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在工业经济系统中,有小循环(企业层面)、中循环(区域层面)、大循环(社会层面). 企业层面的小循环:企业要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新的设计和技术,建立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将单位产品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区域层面的中循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工业生产加工区,要改变过去那种按产业分类布局的做法,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内在要求,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链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和产业间的废物、能量交换和循环重复利用,清洁生产,减少和杜绝废弃物的排放;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整个国家和全社会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则,人人厉行节约,实现清洁生产、干净消费、资源循环、环境净化,以建立起更全面、更高层次、更稳固的节约型社会.其中清洁生产贯穿了工业物质的循环的三个层面(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由此可见,清洁生产在循环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农业循环经济理念选取了资源减量投入、环境安全质量、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循环利用4个方面共14个指标构建了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通过粗糙集理论指出了对威县农牧结合循环经济发展影响较为重要的指标,据此进一步对威县农牧结合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农业增加值是衡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潜力和发展动力的重要指标,石家庄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最好,张家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地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要求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解振华总结了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特点和优势: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发展.第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河北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约束矛盾、改善环境质量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河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构建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并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整个社会这三个层面上探讨构建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实现的基本路径.它既是一种科学的思想理念,又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相对传统经济模式是一次巨大变革.循环经济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彻底转变了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污染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相似文献   

6.
借鉴循环经济评价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频度统计法和专家意见咨询法,从经济运行、资源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位置生态价值、健康舒适、管理运营和科技进步等7个控制层面,测度房地产项目推进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构建了下设33个基本指标的评价体系,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建筑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简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原则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的经济形式,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宗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循环经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所以,循环经济可以理解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提出来的一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的安徽省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萍  江兵 《价值工程》2006,25(12):30-33
阐述了DEA方法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定义与内涵,提出了以区域技术创新为投入,以整个区域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复合系统为产出的决策单元(DMU)概念,建立了旨在区别同为有效的DMU的相对效率指数DEA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安徽省近六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进行了评价比较。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指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不同在于: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也就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它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循环经济则倡导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实行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循环经济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要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的自觉性,从被迫走向自愿。 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现状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从多层面(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规划,各层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但现实是,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却呈现出国家层面如火如荼,区域层面特别是企业层面淡然视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少投入、资源循环利用、污染减少排放以及资源环境安全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辽宁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8年以来,辽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但各类指标发展的水平差异明显.辽宁省应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完善财税政策、法律、法规,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被人们普遍接受。陕北能源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有效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要实现微观层面即企业小循环、中观层面即产业园区内循环、宏观层面即社会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内涵,系统地总结了循环经济支撑的生态城市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典型案例。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是一种城乡空间发展的融合,由生态中心城市、生态小城镇和生态社区(村庄)等三级生态城镇体系构成;建设内容包括企业—产业—区域—社会等四个层次循环,发展路径为安全之城—循环之城—便捷之城—绿色之城—创新之城—和谐之城等六个层面,各个层面有机联系,具有不同的重点建设领域,其中循环之城是核心与支撑基础。  相似文献   

14.
曹旭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12-15
中国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亟待完善.本文结合我国几个典型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经验,以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为基础,对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的典型省份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能源、水土等资源的短缺给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循环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载体。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在阐明循环技术内涵的基础上,将循环技术解剖为减量化技术、再使用技术、再循环技术等三个技术子系统,并分析了其运行的过程机理,旨在为正在蓬勃发展的循环经济提供技术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技术经济学与系统科学协同理论,提出了“循环经济协同效应”概念并探讨其产生背景、内涵及作用机理。认为循环经济措施使社会经济系统子系统间通过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相互作用和影响产生协同效应,影响系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效率;具有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生态学内涵。根据市场的自组织程度、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经济水平的不同,循环经济协同效应分为自组织意义和他组织意义上的协同效应。本文拓展了我国循环经济学理论,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马辉  雷社平 《价值工程》2012,31(15):13-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断索取自然资源,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减少对环境的伤害,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并已在一些企业和园区推行。而价值链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如何理解和构造循环经济价值链成为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对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内涵与运行机制作简单分析,并在理论层面上解释了循环经济价值链运行机制,包括其形成机制、传导机制以及工作机制,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多赢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8.
结合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循环物流发展问题,从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三个角度挖掘隐性因子指标,系统研究了循环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分析法建模的实现过程,找出了循环物流系统状态及问题,提出了绩效改进思路,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模型校验结果表明,对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新型物流体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朝阳 《企业导报》2012,(1):112-113
文章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入手,以湖南为例,提出建立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必要性。通过科学分析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原则、范围和方法等,构建出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并客观地评价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模式出发,探讨广西"两区一带"循环经济发展可采取的模式,即北部湾经济区尝试循环型工业模式;桂西资源富集区尝试资源循环集约利用模式;西江经济带尝试循环型农业、服务业发展模式,为广西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及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