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营企业逐渐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样做,既不改变国营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又能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承包经营后,实现了产值、利润、上交税利、财政收入等方面的同步增长。经验是多方面的,成绩也是应该肯定的。但是,这是否就达到终点了呢?不是。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改革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承包制还不算终结形式,还必须继续前进。那么,今后承包制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经营收入的投向问题如何解决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张海东 《经济问题》1989,(12):40-41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着重在企业承包责任制等方面深化和完善改革。这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当前的企业承包制有哪些弊端?如何进一步完善,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企业承包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好形式。它对于制止经济效益滑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推动企业经营机制健全有着重大作用,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承包期限较短,极易造成承包者的短期行为,当前企业承包,一般承包时间为三年,少数企业甚至只有一年,由于受承包时间的制约,承  相似文献   

3.
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当前要着重在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财政包干体制、金融体制、外贸承包制等方面深化和完善改革”。特别是由于我国企业以往的承包经营已经到期或快要到期了。所以,总结这四、五年来企业承包经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正> 企业承包制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结合点,也是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结合点。只有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制,才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首钢,二汽等一批企业实行承包制算起,已经过了10个年头。从1987年5月全国普遍实行承包制算起,也已经有两年多。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根据实践对人们的担心和顾虑提出明确的答案,并进一步阐明企业承包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承包制在我国出现以来,围绕其利弊得失进行的争论从未间断过。目前,大多数企业第一轮承包结束,已经转入新一轮承包。第一轮企业承包经营情况究竟怎样?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企业承包制,当然是个令人关心的问题。 山西省预算内工业企业全面推行承包制,是从1988年开始的,到1990年底,有1062户工业企业第一轮承包届满,占全省工业承包企业总数的85.02%。全省对第一轮承包届满的1051户企业进行了承包终结兑现审计,占承包届满企业的98.96%。本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放权让利”的改革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而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搞活”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的情况下 ,企业承包制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1 981年至 1 983年和 1 987年至 1 989年 ,特别是后一时期 ,企业承包范围之大 ,是前所未有的。所谓承包制是这样一种企业制度 ,即所有者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承包人 (或承租人 )经营 ,双方达成协议 ,保证所有者得到固定的收益量 ,超额部分则归另一方所有 ,或按比例在双方之间分配。在经营承包过程中 ,所有者对承包人的经营决策不予或少予干预。然而 ,承包制并没有产生“一包就灵”的奇迹 ,在运…  相似文献   

7.
<正> 一、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选择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0年来工业企业改革已在实践探索中全面展开。在此期间,企业承包制做为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走过了由试点到普遍推行的发展过程;其具体形式和内容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丰富和完善。承包制成为企业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选择,也是我们深化企业改革的现实基础。北京市工业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也是如此。在经过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基本思路的初始探索阶段(1979—1982年)和以不同思路、多种形式为特征的徘徊选择阶段(1983—1986年)  相似文献   

8.
李树 《经济纵横》1989,(11):34-41,19
<正> (一)1、企业承包制,是亿万中国人民总结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制的成功经验,在工业企业管理制度方面的一个伟大创造。承包制在吉林省已搞了七年,全国大面积推广也两年有余。今天,又重新提出“坚持和完善承包制”的问题,不仅是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的慎重之举,也是基于对承包制实践正反两方面效应的反思。正确地实事求是地研究承包制,寻求走出困境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已成为当前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走出这一步事关大局。2、关于承包制的功效,过去已经谈论许多。从基本方面来说,①承包制通过契约管理,使企业摆脱行政机构的附属状态,有利于政企职责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满足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先后提出多种类型的承包制改革思路,这些思路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以“两权分离”作为理论基础。在一些同志看来,承包制最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承包制充其量不过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过渡步骤,而不能成为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自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推广实行以来,已成为企业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强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但由于国家对企业内部承包没有一个规范性的政策规定,企业中也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以及经营者、管理者和职工素质不一,因此,在内部承包的发包方、承包方之间经常出现纠纷,影响了企业内部承包积极意义的发挥.这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了较好地处理内部承包纠纷.完善企业内部承包制、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文试就内部承包纠纷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如何减少纠纷以及处理纠纷的基本思路谈一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将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家庭承包制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剩余劳动力增量,将随着以集约化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步改革的深化得到进一步扩张;城镇企业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的推行和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企业劳动要素配置的合理化,必然伴随着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再生和释放;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公务员制度的实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必将大量缩减,而对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要将大大增加。因此,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已经构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宏观经济战略问题。因而,深入探讨和重新选择我国劳动力配置的目标、模式和运行,已经成为我国劳动体制改革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 企业体制改革,在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国政府、中国经济学家和中国的企业家们苦苦之所求。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演化推广而逐步形成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于增强企业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十多年的企业体制改革,成就与问题并存,经验与  相似文献   

