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广东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外贸运量以年均14.1%的速度增长,在与国际交流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具有运输效率高,便于多式联运、运输质量好的集装箱运输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处在刚起步的广东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1990年广东省集装箱运量为187万标准箱,其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运量为139万标准箱,占74.3%,1993年全省集装箱运量已达558万标准箱,其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有440万标准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处于后危机时期 2010年,中国港口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经济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从港口发展的谷底走了出来,港口生产全面复苏,保持平稳发展。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3亿吨,同比增长16.7%;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亿吨,同比增长18.8%。我国目前已有23个港口进入亿吨大港行列,有19个港口进入百万标准箱集装箱港口的队伍。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6万标准箱,第一次成为世界第一集装箱大港。  相似文献   

3.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在扬州汇入长江,它像一把巨大的七弦琴弹奏着古往今来的悲曲欢歌。如今,中外合资的扬州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TYC)又用自己的奋斗实践,写下了一曲新时代的凯歌;1990年开业当年即创汇358万美元;去年生产集装箱1.43万TEU(集装箱单位),实现产值1.6亿元,销售收入1.43亿元,出口创汇2580万美元,利税1064.9万元;今年一季度生产集装箱6436TEU,实现产值6426.7万元,销售收入6362万元,出口创  相似文献   

4.
培育工业规模经济,“船大好冲浪”。这是工业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已日益成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共识。目前,许多地方的党政领导对培育工业规模经济非常重视,纷纷排出了重点企业,制订了种种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了发展的规划和措施。惺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确定培育规校经济的重点企业要依把规便又不难规演,必须与产业政策相吻合多数地方确定培育规模经济重点企业的基本方法,是对现有工业企业依据产值、利润的多少依次排队,居前选择若干个企业。有一个以纺织、机械工业为支柱的市,确…  相似文献   

5.
<正>“扬州现象”,是江苏1994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之后,我们又进行了跟踪调查,感到确有新鲜经验,值得重视、总结、推开和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对当前地方经济迅猛发展中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扬州现象”不失为一帖清醒剂,使人们看到了再上新台阶的一条新途径。 扬州的崛起来自工业规模经济 90年代以来,江苏的经济发展在全国继续处于前列。一般认为,主要是靠苏南,以乡镇企业为支柱,出现了几只“小老虎”。这并不错,但不全面,忽略了正在崛起的扬州。其实,在 1992和1993两年,综合实力发展最快的,可算是处于长江北岸、属于苏中地区、包括10个县和县级市的扬州。80年代,按经济总量,扬州在11个省属市中居第五、六位,处于苏、锡、常、宁之后。一度还次于南通,按增长速度,大致相当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992年,扬州的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6.
<正>透过扬州现象,我们看到一大批走上规模经济的工业企业,它们依靠市场机制的导向,实现了产品方向的最佳选择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因而也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这中间,政府起主导作用,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把握市场导向。 我们认为,企业的规模发展要靠市场导向,而市场的有效导向又必须与政府的合理推动相结合──这就是从扬州规模经济实践中获得的有益的启示之一。 顺应市场规律,讲究市场战略,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积累规模优势 扬州的规模企业,都是在市场导向下“冒”出来的,都经历过“跌打滚爬”的市场风险过程。 扬州目前规模经济发展势头好的企业,前身大多是些档次较低、很不显眼的“无名之辈”。不管是集体企业,还是地方国营工厂,都是一无国家投资扶持,二无平价物资照顾。这看来是不利因素;但是正因为如此,这些企业“包袱”轻,“框框”少,容易走上市场经济之路,这又是有利因素。在市场取向改革的条件下,它们能够比较早地转轨变型,变依赖政府保护为接受市场导向,一心跟着市场走。 一心跟着市场走,不是在市场风浪中随波逐流,而是要顺应市场规律,选择市场战略,使客观存在的市场导向功能为我所用。在这方面,扬州走上规模经济的企业做了一系列“文章”,归纳起来,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扬州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利用规模效应,带动了扬州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扬州工业经济走上规模之路,也与本身的区域条件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探索。 一、扬州规模经济形成的区域条件 1、扬州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 八十年代中期,扬州已跨过工业化的起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分布转变为“二、一、三”的格局,进入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发展规模化大生产,在扬州具有这样的区域条件: 首先,八十年代中期扬州形成了以机械、纺织、食品、化工为主的地方工业结构。其主要产品象重工的汽车制造、内河船舶、动力机械;轻工的食品饮料、服装、电光源;工艺美术的玩具、漆器等。与苏南相比,工业结构和主要产品种类相差很大。如无锡的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为“三大机”(机床、柴油机、压缩机)、五小机(电焊机、电动机、电瓶车、发电机及机组)等等。扬州区域  相似文献   

