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性别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经济的强大.政治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也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和睦共处.而作为社会基本承载体的男女性别平等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促进性别平等.就是要把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有双重任务:一是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门,首先要在本系统内部构建起团结向上、奋发有为、政通人和、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二是人民银行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已的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各方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孙一冰 《发展》2007,(8):107-107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和谐校园应该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市场经济的载体,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域空间,搞好城市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地、全方位的宏伟工程。其中,城市的合理规划布局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不可轻视。首府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首府,对呼和浩特和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笔者就关于首府呼和浩特构建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马倩 《理论观察》2011,(5):168-169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基所在。是促进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6.
姚立军 《理论观察》2008,(1):161-162
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换,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宁河县委、县政府围绕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始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促进社会和谐的各项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次、十一次全会闭幕后,我们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为头等大事,精心组织,扎实推动,在深入理论思考的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并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永恒主题。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党的共识,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文水县委、县政府在领导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中,突出强调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稳定有序、人居环境优良、百姓安居乐业的综合体现,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要求,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建设和谐文水。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  相似文献   

10.
赵琼 《北方经济》2006,(10):5-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诸多内容和要求。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需要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但收入分配关系的完善和相对公平涉及到和谐社会的诸多方面,不仅关系到构建和谐的社会结构.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和谐社会的一块基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有完善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2.
姜信治 《发展》2005,(6):6-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同时也回答了党在新时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来看,它必须反映…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需要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经济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应把握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长期实行的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正常流动,形成了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要从改革二元户籍制度着手,逐步建立城乡标准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内涵和特征分析 (一)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相互之间能够形成一种互相融合、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状态。与此相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当是由构建和谐社会各个环节所需的各种能力所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运用多种手段,统筹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整体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16.
侯乃平 《辽宁经济》2007,(11):33-33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一定社会机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利益相系、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和谐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在调节中实现的,而法律作为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调节手段,是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它标志着国家发展价值取向以及政府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的变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必须进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使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管理方式和社会管理工作机制发生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蒋建国  高翀 《浙江经济》2006,(23):42-43
构建和谐社会,对萧山来讲,尤其要把握好加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和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增长和资源节约、社会进步和人的素质提升的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石磊  何友余 《唐山经济》2006,(5):43-44,48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遵化市有69.3万人口,近60万在农村,作为农业人口大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基于这一认识,遵化市党政班子针对当前一些制约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提高、影响农村各项工作开展和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问题,清醒把握形势,深入开展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村务管理制度建设,转变基层干部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两建一转”工作,对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收到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成人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任务 (一)成人教育推动经济和谐发展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经济利益分配形式呈多样化与多元化趋势.人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也更加复杂,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剧.实现人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