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我公司由于受国内建筑市场运作不规范的影响,加之企业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换到位,效益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低价中标,效益向业主流失;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工程成本大幅度增加,效益向分包商流失;三是采购材料设备无序,效益向供应商流失;四是经费管理不严,造成工程款向非生产性开支流失;再加上业主  相似文献   

2.
<正> 当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效益不高,有的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管理不严,纪律松驰,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生产现场“脏、乱、差”,到处“跑、冒、滴、漏”;生产经营秩序混乱,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为了尽快地改变这种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效益流失,是促成企业经济效益低的原因之一。它不仅使企业的利润直接减少,还会导致企业人心不顺,思想混乱,影响工作效率,间接的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广义的效益流失,似乎包含了一切应取得的效益而未能取得或未能全部取得,其中包括由于消耗高、废品率高等原因造成的损失浪费在内的一切效益损失。用辩证的观点,可以这样理解:实际上这属于挖潜的范畴。狭义的效益流失,是指企业将已经取得的效益,或虽未取得但应属本企业的效益,白白的流掉或转移到他人之手,这实际上是阻塞漏洞的问题。本文所述只指阻塞漏洞,所以称为流失而不称损失。企业的效益流失,有的是企业自身造成的流失,可称为主观造成的流失;有的则是企业外部环境促成的,如“三乱”所造成的。这种外部条件促成的效益流失,往往是不以企业自身意志为转移。当然也有的是内外挂勾(为体面而不称为勾结),各为其利,使企业的效益流失。企业自身造成效益流失原因很多,有的是由于责任心不强,如采购不精心选择厂家,不研究市场几种价格并存的现实,只图方便,甚至打电话让零售商店送货上门,不计较商品价格,大手大脚。有的为了照顾熟  相似文献   

4.
“三级”(班组、车间、公司)仓库管理是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物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旧的管理模式的缺点逐步暴露出来 :如 ,管理不严 ,无限制的领用物资 ,造成物品流失 ;物资流转情况分散 ,难于真实统计 ;计划不周 ,一些物资严重积压 ,影响资金周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必须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内蒙古电力检修公司在市场的运作中 ,立足企业实际 ,提出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以物资管理为重点 ,将达电办原有的班组小仓库合并成各检修处大库 ,减少了物资的流失和储备资金 ,加速了资金的周转 ,提高了企业效益。工具流失…  相似文献   

5.
管理线损主要是管理漏洞造成的,应通过科学的手段、必要的组织措施和有效的管理降损措施予以降低和避免。相对于技术降损措施,管理降损措施更能充分发挥现有电网设备潜能,减少电网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管理线损分析管理线损主要是由于管理不严出现的漏洞,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抄表人员的估抄、漏抄、错钞、错计等;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故障、错误接线等;  相似文献   

6.
未经评估,买卖不清评估不严,漏评少评弄虚作假,人为转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无形资产流失问题较多,给企业、给国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1、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漏估、低估。企业改制必须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评估,但  相似文献   

8.
<正>农电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电企业,在人员多、电量少、利润空间小的经营环境下,要向管理要效益,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应做好五项工作。深化农电标准化建设,提高全员执行力。标准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执行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完善的农电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执行,解决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监督不严、  相似文献   

9.
振动筛密封结构存在问题,筛盘与箱体轨道之间及振动筛尾部密封结构不当,采取改进轨道结构,增设限位板等措施,彻底消除因密封不严造成的漏渣。  相似文献   

10.
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落脚点。企业的效益决定于班组。我国诸多煤炭企业在成本上管控不严,且存在浪费严重、管理粗放等问题,因此,为了有效提高企业效益,必须建设效益型班组。  相似文献   

11.
国家耗巨资投入所形成的油气资源性资产,基本没有量化,无法人财产权,流失严重。油气资源性资产的动作不规范,勘探开发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12.
当前,资产流失问题颇被人们所关注,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在大声疾呼:要防止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公有资产流失。有的说要防止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资产流失;有的则认为公有民营或公转民营中公有资产大量流失;更有甚者,认为实行企业承包制是最大  相似文献   

13.
当前,资产流失问题颇被人们所关注,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在大声疾呼:“要防止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有的说要防止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资产流失;有的则认为国有民营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更有甚者,认为实行企业承包制是最大的资产流失,搞得人心惶惶,草木皆兵。而笔者认为,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资产流失的问题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存量不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效益流失,已成为一个困扰企业多年、严重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突出问题。根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资料,从1982年到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总额高达5000多亿元,相当于1992年全国国有资产流失总量的20%,比1992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还多800多亿元,平均每年流失近500  相似文献   

15.
<正>企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能力的主要载体。困境型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制度缺陷、竞争乏力、效益低下等原因导致各层次人才大量流失,人力资源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内在需求,企业能力难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和转型升级的步伐,严重影响企业  相似文献   

16.
目前,煤炭施工企业多种经营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既有认识上的,也有实践中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原因。主要表现在: ——指导思想出现偏颇。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部分企业领导思想认识不高,起步较晚,扶持不够,管理不严;另一种是上级让搞就搞,虽设了一个机构,但未发挥作用。这些企业的多种经营效益往往较差,非但未能给企业排忧解难,反而增加了企业负担。——发展方向不明确。一些企业不是广开渠道、理顺方向、稳步发展,而是把它作为企业完成经济技术指标的“掩蔽所”、任意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企业自主权落实,不少企业认为现在企业不搞升级评比检查了,管理工作可以放一放了。由于抓得不紧,要求不严,纪律松驰,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被丢弃。造成消耗增高,费用上升,质量下降,生产现场混乱,安全事故增多,影响企业效益。那么如何加强企业管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呢?  相似文献   

18.
由于设备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及对抄表质量缺乏有效的管控,人工抄表普遍存在估抄、错抄、漏抄等问题。这些抄表差错形成的电量极易在智能表更换的过程中流失,给电力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这篇文章梳理了电量流失形成的表现特征,提出了有效可行的稽查方法,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技术工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但在施工企业,因工资低,工作环境差,安全事故多,技术工人流失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当前工程任务比较饱满,队伍发展比较快、技术工人需求量增大的情况下,在我们国有煤炭施工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技术工人流失严重,有一技之长的往往被效益好的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线损跳高,效益跳水”。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异常线路损耗不仅是效益的损失,更是国有电量资源的流失。近年来,玉桥供电所把线损管理作为挖潜增效的一个重点,紧密结合供电所管理实际,精准施策、精益管理,多点发力推动线损管理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供电所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