聚到这里,一批批著名企业又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可能是全国知识和智力“密度”最高的区域——这是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园人才工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15,(3):16-17
万众创新潮涌中关村助其向全球创新中心目标更上一层楼据经济日报报道,随着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联合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启动"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和"国家高新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中关村示范工程",科技部的"创业中国行动"也正式拉开大幕。在这一行动中,中关村"新四军"将成扶持重点。所谓的创业"新四军"指的是"创业系"(从知名企业走出的创业者)、连续创业者、"90后"创业者、海外创业者四支力量。《经济日报》记者从科技部火炬  相似文献   

6.
马文良 《中关村》2010,(3):14-19
中国当下有两大战略国策:一个是“和谐社会”,一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后一项国策的呼声,最先来自于科技圣地和创新沃土中关村。这也是去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初衷。又是一年春风绿,我们且来看看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园生长出哪些中国的希望昵?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13,(1):92-92
2012年12月26日,在“2012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论坛”上,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的成立,是落实十八大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是发挥中关村引领示范作用,推动节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将中关村打造成为引领未来环境服务业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程桔华 《中关村》2006,(10):34-43
科技发展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北京市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的目标,如何把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贯彻到现代化的各个方面中去?中关村是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新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创新是中关村发展的灵魂,探索具有中关村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的发展模式,是本届中关村电脑节的重头戏。来自各国、各地的精英人士,在这里会聚,交流感情,交流经验,促进交流,促进发展。中关村发展论坛具有特殊的意义。科技创新是中关村的原动力张景安(科技部秘书长、科技日报社社长)国家富强是民族力量的主导。世…  相似文献   

9.
2011,一开年,我们又听到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前进脚步声。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关村“1+6”的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将于今年年初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0.
新年初始,由中关村管委会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中关村创业讲坛第一期暨启动仪式在国图嘉言堂隆重举行。这个备受关注的创业讲坛,旨在聚集中关村创业精英,弘扬中关村创新文化,为有志创业者提供学习与交  相似文献   

11.
卫汉青 《中关村》2008,(11):9-9
中关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纵然有百种解读,一言以蔽之日:“创新文化引领中关村前进”!我们高兴地向读者报告,在北京市文联、中关村管委会、中共海淀区委和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艺术中关村”博览会即将面世。“艺术中关村”,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形象地展示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艺术地反映中关村开拓创新20年的发展道路,热情地描绘中关村的精神风貌。“艺术中关村”是为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企业与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而打造的一场别开生面、卓尔不群的艺术博览会。  相似文献   

12.
资讯     
《中关村》2014,(4):82-83
郭金龙“四点建议”促中关村改革新发展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关村在新的发展阶段还要做些什么?3月20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座谈。他希望中关村努力在科技创新上由“跟跑者”、“同行者”变为“领跑者”,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相似文献   

13.
李小平 《中关村》2004,(8):21-21
中关村是什么地方?中关村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精英地区,这里聚集了中国的一些精英企业和精英高校。中关村的很多企业领全国技术之先,体制的许多方面也比别的地方先走了一步,中关村内的大学很有加快改革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隋振江 《中关村》2012,(6):26-26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聚集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优秀人才,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当前,海淀区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大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中关村人才特区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5.
勒川 《中关村》2008,(4):24-33
何为“草根”?据说有两解。一说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那么“草根经济”的引申义也就与“民营经济”划上了等号。“草根”的另—个注解,那就是有着野草一样的生命力和繁殖力,那该是何等强大!  相似文献   

16.
吴炜 《中关村》2013,(1):77-79
微软“加速”创业企业,并与这些创业企业相得益彰,共同推进着中关村乃至全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12,(7):15-15
“人才是科技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大力培养、引进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中关村人才论坛”是高瞻远瞩的人才战略研讨活动,如今已举办7次,成为常态。论坛主题重在结合当前的形势,聚焦中关村人才开发最新政策和前沿话题,参加人数均在5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18.
张颐武 《中关村》2006,(5):107-108
这里记下的是一些中国的创新者的足迹。他们都属于中关村,属于这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新的中心,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中关村二十多年的发展正是和这些人的努力分不开的,虽然历史有自己的命运,但如果历史里没有“人”的光彩,就会黯淡许多。正是这些人丰富了也充实了中关村,而中关村和这些人物一道,成了中国发展的最灿烂、最迷人的景观。  相似文献   

19.
卫汉青 《中关村》2013,(12):106-106
中关村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领军方阵和前沿阵地.还有无数创新人物、创新故事.需要我们继续去挖掘.去讴歌,去谱写。  相似文献   

20.
郑闯琦 《中关村》2005,(1):30-30
中关村二十年的历史贯穿着一条创新的耀眼主线,这就是一种内在于其中的、构成中关村人精神内核的那种观念层面的“突破”和文化层面的创新。为此,我们选择了四位和中关村有着“血肉联系”的文化精英,以期从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中管窥中关村二十年来的精神嬗变。不管是张朝阳,贺卫方,还是张颐武,胡鞍钢,他们都身处中关村,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甚至争议,在产生巨大的震撼力的同时动摇了人们原有的岩石般凝固的观念,中关村,和我们的时代,也就在这种争议、讨论和反思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