13.
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以来,我们也一直进行探索。从给企业扩权,实行利润留成,到两步利改税,推行承包制,使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活力不断增强。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再依靠放权让利的办法去搞活企业的路子已越来越行不通了,甚至是靠扩大增量实行股份制改造的部分国有企业也没有活起来。国有企业包括部分股份制企业亏损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在部分地区甚至有上升之势。那么,搞活国有企业的途径到底在哪里?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我以为关键在于搞活存量资产。搞活存量资产的必要性当前的企业改革从大思路来看,正在由  相似文献   

14.
<正> 去年以来,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热点。吉林省多年坚持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践具有典型的意义,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具有现实性的改革道路吉林省从1982年起对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承包制。这是在国民经济极为严峻的形势下做出的抉择。1981年,吉林省经济滑到了谷底。当年工业总产值只增长了0.9%,财政出现了两亿多元赤字;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产值下降了1%,上缴利润下降了64.8%,企业亏损面达到42.5%。在这种形势下,1982年开始在70户企业中实行减亏包干试点。当年10月以后,试点面扩大到亏损企业的半数。当年减亏21%,财政收入增加1.26亿元,消除了赤字,略有结余。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行经营责任制,是在1985年少数企业试点的基础上,于1987年5月开始的,截至1988年底,全国85%的预算内工业企业,90.8%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已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然而,伴随着承包制的推广,由其所带来的问题和弊端日益暴露,关于承包制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今明两年,大多数实行承包制的企业的合同行将期满,届时,是否继续进行新的一轮承包?治理、整顿期间企业机制改革如何深入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规范企业党、政、工三方面行为,理顺三者关系,是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和企业承包制的客观要求。当前,新一轮企业承包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良好时机,如何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理顺三者关系?晋城市实行的“两个合同、一个责任书”,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实行“两个合同、一个责任书”,就是以厂长(经理)为首的行政班子集体承包经营企业,厂长(经理)作为企  相似文献   

17.
<正> 继续坚持与完善企业承包制是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现在各省市正在进行新一轮企业承包工作。在续包中,应注意加强企业的约束机制。强化约束机制是搞好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保证。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约束企业行为: 首先,要约束企业投资行为,增强企业生产发展的后劲。企业投资必须量力而行,克服急于求成的老毛病。必须在坚持总量平衡的前提下,严格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保持各个产业的适当比例关系,保证能源、交通、通信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重点发展。现有工业企业的投资方向应以技术改造为主。只有搞好技术改造,才能增强企业后劲。企  相似文献   

18.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中国式”的新型企业管理制度,它适应我国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实质就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使经济责任、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关系的企业管理制度。它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企业对国家的经营承包制,二是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目前,我国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已基本上完成了一级承包,即企业对国家的经营承包。它解决了国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实行经营承包制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经营承包制所产生的效果,已越来越明显。如何从理论上评价经营承包制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深入问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经营承包制与企业自主权的确立赋予企业自主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传统的经济体制,全民所有,国家经营,权力高度集中,企业缺乏活力,致使经济效益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各个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看到了这一弊端,都把解决企业自主权的问题,做为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半年来,各地按照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关于在治理整顿中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的意见,扎扎实实地抓了企业承包衔接工作,使相当部分的承包期满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了合同,从而跨入了第二轮承包期。为数不少的单位已经或基本完成了辖区的工商企业承包衔接工作,为稳定企业、稳定社会和进步,开创搞活经济的新局面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进展,而应在继续抓紧第二轮承包扫尾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的同时,采取实际措施,切实加强新一轮企业承包合同的全程管理。这是提高企业承包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也是完善企业承包责任制的题内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