8.
<正>位于江苏中部的扬州市,出了工业规模经济的新鲜经验。相对于苏南而言,扬州为江苏的次发达地区,扬州规模经验一传出,不仅对苏北,而且对苏南,包括对苏中,都有良好效应. ——对苏北有来“激励效应”:使苏北欠发达地区看到了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希望,激励他们找准路子,奋发开拓; ——对苏南带来“反思效应”;反思“为什么培植规模经济新鲜经验出在苏中而不出在苏南?”面对这个尖锐问题,将促使苏南开拓新的发展思路,经济更上一层楼; ——对苏中特别是对扬州自己,则又带来“加压效应”:各地纷纷前来“取经”,会促使其从发展完善已有经验出发,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揭示矛盾.明确进一步前进的方向,从不很自觉走向自觉,变压力为新的动力。 为什么扬州经验反响广、效应大?它对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何普遍意义?该如何从中接受启示,推进江苏实行新的发展思路?值得一议。 对扬州经验的实质性把握 人们对扬州工业规模经济的崛起以及由此而来的地区经济突飞猛进的成效,简明地称它为“扬州现  相似文献   

9.
<正> 1994年11月16日至17日,由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政府和江苏省社科院联合举办的“扬州规模经济的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在扬州召开,省及省辖市的经济研究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省委常委、省社科院院长胡福明和扬州市委书记李炳才出席会议,并分别发表讲话。本次研讨会以前一阶段调研成果为基础,着重就扬州规模经济的基本经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及从扬州规模经济的经验中探索江苏改革与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10.
培育规模经济,这是加快发展地方经济、企业经济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培育它、发展它,一些地方、一些企业的改革者们往往容易陷入一些认识误区,在实践操作中出现偏差,很有必要认真加以轿正。一、规模经济非企业集团提起规模经济,有些地方、有些企业就认为,组建企业集团就是扩大规模经济,集团越大,规模就越大,如果不建集团就称不上规模经济。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所谓规模经济,它指的是由于合理的生产带来的成本下降,由此获得效益的经济。规模经济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1.
一、汽车制造成本和生产规模的关系汽车制造成本和生产规模的关系,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当生产超过一定数量时制造成本即停止下降。这种规律,称做西尔巴斯顿曲线。年产量由1千辆增加到5万辆,成本可降低40%,增加到10万辆成本可降低15%,增加到20万辆可降低10%,增加40万辆只降低5%,如果超过这个限度,每增加10万辆生产的利益就大幅度下降,100万辆时生产利益完全消失。生产汽车的基本过程是机械加工、冲压、铸锻、总装。生产10万辆汽车效益最好的工种  相似文献   

12.
<正>扬州市通过开发战略产品,培植重点企业,发展工业规模经济,逐步把过去偏重于简单总量扩张的粗放经营导入内涵式发展、集约化经营,以此带动经济总量增长的发展轨道,是扬州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基本轨迹和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 扬州规模经济成长的实践证明,规模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微观基础,首先在于遵循市场满足率低、关联作用大的产品开发原则选好产品,以此为突破口,选好一个企业领导人,选好一种企业机制形式,以实现产品开发目标。而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旨在“放水养鱼”的财税、金融政策,则为规模经济的成长提供了一种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与条件。 规模经济的金融支撑 近几年来,扬州市围绕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狠抓技术改造,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技术进步,把规模经济建立在牢靠的科技进步基础之上。该市工业技改投入,“六五”期间很少,仅4.6亿元;“七五”期间增加较多,为38.5亿;进入“八五”时期增长更快,仅1991、1992年两年就达到 41亿,相当于前 10年的总和,1993年一年投入57亿,又大大超过前两年,累计“八五”前三年投入近百亿(98亿)。  相似文献   

