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徐虹 《时代经贸》2007,5(10X):177-179
本文结合自1994年1月1日以来我国央行的外汇干预实践,分析了央行外汇干预的特征,并认为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央行外汇干预的目标、途径和效率等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之呈现出新的特征。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央行外汇干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曾秋根 《财经研究》2005,31(5):63-72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为应对大量的投机性外汇资金涌入我国,央行采取了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来对冲外汇占款,目的是为了同时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和避免通货膨胀的双目标.但文章认为,在投机性外汇资金持续涌入我国的条件下,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政策存在两个缺陷,即对冲成本太高以及有可能导致经济"滞胀"现象的发生.这就意味着从长期的政策操作效果来看,以央行票据来对冲外汇占款是很难同时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和避免通货膨胀这双重目标的,也说明冲销干预政策难以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联合外汇干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浪南  黄洵 《经济研究》2004,39(5):58-66
本文采用干预分析模型来考察日、美两国央行对日元 美元汇率进行的联合干预的效果 ,以得到外汇干预是否对汇率产生影响以及该影响能否持久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 ,1 998年 6月 1 7日 ,美、日联合外汇干预对日元 美元汇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联合干预与非联合干预在效果上没有重大差别 ,其影响很短暂。因此 ,汇率变动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不是外汇干预 ,而是货币所在国国内经济、国际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变量的变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外汇干预与就业、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央银行应能从外汇干预中获得正收益,同时外汇干预能有效降低就业与经济增长过程中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文章对1994-2007年间中国外汇干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与理论模型基本一致:市场化的人民币外汇干预会导致央行正向的干预收益,同时降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渡动性.对于目前受到国际次贷危机影响的中国经济来说,采取更为灵活的外汇干预政策应是合理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央行票据发行与公开市场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行票据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用以对冲外汇占款的短期债券,是我国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它是我国外汇大量持续流入、国债市场不发达、央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的产物.央行票据这种替代性操作工具和国债相比,利息成本的承担机制不同.央行票据的利息支付构成了新的货币扩张因素,呈现“反对冲”效应,增大通胀压力,其对冲操作效率也不断降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还不存在成熟的公开市场操作,未来我国应努力建设多层次发达的国债市场,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2007年,迪拜率先上市美元兑印度卢比期货合约之后,印度央行与证监会联手,于2008年批准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推出外汇期货.此后,印度外汇期货得到快速发展,交易量一度位居全球第一名.印度汇率制度改革和外汇市场发展与我国处于比较相似的阶段,他们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印度经验表明:逐步完善的场外外汇衍生品市场为外汇期货市场奠定了基础;印度央行和证监会联手合作,成立常务技术联合委员会,消除了外汇场内市场“多头监管”的情形;外汇期货提高了场外外汇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外汇交易成本.对我国的启示有:外汇期货交易不适用实需原则,发展外汇期货市场应当取消实需原则限制;外汇期货市场有利于资本账户开放,开放资本账户应当先建立有效的外汇期货市场;外汇期货市场不能一蹴而就,应逐步丰富市场参与者;不同监管机构之间应积极配合与协调,减少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形成监管合力.  相似文献   

7.
按照Stavarek(2007)的方法和标准,分别计算了2002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市场压力及中央银行干预指数。结果显示,人民币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与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相比,不仅没有减轻外汇市场压力,反而加大了外汇干预压力。汇率制度不是影响外汇市场压力的决定因素,但不同的汇率制度却对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程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人民币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下,央行干预程度明显降低,汇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外汇占款这个货币发行的源头的作用逐步降低和货币市场利率到商行信贷利率传导的失灵,央行不得不创立了一些新的政策工具,比如PSL,央行试图通过合格抵押品来进行基础货币投放,以达到引导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PSL的推出,不仅是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的丰富,同时也是对我国利率走廊建立的一个有益尝试;另一方面PSL也具有货币最终流向不可控、招标不透明、对利率锚的形成效果不突出和基础货币投放量小等不足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冲销干预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表现出长短期不一致的特征,在短期内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在长期内,冲销干预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削弱其独立性,累积金融风险,导致恶性后果。对此,应优化央行票据的期限结构,完善以国债市场为核心的公开市场操作,发展外汇掉期交易,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货币供给的来源,指出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导致央行难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特别是基础货币的供给,提出了改进汇率形成机制、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