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见软包装材料的性能及印刷特点何惠德本文就几种常见软包装材料的性能和印刷特点作一介绍。1、聚乙烯(PE)薄膜按原料不同,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等几种。PE薄膜油墨附着性差,...  相似文献   

2.
世界四大PTA生产公司主宰了市场,亚洲成了主要进口地区。预计到1995年PTA供应将出现紧缺。目前我国PTA和DMT总生产能力(按折合成PTA来算)为98.5万t/a,而同期的PET总生产能力为130万t/a,故需大量进口。按目前发展来看,到2000年,PTA总生产能力为178.5万t/a。PTA的下游产品PET1994年7月前,价格狂涨,近期低走,以后将转平缓。  相似文献   

3.
EVOH值得高度关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VOH值得高度关注左耕在苏州举办的EVOH国际技术讲座上,日本、意大利、美国的一些专家为我们撩开了具有许多优异性能的高阻隔材料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的面纱。FVOH作为高阻隔性材料,和LDPE、LLDPE、PP、PA等树脂用共挤出工艺制成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发新型包装,使一些新型包装相继问世。QLF瓶由美国研制成功。其抗氧能力比普通PET瓶高3—10倍,防潮能力提高两倍,透明度好,可微波加热,并完全适用于目前的PET回收工艺。其生产过程是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PET表面喷...  相似文献   

5.
目前 ,中国人均聚烯烃消费量为PE 5kg、PP4.5kg ,世界平均分别为 8kg和 5kg ,北美人均PE消费量为 3 7kg ,西欧和韩国约为 3 2kg。北美和西欧人均PP消费量为 1 7kg ,韩国人均PP消费量最高为 2 5kg。据预测 ,2 0 0 6年中国HDPE的需求将增加到43 0 0kt,进口将增加到 2 90 0kt,近年消费平均增长率超过 2 0 %。中国需求LDPE/LLDPE大多生产薄膜和板材 ,农用薄膜使用量位于美国之后居第二位。预计LDPE需求到 2 0 0 6年将增加到 1 80 0kt以上 ,进口将达 70 0kt。 2 0 0 6年LLDPE需求将增加…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线性α 烯烃 (LAO)市场将因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需求较旺而增长。茂金属LLDPE(使用LAO作为共聚单体 )使用增多正在驱使LAO需求增加。LLDPE占LAO需求量 5 0 %以上。近两年来 ,即使整个PE需求增长下降 ,但LAO用作PE共聚单体 2 0 0 1年仍增长 2 %。预计今后 2~ 3年内 ,整个PE需求年增长率将回复到 5 %~ 6%。壳牌公司在美国吉斯玛的 32 0kt aLAO装置已于 2 0 0 2年 7月投产 ,使当地LAO能力提高到 1 2 5 0kt a。该公司还计划使英国斯坦娄LAO生产线扩能 60kt a ,将使当地L…  相似文献   

7.
对二甲苯国内外市场分析于静对二甲苯(P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它可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PTA或DMT再和乙二醇反应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即聚酯,进一步加工纺丝生产涤纶纤维和轮胎工业用聚酯帘布。...  相似文献   

8.
科诺斯·理查森和它的袋子外阀门袋材料:PE(聚乙烯),打孔状羊毛封合:折叠外封口开口横底袋材料:内覆PE(聚烯)膜纸封合:折叠,缝合科·理是专门生产称量充填装袋及配料系统的商家科·理自从1878年开始生产自动装机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发展,已成为世界领先的装袋工业供应商。今天科·理的机器设备还可为散装材料完整的输送解决方法。这些机器包括散装材料的管理、配料,充填,灌装,封袋,集装,裹包及保护。科·理同时还向您提供标准系统及特殊设备,均得到世界各地的认可。科·理的服务还包括:计划管理,机器设计,安装,监控以及国际…  相似文献   

9.
法国 MDTV公司王哲法国MDTV/k司──向中国汽车工业提供CAD/CAM/CAE统最多的公司在PSE’96上,许多著名的从事汽车设计和制造的公司从幕后走到台前,向广大的中国观众展示了他们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成就以及各自的雄厚实力,来自法国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PTA法逐步取代DMT法生产PET,对PTA需求增长加快;国外各大公司纷纷提出在中国的改扩建和增建计划。建议大力支持聚酯产品及其原料生产和技术国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事故车辆定损系统英文名称为PartsEstimatingDataSystem,简称“PEDS”是面向国内保险业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开发的,也可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管理、社会公估、车辆维修与零配件供应等领域企事业单位的超大型开放式应用数据库系统。首期推向市场的PEDS系统1.0版中包括国产车辆及进口车辆的100多个车系3000余种车型数百万条专业技术信息。PEDS系统是在消化和吸收国外同类产品基础上,调查了19870个赔案,汇集了全国十几个省市400多个保险公司和车管部门的业务数据…  相似文献   

