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3-2006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户参加新农合将显著的减少其家庭储蓄,但这种抑制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效应随着时间呈显著的减弱趋势,且新农合对高收入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可能要大于对低收入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要高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这些结论基本都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8年陕西和四川两省686家农户的调研数据,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素养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使用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比较了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县与非试点县的空间溢出效应差异。研究表明:农户数字素养提升不仅能够促进其创业,而且能对地理邻近农户的创业行为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县内农户数字素养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在非试点县这一效应并不明显。据此,应大力开展数字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户数字素养水平,以合理引导农户的创业行为。  相似文献   

3.
促进农户向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对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这决定了剖析农户亲环境行为逻辑的重要性。论文基于构建的“环境规制—数字化信息渠道—农户亲环境行为”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中的农户数据和二元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正向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而且,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在不同情境下对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拓宽农户的环境规制信息获取渠道,增强农户的信息获取能力,促进农户环境规则感知,进而促使农户采取亲环境行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环境规制对激励农户亲环境行为是重要的,但数字化赋能环境规制的内生逻辑则是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油茶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分析影响农户油茶供给行为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农户扩大油茶供给的积极性不高,油茶种植在农户家庭资源配置中的地位较低。受访农户户主年龄对扩大油茶种植有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现有油茶种植面积和当地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对扩大油茶种植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Tobit回归方程测算陕西、宁夏农村产权抵押试点地区农户产权抵押融资借贷行为对家庭福利的影响。研究显示,农户产权抵押借款对农户的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生活消费支出和生产性支出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显著改善了农户家庭福利水平,其中对生活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借贷对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影响不显著。研究还发现,土地经营规模、房屋价值、家庭经营类型对农户家庭收入及支出情况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发展,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6.
文章使用扩展的R&D模型分析了健康冲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并用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冲击的发生使农户的健康人力资本下降,同时生产性支出减少,从长期来看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进一步下降,农户的收入下降。健康冲击使农户生产性支出的比重平均下降2.76%,农户的收入平均下降5.62%;与低年龄组农户相比,高年龄组农户的支出结构和收入水平受健康冲击的影响更大;当健康冲击发生时,高收入家庭生产性支出的比重下降幅度更大,收入水平下降程度也明显高于低收入家庭;参加医疗保险可以平滑健康冲击对农户家庭支出结构和农户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封闭资本市场条件下,基于农户追求家庭资产最大化的假设,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农户家庭资产积累模型,对农户保险支出、教育支出以及资产与劳动冲击对家庭资产积累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结论显示,保险支出对农户长期家庭资产积累的作用不大;教育支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家庭资产积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另外,对以劳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来说,农户的家庭资产积累对劳动冲击更加敏感。该研究在得出结论的同时,检验了系统动力学在农户家庭资产积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模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赖于政策的规范指引,而《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是国家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政策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双重差分和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评估了政策对农户财务脆弱的冲击效果以及经济机会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政策能够缓解农户财务脆弱,经过平行趋势检验、PSM-DID、安慰剂检验以及替换指标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不变。机制分析表明,政策通过提升农户经济机会(创业和金融市场)参与意愿及参与能力缓解了农户财务脆弱。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具有显著普惠效应,对高龄、高健康风险以及低财富的农户具有更明显作用。因此,应加强相关金融部门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指引,强化对农户等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从而解决农户财务脆弱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峡库区427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农户转入土地的行为特征,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农户转入土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甄别,并对农户转入土地行为的主观解释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自身及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特征、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对农户转入土地行为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非农收入所占比重、耕地面积和地理条件是影响农户是否转入土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春超  张静 《经济前沿》2009,(10):39-48
