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如何构建一个恰如其分的创业身份以应对“求同还是存异”的两难困境,从而吸引大众投资者的支持,是互联网众筹创业情境下至关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基于最优区分理论的多维协奏视角,区分了创业者身份相似性和创业项目独特性,并将大众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区分为投资意愿和投资规模决策阶段,构建了大众投资者评估最优区分创业身份的两阶段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在同一阶段内,创业者身份和创业项目身份两个维度表现为一致性的交互协奏模式,而跨阶段时则表现为互补性的交互协奏模式。最优区分创业身份的构建是通过跨越不同阶段、不同结构维度达成的,具体表现为:在投资意愿决策阶段,传达较高程度的创业身份相似性;在投资规模决策阶段,传达中等程度的创业项目独特性。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最优区分理论多维协奏模式的研究,也为互联网创业提供了创业身份构建的最优区分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5.
个体职业流动是创业领域的核心变量,但鲜有研究关注职业流动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结合我国创业者特征,本文重点考察创业者创业前职业流动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它们之间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对2008-2014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流动频繁的创业者创业绩效更好,“跨界”流动者与“体制内”流动者的绩效更好,这验证了创业研究中的知识理论;社会资本在创业者创业前职业流动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创新导向分别负向调节创业者创业前职业流动与社会资本、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创新和职业流动的替代关系。相关结论丰富了职业流动理论和以往关于创业绩效的研究,并为新创企业发展与战略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在鼓励和培养创业对象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经验水平、管理培训、市场型网络、专家型网络、成就动机以及自我效能感,且企业家的经验水平对企业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受企业家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应用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成就动机、专家型网络和市场型网络是影响企业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经验水平、管理培训以及自我效能感对企业家创新能力无显著影响。最后,对该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不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采用创新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创业组织(SEO)不断在全球兴起,并引起国内外社会科学有关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其中,社会创业组织领导风格对SEO价值创造过程以及绩效的影响问题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国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在中国,该方面的实际研究处于空白.本文研究试图对此做一些弥补:一方面以Covin和Slevin(1991)开发的量表为基础,再借鉴H.Morris(2011)对创新性、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在社会创业情境下的界定,对创业导向的测量题项进行了修订,以反映社会创业与传统创业相区别的特征;另一方面,选取中国开展社会创业一年以上的个体或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与样本开展中国本土化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对创新、风险承担和超前行动三个变量具有积极影响,以及创新和超前行动与社会创业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战略企业家和企业家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家是企业成长的关键主体,战略管理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家的重要职能是实施战略管理,战略企业家是企业家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融合性主体.由于战略企业家能力是战略企业家的核心内容,所以本文从战略企业家能力角度切入.战略企业家能力是指企业家的制度能力和战略能力,战略企业家能力是实施企业家战略的基础,战略企业家是实施企业家战略的关键主体.战略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过程就是执行企业家战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外部合作伙伴的差异,将外部合作划分为企业间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两类,分别探究它们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企业家导向和合作经验在该过程中的权变机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214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间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对于产学研合作,企业间合作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企业家导向在企业间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间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合作经验仅在企业间合作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日益动态复杂不确定模糊的环境下,能否开发和实施非连续创新越来越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然而,目前文献对企业非连续创新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对企业如何培育和顺利实现非连续创新还缺乏系统的考察.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从CEO建议寻求出发,探索CEO内部和外部两种建议寻求行为对企业非连续创新的影响,并重点引入关系学习作为中介来揭示CEO建议寻求对企业非连续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并深入剖析公司创业导向对不同来源的CEO建议寻求作用路径的影响效应,继而构建企业非连续创新的过程机制模型.通过对 289 位CEO的问卷调研与深入分析发现:CEO内部建议寻求和外部建议寻求均是企业非连续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关系学习在CEO两种来源的建议寻求与企业非连续创新的关系中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公司创业导向正向调节了关系学习在CEO内部建议寻求与企业非连续创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深刻理解企业非连续创新的发生机制、CEO建议寻求利用、关系学习能力优化以及公司创业导向的打造均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一个综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合法性视角,探讨网络导向与新创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网络导向在内、外部合法性的中介效应下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网络导向、合法性与新创企业绩效研究模型,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Prior studies implicitly assume that knowledge search modes are homogeneous,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mpacts of specific search modes on innovation. Drawing upon the knowledge search literature, we differentiate among four types of search modes and analyze their impact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oreover, we enric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by recognis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trategic R&D orientation in aff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fic types of search mod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Using a unique dataset of 418 Chinese firms, we find that, except for inward licensing, value chain search, capital search, and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IUR collaboration) exert positive effect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strategic R&D orientation amplifi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value chain search and IUR collaboration while it mitigate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inward licensing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