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全面解析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深入探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的基础上,指出电商金融成功可归因于互联网思维、定制式的商业模式,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金融的功能,其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是既错位竞争,又互补合作.商业银行应善于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探索出一条适合其战略定位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定制之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效的、定制化的现代在线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2.
构建全景式金融服务体系是商业银行建立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金融服务链外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链金融服务概念,探讨了全链金融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了全链金融服务的管理方法、定制策略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已从技术层面上升到商业模式层面,平台成为互联网金融竞争的核心。互联网渠道在标准化、显性化和简单化的金融服务中占据比较优势,而在个性化、隐性化和复杂化的专业金融服务方面仍然替代不了专业人员的现场服务。商业银行需要巩固线下专业服务能力,通过合理定位来构建新型互联网平台,从而衍生出巨大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商业银行应以构建B2B综合电商平台为切入点,整合交易、金融、数据和各类综合应用,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并充分运用互联网管理文化,最终形成自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商业银行模式重构能力的提升使得大中型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为可能,但其关键在于构建适合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本文分析了大中型商业银行开展小微金融的可能性以及相关优势,提出了大中型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构建框架,并由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互联网+"时代的普惠金融服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从构建"大数据"风险管控体系等三个方面布局"互联网+"普惠金融时代的业务实践,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步伐。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新内涵,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新常态下,普惠金融的触"网",将促进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深度整合,推动实现"互联网+"时代下,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与"互联网"的互动关系2005年,联合国在"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商业银行,都难以单独实现金融服务功能的最优化。通过相对优势互补,形成金融服务功能的全面整合,才能最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效率。互联网金融以独特的优势拓宽了传统金融的服务边界,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在传统金融领域内形成了革命性变化。但从功能互补的角度上看,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中小微用户、数据价值分析、平台建设等方面弥补了传统银行业的服务空白,  相似文献   

7.
辛辰 《甘肃金融》2014,(5):35-36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商业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定制服务,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精准营销,这也反过来促使商业银行进一步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比尔·盖茨曾预言,21世纪银行的物理网点会像恐龙一样消失。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纷纷踏上网络金融之路,加入电子商务之旅。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大浪潮中"乘风破浪",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关键是要把握机遇、找准定位,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创新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思路,寻求一条稳中求变的互联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打破了金融垄断,大量非金融的互联网企业从不同角度向金融领域进行渗透和蚕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受到冲击。商业银行应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参与新型互联网金融业态,通过促进互联网精神和金融产品的融合,完成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孙冉 《新金融》2015,(8):36-42
本文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概况、主要商业模式及产品类型。通过对不同商业模式下经典案例的分析,以及对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理财的对比,归纳出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理财的优劣势。针对当前商业银行搭建互联网理财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与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各个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向数字化方向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相比,虽然本质仍然是以所有者偿还与付息为主体的货币价值运动模式,然而随着金融科技手段的推广和应用,商业银行彻底摆脱了传统信贷业务网点辐射区域只能点对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局限性,形成了以手机、电脑等多样化互联网媒介渠道为主的立体式金融服务业态。  相似文献   

11.
宗良 《国际金融》2014,(6):9-12
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等新一代高新技术,以支付结算、网络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对传统金融服务进行有益补充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冲击。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业、跨业合作,在应对挑战中不断转型升级。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特征广义上,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非金融企业借助互联网开展的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业务类似,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模式存在较高的同质性,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网络融资、渠道业务、  相似文献   

12.
《时代金融》2019,(6):188-190
互联网金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有着显著进步,改革传统金融业务种类,创新全新网上银行与移动支付等业务模式,依靠互联网发展优势变为全新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它的发展让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受到挑战,但也为其带来发展机遇,传统商业银行应调整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满足当代发展需求,积极开拓发展途径。此篇文章主要是探究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传统商业银行积极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社区银行"的概念在国内兴盛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及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之时,其直接落户社区填补"一公里社区"金融服务空白之举措是商业银行转变服务理念、应对内外部市场挑战的有益尝试。本文提及的社区银行电子商城则是中小银行拓展社区银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新思路,即"服务一个群体、带动一片社区"。此举并非能解决银行在重重压力下突围的"一时之急",但却提供了一个了解居民金融需求、开发定制化金融服务的"长效平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从实体扩大到以互联网为中介进行的各种金融服务活动,诞生出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它是在实体金融服务活动运作模式、市场以及流程上的巨大创新,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扑面而来的互联网金融大潮,商业银行如何知难而进,迎接挑战,推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和服务品种的转变是当前的重头戏.本文将立足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详细阐述它对当今银行业的巨大冲击,从而引发整个银行业界对自身的审视,并研究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互联网金融服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严峻挑战。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带来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在服务渠道、服务方式、客户基础、利率市场化等方面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支付结算、融资、中间业务等领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最后,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的冲击,提出重视客户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等应对策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为积极应对和把握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招商银行在公司金融领域剑走偏锋、独辟蹊径,推出了定位为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小企业E家,开创了国内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金融创新之先河。小企业E家与众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与特征,正在积极回应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的预言。当商业银行将互联网技术、体验、平台等这些战术嫁接在其强大的产品体系、风控技术、全方位的渠道资源上时,传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在经历了弱监管时代的野蛮式生长过后,正在步进入规范化发展的监管时代。在弱监管时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于抢占市场份额和压缩利润空间,冲击有限。进入监管时代后,其潜在影响是更深层次的,它的实质性是挑战商业银行的思维方式和核心商业模式。展望未来,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方面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主动适应互联网金融,加快利率市场化;拓宽互联网销售渠道,提升新渠道的利用效率;构建电商平台,获得一手的客户交易数据。  相似文献   

18.
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现象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互联网金融的现象。互联网金融可能还不能成为一种独立业态,它只是一种现象。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它只是完善了金融的服务,创新了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如何看待金融创新去中介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商业银行经历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期,规模迅速扩大,盈利能力迅速增强。但2013年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却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商业银行未来会怎样发展。金融行业一直是在技术成熟之后,才将其引入金融服务中,但这次互联网金融翻起的浪花却  相似文献   

20.
虽然,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但它无疑完善了金融的服务理念,创新了金融商业模式,也对传统金融中介尤其是商业银行形成了挑战和冲击。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对金融监管模式形成挑战,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对我国信用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