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现象,本文在现有中国农村劳动者个体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现阶段农户家庭劳动力流动决策行为的特征。以湖北农户跟踪调查为例,笔者具体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行业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分析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决策行为的主要特点,然后分析农户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的一个基本行为取向是家庭整体理性经济决策。第二,当前农户家庭对农业和非农收入差异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出劳动就业行为选择。第三,农村家庭抚养负担将会影响劳动力就业决策行为。合理地减轻家庭人口负担是持续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第四,不同地域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流动就业倾向各不相同,政府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合理的就业引导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自组织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重庆市统筹城乡背景下土地流转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土地流转政策满意度、家庭非农收入比重、社会保障水平、户主受教育年限、农户技能状况等五个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制定合理的土地流转政策、促进劳动力转移、培育新型农民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和农户相对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参与机会和能力的提升是缓解相对贫困的持久性内生动力,数字金融通过影响贫困群体心理从而缓解相对贫困的微观机制尚未得到有效验证.基于贫困心理和行为的理论,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8年的数据,采取反事实分析和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多种方法验证数字金融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来检验市场参与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的使用缓解了农户的相对贫困,且数字金融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具有长期、稳定的作用;第二,数字金融对收入相对较高、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户家庭的相对贫困缓解效应更强;第三,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的市场参与行为,从而缓解了农户的相对贫困.因此,应通过促进农户市场参与发挥数字金融在缓解农户相对贫困中的有利作用,同时努力提升较低收入和较低教育水平农户的数字金融素养以弥合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地权稳定性的不断强化并未扭转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增速持续下滑的颓势。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集体行动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集体行动程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农户土地转出决策,但对农户土地转入行为存在抑制作用。此外,集体行动对农户土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对处于成长期和稳定期的农户和转移就业的农户表现更加明显。具体的作用机制有两条:一是“集体行动—失地风险下降—土地转出增加”,二是“集体行动—土地质量损耗风险下降—土地转出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集体行动提高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时间交易成本,因而需要警惕集体行动在促进农村土地转出中可能存在的“搭便车”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安塞县农户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基于多层线性模型方法,从地块和家庭两个层次对发展农业后续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地块特征和家庭特征虽然都可以用来解释农户发展后续产业行为,但是二者不宜等量齐观,其中地块特征起决定作用,而家庭特征对发展后续产业决策只具有间接影响;农户一般选择水利条件好、交通便利、面积较大的地块发展后续产业,且水利条件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其重要性在各家庭之间变异不大;家庭层次特征变量通过影响地块层次特征变量对发展后续产业的决策发挥作用,从总体上加强了地块层次特征变量对该地块是否发展后续产业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识别影响农户数字金融行为的关键因素,提高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尤为关键。本文采用2021年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调查数据,将数字素养、金融知识和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运用Probit模型、Poisson模型和OLS模型从是否响应、响应广度和响应深度三重视角研究数字素养、金融知识以及二者交互项对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素养和金融知识均是影响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的关键因素,数字素养对于农户数字金融行为是否响应和响应广度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而金融知识对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深度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数字素养和金融知识在对农户数字金融行为是否响应和响应广度的影响上存在替代关系,在对数字金融行为响应深度的影响上存在互补关系。第二,基于数字金融产品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数字支付、数字信贷、数字理财、数字授信产品中,数字素养对农户数字金融行为是否响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数字支付、数字理财产品中,数字素养对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深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数字信贷、数字理财、数字授信产品中,金融知识对农户数字金融行为是否响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认识计量经济模型应走出五大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文 《财经科学》2003,(3):100-104
计量经济模型是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决策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然而,我国经济学界对计量经济模型还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本从模型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模型与数学的关系、模型的假设条件以及解释变量的选择和模型对定性因素的处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计量经济模型才能有利于经济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淑巧  宁晋 《经济问题》2000,(12):52-55
本文通过1986~1998年山西“十村千户”连续跟踪观察农户资料分析发现:农户家庭人口模型呈下降趋势;农户粮作经营行为趋向“自给化”;农户经济收入增长总体呈一种“n”模式,农户间经济增长呈两极化趋势;农户家庭经济结构趋向非农化与非粮化;家庭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户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当年收入和上年收入是影响农户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家庭经济类型与分工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户经济类型的特征、经营行为、分化趋势及其影响,并探讨了农村分工经济的现状。认为我国农村家庭经济的专业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各类农户的资产专用性增加,经营行为的分化对农业生产具有负面影响,必须继续保持纯农业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化,发展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全国性大规模的微观调查数据,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检验了家庭医疗支出对中国农户玉米和稻谷产量的影响以及对农户家庭种植业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的医疗支出不仅显著地降低了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减少了玉米和稻谷的产量,而且显著降低了农户家庭的种植业收入水平。农户家庭劳动力的平均教育程度正向影响玉米和稻谷的产量;但是,教育程度对农户种植业收入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此外,降雨量促进了农户玉米和稻谷的产量,充沛的降雨量显著地提高了农户的种植业收入水平。因此,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减轻农民患病的经济负担、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中国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并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和偏好理论,分析我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决策的模型,是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消费者行为经济模型入手,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决策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