12.
聚乙烯(PE)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工业化生产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近20多年来 ,聚乙烯生产发展迅速 ,现在聚乙烯已占世界聚烯烃消费量的70 %,占总的热塑性通用塑料消费量的44 %。聚乙烯消费了世界乙烯产量的52 %,已建成的生产能力约4500万吨 ,平均开工率为81 %,产量约3700万吨。生产厂家分布在世界上52个国家 ,187家公司 ,238个不同地点 ,393个生产装置 ,大约38%的聚乙烯由它的产地出口到产量不足的国家。聚乙烯的品种主要包括LDPE、LLDPE、HDPE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品种 ,如E…  相似文献   

13.
燕化14万t/aHDPE装置在比较了世界主要聚乙烯生产工艺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当今PE三大类产品的市场后,借鉴三井油化的CX淤浆法技术、科学决策、实施HDPE装置国产化的方案。由于大部分设备(近60%)由国内制造,从而保证28个月完成装置建设以及不突破28亿的总投资。工程建成后,HDPE装置开工后8个月负荷率即超过设计指标,开工运行情况达到了引进装置水平,其物耗、能耗与大庆、扬子运行3年后的情况大致  相似文献   

14.
PET在食品包装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包装工业》1998,6(2):27-28
PET在食品包装业的发展王更生自本世纪八十年代初起,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已逐步成为世界包装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聚合物。PET的世界总产量从1985年的808万吨,上升到1995年的1372万吨,增长69.8%。其中以瓶用PET树脂增长最为迅速。...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的中国塑料包装工业许晟一年来,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993年塑料包装材料产量达到117万吨,比上一年107万吨的产量增长了9.2%。其中,复合基材(BOPET、BOPP、PVDC薄膜)增长较快,国内首家引进的BOPA已在佛山正式投...  相似文献   

16.
PET对包装的特殊贡献敬荣生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产物,属线型聚酯,也叫“涤纶”(俗称的确良),大量用于纤维和薄膜,作为塑料,还是六十年代中期才有商品生产。PET主要包括非结晶聚酯(透明度高、可作气泡型包装盒、折叠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从90年代初,就开始致力于企业内部和总部机关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从早期的3+网、 DECnet和 NOVELL,到现在的Intranet,目前,总部机关和绝大部分直属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本单位的企业内部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连接总部和所有直属单位的主干网络,形成了覆盖中国石化总部、各直属单位和主要业务部门的数据通信体系,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数据通信平台。 —、总部局城网 90年代初,为了满足原中国石化总公司机关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换的需求,就建立了一套小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网络操作系…  相似文献   

18.
聚酯是以PET为代表的热塑性线型饱和聚酯的总称,包括PBT、PEN、PCT及其共聚物。PET是开发最早、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聚酯产品,人们最为熟悉。聚酯按用途可分为纤维和非纤维两大类。聚酯开发初期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占PET消耗量为70%左右。聚酯还用来制3~350um的薄膜、绝缘材料、磁带带基、电影或照相胶片片基和真空包装等。聚酯非纤应用的另一主要领域是制造充装饮料、食品等的中空容器。作为工程塑料聚酯还用于电子、电器等领域,如作接插件、仪表壳、热风口罩等,其中尤以包装容器的发展引人注目。聚酯行…  相似文献   

19.
世界聚酯原料发展动向陶水元,朱伯良高纯度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是聚对苯M甲酸乙M醉酯,即PET树脂的两大主要原料。而PTA的供求平衡与否直接受制于其原料对二甲苯(PX)的产需与价格状况。1994年全球PET消费量为1564万吨,预测20...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英特包装材料设备集团INTEGRATEDPACKAGINGGROUPAUSTRALIA全面进驻,溶入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总部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英特包装材料设备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生产拉伸裹包膜及裹包机的厂家之一。产品以其优良的质量而赢得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