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精神损害形态进行了划分和剖析,对精神损害赔偿概念做了界定,探讨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自然人的合法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但如何理解精神损害,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就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意义、司法及解释的范围理解、以及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精神损害赔偿适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精神损害就是民事主体侵害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利,造成的自然人生理、心理上的精神活动和自然人、法人维护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动的破坏,最终导致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探讨,从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民事权利角度来看,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对一切人格权的侵害和部分身份权的侵害。从损害利益的角度来看,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精神利益的赔偿和精神痛苦的赔偿。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仅限于物质损失,而不包括精神损失。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与民事制度对精神损害诉讼的不同规定,造成立法不统一。因此,应扩大刑事附事民事损害赔偿的范围,设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5.
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决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范围及其法律适用。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立法上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难以切实保护权利主体合法的相关精神权益。本文从理论的高度及司法实践的角度客观分析了这些缺陷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相关的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6.
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国家赔偿法学中的重要问题,笔者从其概念、范围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确定方面,试图厘清此问题,以期对实践有所指引.  相似文献   

7.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数字化技术对精神权利的保护造成了严重冲击,但并非如某些人所断言,因特网是作者精神权利的“终结者”,网络时代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两者一起构成了版权制度的核心。面对挑战不能束手无策,应该从分析精神权利保护在世界范围的现状入手,了解精神权利未来的走势,在网络空间为精神权利安排一个最恰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文章重点研究了受贿罪中“贿赂”范围问题。通过对贿赂的本质进一步澄清,突破了作为受贿罪犯罪对象的“贿赂”必须是“对物”的传统理论,提出了应将贿赂的范围扩大到所有能够满足行为人生活需要和精神欲望的一切物质性利益和非财产性利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艰苦的疫情防控战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展现出伟大的抗疫精神。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笔宝贵资源,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权保护理念的不断强化,社会对公民个体权利的日益尊重,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尤其是侵权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诉求越来越多,然而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却十分单薄,不具明确性。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精神损害赔偿的有关问题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环境侵权的特殊性使得传统救济方式在环境权保护上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面对频发的环境事件,环境权的有效救济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应当建立环境权的社会救济制度,通过修改环境立法,推行环境损害赔偿救助基金制度,建立环境侵权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环境侵权行政补偿制度,构建完善的环境权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身侵权赔偿作为赔偿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诸多理论问题认识不清、法律规定不明确。只有对人身侵权赔偿客体、构成要件厦赔偿范围予以检讨,方能分析出问题存在的根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破产法上别除权是民法上的担保物权在破产程序上的反映,是破产法对民法担保物权的承认。别除权的确认属于破产实体法的内容,该权利的确认对别除权人、其他债权人和破产人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侵权认定及损害赔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产权的权利保护范围是权利存在的基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包括相同特征和等同特征。商标权的效力范围有专有使用权和禁用权的区分,混淆理论是划定商标禁用权范围的理论基础。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为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或体现于表达中的“独创性”因素。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应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的二元归责原则体系。我国法律刚刚建立的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不当得利制度发源于罗马法诉权,是民法中一项重要内容。构成不当得利有四个条件:必须一方获得利益;必须他方受到损失;必须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受益必须没有合法依据。  相似文献   

17.
董事会和监事会薪酬差距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1342家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的数据,董事会和监事会薪酬差距越大,公司绩效越高,从而支持锦标赛理论。另外,由于监事会监督权利的流于形式,使得控制权转移到了董事会的手中,存在着董事会"专断薪酬"的现象,导致锦标赛激励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被扭曲,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应加强监事会监督权利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何谓机动车所有人,机动车所有人应否成为交通事故责任主体,应在何种情形下成为责任主体,这些问题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均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以试图找到机动车所有人应否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法律问题的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9.
经过修改的《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令人关注。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过错、法定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文章认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应仅限于无过错配偶。离婚损害赔偿金数额先由夫妻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由法官酌定。离婚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分非财产责任和财产责任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