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清江是长江在我省境内的第二大支流,全长423km,流经鄂西南的10个县市,流域面积1.7万km2,人口440万,流域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干流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在350万kW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们清江公司在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的“业主负责、建管结合、流域开发、滚动发展”改革方式,被称为“清江体制”或“清江模式”。下面,结合清江公司的实际,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关于清江和清江公司 清江流经湖北境内恩施、宜昌的10个县市,全长423公里,总落差1430米,年平均径流量141.1亿立方米,经勘查,干流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在350万千瓦以上。 千古清江,有如此丰富的资源却不能被利用,实在是一种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3.
清江流域有着丰富且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具有旅游开发的优良条件,但近年来水污染问题破坏了旅游景观,削弱了旅游吸引力,严重威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清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清江流域的下游天龙湾水域进行水质监测研究,分析清江流域的水污染状况及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切实解决鱼养殖业污染问题,转变清江流域产业结构,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加快城镇和乡村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水环境的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北清江水电投资公司是以清江水电开发为主的专业投资公司,受省政府委托,作为湖北省在清江流域水电开发的投资主体和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公司成立3年多来,着力于改革原有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稳步提高公司运营效益,有效推动了清江流域开发的顺利进展。 一、体制创新,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清江流域水电开发从1987年拉开序幕,开发资金由湖北省和国家共同筹集,当时的清江开发公司十分注重建设管理体制的变革,在全国水电行业率先推行了“业主负责,建管结合”的管理模式,得到国家主…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对清江流域开发方案进行公司项目、社会环境、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多个层面的综合评估,得出公司项目的权重最大、现行开发方案最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清江是湖北境内最大的一处长江支流,发源于湖北的利川市,流经10个县市,干流全长423公里,流域面积17000多平方公里。清江山青水秀,湖面碧浪清波,两岸青山如黛,有“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画廊”之称。整个清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侯,雨量充沛,气侯温和,自然环境多样,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明显,适应各种绿色食品自然生长和种植与养殖。  相似文献   

7.
1 流域开发的现代理念基于清江流域的特点,我们认为,组织清江流域开发必须树立下列现代理念.1.1 流域可持续发展开发链理论流域开发,事实上是一个以水为核心的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对清江流域综合开发的环境效益,影响及环保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经验表明,我国水电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条块分割”的“两张皮”现象。湖北清江开发,在打破条块分割的制约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文章首先分析了流域综合开发的关键是要突破传统水电建设管理的体制障碍,继而重点阐述清江模式的主要内涵与基本框架。期望通过对这一模式的分析与总结,为我国流域经济开发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清江流域旅游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清江流域是湖北省唯一享受国际西部开发政策的地区,这里原生态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是湖北省旅游业的后发优势区。整体规划开发清江流域旅游,对促进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湖北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清江流域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并对旅游规划目标和战略要点、发展格局与网络构建、产品开发与线路组织、形象定位与市场开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划。  相似文献   

11.
将清江流域建成“中国的田纳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军  李成刚 《当代经济》2002,(11):40-40
清江是湖北境内长江南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恩施自治州利川县齐岳山,自西往东流经利川、咸丰、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鹤丰、五峰、长阳、宜都等10个县市,于宜都市汇入长江。干流全长423公里,流域面积17000平方公里,440多万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约占当地人口的40%,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在湖北省的最大连片区。流域内土地、生物、水能、矿产、旅游等资源十分明显,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清江流域水电开发的基本经验,并对清江流域水电开发模式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指出了这一模式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和体制改革中所具有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及其过渡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清江梯级水电站实行统一上网电价的运作方案,论述了统一上网电价对清江流域开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清江流域开发的基本作法,提出了需要探索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八百里清江是湖北最大的一条内河.清江流域曾经是有名的"老、少、山、穷"地区,同时又是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为了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20世纪80年代,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制订了以长江经济带开发为主线,兼顾"两江、两线",使湖北经济跃上新台阶的战略目标,并作出了"开发清江,振兴湖北经济"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湖北清江流域开发体制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清江体制的主要内涵,概略地讲,就是:以流域滚动开发和公司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建立适应流域开发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主体;以构造良性循环的资金运动链体系为动力;以实行规模化经营的科学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动态发展的公司体制.  相似文献   

18.
方一平 《经济地理》1994,14(4):44-47
1 西江流域概况 西江流域是珠江流域的主体,干流长2214多km,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4省(区),流域面积36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79%,其中云南省在西江流域范围内的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6.5%,贵州省占16.8%,广西区占56.2%,广东省占7.3%。西江流域地处祖国南疆,西靠云贵高原,东接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南部与越南接壤,南接北部湾和南海。流域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理论运蕴藏量为2900万kW,可供开发的达2133万kW,开发  相似文献   

19.
流域开发:蒙晋陕豫交界地带经济综合开发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流域开发是蒙晋陕豫交界地带经济综合开发的必然选择,阐述了交界地带流域开发的优先领域,提出了该区域实施流域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是新疆最长的河流,流域范围几乎涉及整个塔里木盆地。其主要源流有阿克苏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三河在阿克苏南部的肖夹克附近汇合后称塔河。干流长1280公里。其中肖夹克至沙雅东南的哈达墩称上游,哈达墩至尉犁县卡拉称中游,卡拉至台特玛湖为下游。塔河流域农业资源丰富,但环境干旱,生态脆弱,资源开发独具规律。塔河还有另一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