13.
<正>一颗颗闪烁着红绿光的氖灯,产品虽小,却占领着一个大市场。1993年扬州灯泡厂生产的氖灯,国内市场的复盖面已达70%,出口也占全国的50%。 扬州灯泡厂的氖灯生产开始于80年代中叶,最初只用于机器设备的配套,随着家电的发展,从电饭锅、电烤箱、微波炉等等小家电到大家电,氖灯的需要量越来越大。 1988年以后,扬州灯泡厂兴办了一系列合资企业,为氖灯的大发展铺平了道路。从1991~1993年,连续三年翻番,到1993年底,氖灯的产量已达1.5亿只,产值1.2亿元,利润 1111万元。 1994 析氖灯生产将达到3亿只的生产能力。 氖灯生产取得全国销售量的“单打冠军”是不容易的,上海、盐城、镇江、日照、黄石、潮州都有竞争对手,现在如何保住这个冠军,更是要花力气的事情。扬州灯泡厂很懂得一哄而起,重复生产、重复引进的厉害。在全省以往的经济发展中,棉纺、毛纺、乳胶手套、灯泡、节能灯、电风扇等等,都曾遇到这种风浪,低水平重复的浪潮会把许多优势产品、优势企业冲得七零八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要的,但过度的竞争,又会防碍生产的集中和企业组织的优化。在竞争中扬州灯泡厂学到了许多保护自己的办法,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构筑市场进入壁垒这个武器。  相似文献   

14.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怎样通过发展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系来充分利用观模经济的好处,以迅速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就是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 一 什么是规模经济?简单说来,所谓“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能力(亦即生产批量)的扩大而使单位产品成  相似文献   

15.
<正>培育工业规模经济已日益成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共识.目前,许多地方的党政领导对培育工业规模经济非常重视,纷纷排出了重点企业,制订了种种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了发展的规划和措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确定培育规模经济的重点企业要依据规模又不唯规模,必须与产业政策相吻合多数地方确定培育规模经济重点企业的基本方法,是对现有工业企业依据产值、利润的多少依次排队,居前选择若干个企业.有一个以纺织、机械工业为支柱的市,确定了10家重点企业,其中有3家是原料、产品同一的纺织企业,2家是机械企业,而符合该市产业政策所确定的战略行业中的一个企业、一个项目都没有.长期下去,新的支柱产业不能形成,夕阳产业不能淘汰,现有产业结构的水平何以提高?还有的县(市)财力很有限,但确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七一”前夕,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港口传来喜讯:由中铁集装箱上海分公司连云港营运部组织开行的连云港港口经阿拉山口出境至中亚五国及俄罗斯联邦的集装箱“精品班列”,上半年开行400列19200车38400标准箱,与去年同期246列11800车23600标准箱分别增长154列7392车14784标准箱,同比增长62.6%。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到2003年短短的10年间,宇通集团从一个客车销售量仅为708辆,年产值仅有6108万元的小厂,发展到销售量突破1.55万辆、销售额突破48.6亿元的行业龙头,创造了“宇通现象”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唐任伍  戴伟 《技术经济》2003,22(10):13-15
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伴随着以“一体化”和“自由化”为主旋律的金融改革 ,银行已从传统定义上的从事货币存贷业务的货币机构向集中化、全方位方向发展 ,许多银行通过并购使得其自身规模 (包括资本、总资产、业务范围等 )越来越大。对于银行购并的动机有各种解释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银行或多或少都追求规模经济。一、银行业规模经济银行规模经济是指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 ,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 ,它反映了银行经营规模与成本收益的变动关系。根据产业组织理论 ,银行除了具有与一般工…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入世将有助于推动大兴安岭地区(以下简称我区)林产工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我区木材生产虽然因天然林保护工程而大幅调减,但仍将保持在210万左右,整体规模不容忽视,而且林产工业发展正逐步扬长避短,发展前景看好。本区特色产品尤其是“落叶松集装箱底板开发”科技项目上己取得突破,生产的集装箱底板已通过了法国国际检验局的质量认证,标志着集装箱底板的技术创新和国产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我国集装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也有望大规模出口,同时以术材加工剩余物等原料制成的集成材己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相似文献   

20.
南朝鲜汽车工业创建于六十年代初期,1962年汽车产量不足1,800辆。到了七十年代由于南朝鲜当局推行汽车工业振兴计划,汽车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79年产量已达20.4万辆。但是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