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崔秀荣 《特区经济》2007,(2):153-154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存在总量投入不足、教育负债严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应从加大财政投入、发展农村民办基础教育、建立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增长的机制和创新教育经费管理方式着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聚八方之财,兴办大教育”、“教育优先发展”等口号响彻神州大地,甚至现在也仍然在大力地宣传着。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经济、观念等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地区,人们对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奢望,一种愿望。到20世纪末,中国85%的地区达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还有15%的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15%的地区,主要在西部农村地区。在西部,义务教育普及率最高的也仅为76%左右。西部农村教育的落后程度让人震惊、让人心痛,也让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为之焦虑。然而,究竟路在何方,还有待于关心教育事业、关心西部农村的人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小磊 《唐山经济》2004,(12):45-46
200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随着“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全面运行,农村教育实现了由“农民办”到“政府办”的根本性转变。面对这一转变,如何有效地保障农村教育投入,成为县级政府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执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执法措施:加强执法队伍法治教育,为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执法提供组织保障: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各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法定指标;建立健全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公平;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执法到位.  相似文献   

5.
2001年,“一费制”在我国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和初中开始试行。今年3月1日。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从今年秋季起,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费制’’办法。为了减轻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负担而出台的“一费制”,现在要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在全国推行。能否从根本上遏止乱收费?“一费制”能否推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口流动条件下的教育供给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流动引发当前流动人口条件下的农村教育供给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提供,不能解决农村中择校问题,以及农村教育承担比城市教育高的机会成本与高风险问题。本文认为教育供给的形式应该是流动性好的货币近似物,即教育供给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这能使教育资源产权得到充分鉴定。教育券的终身制与实名制设计保障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与接受教育时间,使教育资源通过竞争得到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洪世勤 《特区经济》2007,(3):146-149
农村义务教育是具有很强外部经济性的公共产品,这种外部经济性的存在,使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承担了更多的社会成本。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也即农村地区教育向区外提供了更多的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性导致农村教育资源发生扭曲性流动,减少了农村地区来自于教育的收益并限制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再发展。因此,客观上要求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激励其发展,确保农村教育顺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法律的角度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思考,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宪法》、新《义务教育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在维护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中的不足,借鉴国外农村教育立法经验,提出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立法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学校:免费义务教育大面积推行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8亿人,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60%。  相似文献   

10.
旁观     
中国的强盛在农村,农村的强盛在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国家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勒紧裤腰带也要实现义务教育。财政要想方设法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1.基层财力偏低,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税费改革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最直接的影响是,取消了在农村进行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的征收。义务教育更依赖于县级财政预算内资金,而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十分有限,无法承担义务教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基于“免费政策后”的视角,实证分析了该市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状况。结果发现,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后,农户教育负担明显减轻,中小学收费状况进一步改观,农户对子女义务教育的自愿性投入积极性得以激发,经济因素对农户子女教育投入的约束趋于弱化。但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效应尚属于初步的和阶段性的,农村义务教育既有的许多问题并未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而自动退出舞台。各级政府需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构建和完善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尽管国家义务教育法可以保证大部分农村适龄孩子能够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义务教育之外,农村教育仍然是农民的一种投资行为。在目前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村教育的主体。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农民对现行教育态度并采取切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村青少年中"读书无用论"又重新抬头,以至一些中小学生未完成义务教育就辍学,从而影响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 有人形象地比喻说科技是水,教育是渠,丰收是田,"开教育之渠,引科技之水,浇丰收之田,结富民之果".如何使农村教育步入"以教治愚,以智促富,以富兴教"的良性循环呢?实现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则是其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市教育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扎实推进四项改革: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一、建立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困惑突出表现为城镇的义务教育发展呈现"大校额"、"大班额"的现象,导致城市教育优势减弱、教学质量下降、加剧教育不公平、滋生教育腐败等问题;而农村学校出现"空心化"现象,面临着被撤并的命运。这些现象给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树立整体规划与协调发展理念、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倾斜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发展,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双重合力是摆脱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日益明显,教育资源的失衡已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政策、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等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8.
孔丽苏 《老区建设》2013,(20):60-62
四川革命老区农村义务教育从2001年至今的十年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相比省内其他区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加大革命老区教育扶持力度,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税费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对整个农村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甘肃省是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这项改革的,由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解决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农村义务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教育成败.了解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是我们主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