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格是否具有可译性?翻译界颇有争论。文章认为风格具有可译性,并从作者与译者的关系出发,探讨了风格翻译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风格意义的翻译问题是翻译中主体对客体实施控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它的深入研究对翻译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翻译中风格是可以传译的,但另一方面,风格也是难译的,具有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可译的基础,限制,翻译的对等,翻译的可译性等方面,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使用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在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同样地存在着不确定因素。翻译不确定性的客观因素是指语言本身的因素,主要包括词语指称的不可测知性、语句歧义、语言形态的差异性和风格的相对可译性。分析翻译不确定性的客观因素可以使我们对翻译的本质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从事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5.
习语由于其丰富的化负载,历来是翻译工作中的难点。可译还是不可译?怎样译?译界更是众说纷纭。本以关联理论与有关等值原则的理论为指导,讨论了关于习语翻译中所碰到的化负载问题,分析了有关习语可译性问题与如何有效地应用翻译技巧处理习语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6.
汉语成语的英译在翻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化特点和语言风格的成语,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汉语成语英译在翻译过程中才能做到语义对等,才能保持其原来风格和简洁、鲜明、生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可译与不可译是翻译界争论已久,影响深远的一对命题。可译和不可译这一命题一直对当代翻译界产生影响。其实,所谓可译与不可译是相对的概念,本文中笔者将从汉英语言形式、审美意向、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文学翻译的可译度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8.
风格源于对于语言常规的变异,文学作品的语言变异是作家有意制造的“陌生化”语境,以彰显其独特的风格。文学作品的风格变异有明显的风格标记,而且这些标记具有可译性。  相似文献   

9.
词语的民族特色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严格地讲,翻译时,这些词语是无法等值译出的,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典型特征具有意义和功能。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民族特色词语的可译性,并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宏观分析是翻译的起点,也是基本的翻译方法。本阐述了利用这种方法,在翻译时确定句子的性质。逐一找出全局中各部分的关系之后再进行翻译,使译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1.
现代翻译学理论认为,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活动,翻译活动(尤其是诗歌翻译)与文化现象有着与生俱来的不解之缘。本文借著名翻译家朱纯深先生的代表译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本)展开评论,以刘宓庆的“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为理论基础,尤金·奈达的文化因素分类法为研究框架,通过大量举例论证了以下观点,即:任何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如果不纳入到文化视野中来,而只是谈道论技,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门“技术”,而不能成为一门“学问”或“科学”。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该怎样赏析诗歌?诗歌翻译中的“得”与“失”都是不容争辩的客观存在。严格地说,诗歌是不可译的,宽泛地说,诗难译,但可译。本课题欲通过对诗歌的赏析来探讨诗歌的翻译,诗歌翻译力求音、形、意三美。  相似文献   

13.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当把中文旅游文本译成英语时,往往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文化不可译性。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分析旅游文本文化不可译性的成因,在"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翻译技巧,帮助实现文化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以归化翻译为导向,对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个译本,即巫宁坤译的和姚乃强译的两个译本做比较、评析。旨在洞察不同的译者对原著中细节的不同解读,认识译者的翻译风格,以讨论归化翻译法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译者的认知心理角度和对词义的认知差异来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认知心理上的可及程度,以分析解释翻译中一个最普遍的现象:为什么翻译新手在翻译时基本上都倾向于词对词、句对句的直译甚至死译?而翻译高手大多倾向于采取意译,更多使用各种翻译技巧、理论、标准等,更多考虑语境、风格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翻译界的历史和当前现状,针对译界长期存在的“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的激烈争论,笔者拟从鲁迅的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四个方面对鲁迅的翻译理论研究现状进行综合阐述,同时并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对目前翻译理论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双关语的翻译之难在于难以找到完全对等的双关。文章分析了双关语的可译性,指出了几种双关语的翻译方法,讨论了双关语翻译研究的意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取得双关语翻译的译文与原文对等的效果,保留了双关语的内涵和语体色彩。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目前中国企业网站翻译质量不理想的现状。或可从创建可供全球化的中文网站、控制网站翻译质量、网站更新与翻译同步三方面进行改进,也就是说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精简网页内容、以图表和链接代替文字、确定恰当的语言风格、细化翻译规范、确立试译和校审的规范工作流程等,以提升企业网站翻译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翻译中的复译现象入手,剖析了复译本出现的原因,阐述了复译行为对翻译界的影响,并指出了正确评价复译行为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论鲁迅的翻译出版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是现代翻译出版的先行和建设,他通过自己的翻译出版实践,扭转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忽视翻译的思潮,并为翻译连续出版物的出版制定了规范,同时又在翻译语言的运用,译书读的定位,重译,复译等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