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999年,财政部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有81家虚列资产37.61亿元,89家虚列利润27.47亿元。2000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更令人吃惊: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4.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34亿元。  相似文献   

2.
一、丧失诚信原则的原因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目前已日益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现阶段,“信用缺乏”已成为我国会计市场上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据我国财政部1999年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时,有81家虚列资产37.61亿元,89家虚列利润27.47亿元,而在2000年度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  相似文献   

3.
一、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1.会计造假现象严重许多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2002年度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  相似文献   

4.
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实、公允、中立”是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 ,但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1999年底 ,财政部抽查 10 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 ,有 81家虚列资产3 7 61亿元 ,89家虚列利润2 7 47亿元。 2 0 0 0年度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更令人吃惊 :被抽查的 15 9家企业中 ,资产不实的 14 7户 ,虚增资产 18 48亿元 ,虚减资产 2 4 72亿元 ;利润不实 15 7户 ,虚增利润 14 72亿元 ,虚减利润 19 43亿元。 2 0 0 1年 12月 2 5日 ,国家审计署公布了 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质量检查的结果 ,在被抽查的 3 2份审计报告中…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在2001年12月32日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七号)》(财监字[2001]99号)(以下简称“第七号抽查公告”)中公布的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320户企事业单位2001年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资产不实比例在1%以上和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分别占全部被抽查单位的50%和57%,有32户企业存在人为调节利润、虚盈实亏问题,人为调节利润总额达13.7亿元(其中虚增利润10亿元、虚减利润3.7亿元)。财政部根据抽查结果得出结论认为:假凭证、假账、假表、假审计和假评估等“五假”问题仍不容忽视。财政说在“第七号抽查公告”中还附发了《部分企业2001年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情况》,列举了48家企业资产不实、所有权益不实、利润总额不实的数据,以及这些单位的主要违规事项。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在微观管理、宏观调控及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根据财政部最近发出的信息质量报告,在对外贸、电信、汽车、机械等159户企业和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117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共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资产失真度0.95%,所  相似文献   

7.
假账难治?     
<正> 据公布的财政部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显示,被检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财政部的此项检查属年度例行抽查,共涉及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在这不足200户的企业中,便查出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其中,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有103户,占53.6%;利润严重失真,虚盈实亏企业有19户。可见,尽管"不做假账"的警钟时时敲响,但假账问题依然在企业中十分严重。实际上,这也不是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新发现。资料显示,财政部对部分行业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发现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57%。  相似文献   

8.
国源 《审计文汇》2005,(6):46-47,45
财政部有关领导在全国会计师(审计)事务所改制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会计市场的核心问题是作假。提出的原始单据是假的,登记的账薄记录是假的,编制的报表数字是假的。前几年财政部抽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显示:被抽查的159户单位中,资产不实的147户,占到92.45%:利润不实的157户,占到98.74%,造假问题严重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1999年12月22日发布第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据此披露了100户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1998年度会计报表抽审结果: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的核算存在偏差。其中,81户企业存在资产不实问题,共虚列资产37.61亿元;83户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不实问题,共虚列所有者权益26.12亿元;89户企业存在损益不实问题,共虚列利润27.47亿元。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公布了“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五号 ) ,从被抽查的 1 59户企业 1 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看 ,资产不实的占 92 4 5% ;所有者权益不实的占 97 4 8% ;利润不实的占 98 74 %。由此可见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与会计监督不力密切相关。新《会计法》为此专章进行规范。为贯彻实施《会计法》 ,切实加强会计监督 ,促进会计秩序的根本性好转 ,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强会计监督的意见》。为了将会计监督落到实处 ,有以下十大现实问题必须认识清楚。一、会计监督的实质是增强会计信息“透明…  相似文献   

11.
刘常荣 《企业导报》2001,(11):53-54
<正> 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而企业成本数据的造假更具普遍性和严重性。据报载:财政部1999年7月发布第一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披露,1999年上半年对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收入、费用、利润失真的达102户,占92.7%,不实金额达24.32亿元,由此造成利润虚假金额13.88亿元,其中核实利润与企业报表上的虚假利润相差一倍  相似文献   

12.
2003年财政部开展了对部分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共查出152户企业资产不实85.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3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突出的表现是虚假发票,其次是虚假会计报表,再次是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从表面上看会计造假的根源是会计法律制度的缺陷和职业道德的沦丧,但事实上有其复杂的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就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理会计造假,重树行业诚信,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999年财政部对全国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有102户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收入、费用、利润等信息失真占92.7%;2000年,财政部对159户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抽查,资产失真度0.95%,所有者权益失真度1.82%,利润失真度33.4%,2001年,财政部对医药、纺织、民航、石油等行业320户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抽查中发现,被查单位资产不实比例在1%以上的占50%,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57%。从以上数字看到,利润不实的比例和幅度远大于资产不实比例和幅度。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工作提供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切会计资料。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百姓安居乐业和国家兴衰。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关于会计信息弄虚作假的报道屡见不鲜。各种虚假会计信息到处泛滥。据有关报道:财政部对全国110户酿酒企业的会计状况进行抽查,结果有102户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实,收入、费用不实的金额共计近25亿元,导致虚假利润1388亿元。其中企业会计报表利润与检查组核实利润相差一倍以上达41户。上海对22家市管企业及202家子…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审计署去年对23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的审计结果表明,企业弄虚作假的问题比较严重。审计发现,资产不实数额占10.39%,负债不实占7.9%;企业财务报表反映利润总额38.87亿元,有36.92亿元是虚报,还有20.53亿元未在报表中反映;呆帐、待处理财产损失和不良资产等形成的潜亏达36.06亿元。 究其原因如下: 1、会计中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1)会计准则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措辞。最典型的,在会计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第12号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公告显示,国家对3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检查中,共查出资产不实93亿元,收入不实84亿元,利润不实33亿元,39家企业会计报表反应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2%,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79%,隐瞒利润超过一半。由此看出,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突出,隐瞒利润和偷税漏税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崔娟 《重庆财会》2002,(3):37-38
国家财政部2000年底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表明:在抽查的159户企业中,做假帐的比例高达98.7%!其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利润数额不实的高达157户。国家审计署2001年公布的对1209户国有企业的审计结果,也令人诧异,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的占68.46%!  相似文献   

18.
章传辉 《广西会计》2001,(10):20-21
1999年至 2 0 0 0年 ,财政部先后三次组织专员办对全国部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我办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要求 ,认真组织开展这项工作 ,由于精心组织 ,方法得当 ,检查深入 ,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抽查 10户企业共查出资产不实 (虚减资产 ) 2 7亿元 ,所有者权益不实 2亿元 ,利润总额不实 2 6亿元 ,经下文处理违法违规金额 3 6 8亿元 ,补税和罚款 12 799万元。其中 :查出小金库 6 316万元 ,公款私存 75 70万元 ,虚开劳务费发票和运输费发票入帐提取现金发奖金 315万元 ,虚列成本让利三产 16 86万元。追究企业领导及财务负责人责任的 10…  相似文献   

19.
根据财政部组织的对全国会计质量抽查结果看,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在2001年抽查的110户酿酒企业中,有102户不同程度地存在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不实等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占抽查总户数的92.7%。尤为严重的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是人为“操作”造成的,一些企业的领导直接授意会计人员编假、造假。造假的手法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20.
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模糊了国家的经济运行,使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决策得不到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制定的调控措施和经济决策出现偏差,甚至错误,造成经济杠杆失灵。本人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会计造假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报告的现状及成因 近年财政部对医药、纺织、民航、冶金、石油石化等行业的320户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发现半数单位利润不实,共查出资产不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