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脆弱性与农村贫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讨论脆弱性的概念及探讨其与贫困的关系,提出脆弱性是贫困的重要特征,也是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农村低收入和贫困人口所具有的较高的脆弱性构成了稳定脱贫的主要障碍。作者提出应将脆弱性作为新的切入点开展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和分析1955年以来广西海岸带变化的史料,结合实地调查,揭示了广西海岸环境脆弱性具有表现形式多样性、发展趋势严重性、形成机制社会性和演变过程突变性等特征;而海岸环境脆弱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海陆动力因素的长期作用、海洋气象灾害的持续影响、海岸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环境脆弱性的恢复和重建力度不够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甘肃省具体实际出发,通过数据展现甘肃省贫困现状,分析其贫困成因,并提出具体扶贫建议。  相似文献   

4.
淮阳 《致富之友》2001,(2):8-10
当时间带着新世纪的微笑向我们走来的时候,回眸20世纪的最后20年,尽管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大潮波谲云  相似文献   

5.
反贫困战略必须满足这样四个基本条件:第一、不遗漏性。它要求扶贫战略能够覆盖所有的符合标准的穷人。第二、能快速启动。它要求当扶贫对象出现以后,扶贫机制可以很快启动,不会让穷人在较长时间遭受饥寒之苦。第三、投入的扶贫资源能实现最高的扶贫效率,不存在制度上的浪费。这个条件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成本最小,二是所投入的扶贫资源能帮助最多的穷人增加收入,减缓贫困。第四、不会形成受益穷人对扶贫资源的依赖,不会挫伤人自身为摆脱贫困进行努力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变化的历史趋势与轨迹过程分析,判断人口变化趋势给农村发展带来的脆弱性,从人口变化趋势方面提出提高农村发展可持续性建议。[方法]借助脆弱性分析方法,通过既有的长时间、多角度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人口的总体趋势、少年儿童组人口趋势、老年组人口趋势的脆弱性进行分析。[结果]从各个方面来看,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都在使农村的脆弱性增强;少年儿童组人口的减少趋势造成了农村4个方面的脆弱性增强——未来发展动力更为缺乏、乡土文化传承困难、农村社会资本转型放缓、公共产品投入回报率低,其中公共产品的回报率低与少年儿童组人口的减少趋势互为因果地增强了农村的脆弱性;老年组人口大幅度增加趋势使农村发展活力下降的同时,与所需的养老公共产品供应不足问题,共同导致了当下劳动力的回流困难,加重了农村的脆弱性。[结论]应通过促进农村资源的资本化和市场化、引导公共产品投资的多样化、公共产品按需精准供应等多方面政策相结合,降低农村人口趋势所带来的脆弱性,增强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十大误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 在扶贫理念上 ,重消极救助轻积极扶助。扶贫是一种公共产品 ,它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可是 ,在很多人心目中 ,贫困地区是包袱、是负担 ,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也是出于一种人道主义的帮助 ,帮助他们解决温饱 ,很难扎下来对贫困地区进行积极的扶助 ,扶助他们自己进行生产 ,自力更生。这种将扶贫理解为济贫的扶贫实际不是真扶贫 ,因为它是消极的 ,贫困者即使脱贫了也极容易返贫 ,因为脱贫群众缺乏持久脱贫的积极性。如果不在理念上解除这种思想桎梏 ,必将在工作中引起失误。2 在扶贫目标上 ,重数量轻质量。短期行为是中国地方政府的通病 ,有…  相似文献   

8.
刘方强 《南方农村》2011,27(3):80-83
本文以广东省罗定市新乐村的农村扶贫个案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广东山区农村扶贫的现状及其成因,并试图为广东今后的农村扶贫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20年鄂南山区S县贫困户脱贫质量调研数据,采用OLS和Probit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科技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检验了脱贫农户农技水平和持久脱贫信心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科技扶贫政策显著抑制了脱贫农户贫困脆弱性。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脱贫农户农技水平和持久脱贫信心在科技扶贫政策和脱贫农户贫困脆弱性之间均发挥着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明确了脱贫能力的提升和脱贫信心的增强是科技扶贫政策降低贫困脆弱性的深层原因。据此提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要加强对贫困户的识别能力,精准实施科技扶贫政策,瞄准脱贫人口提供农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提高农户的内生动力,调动其参与科技扶贫的积极性,提高脱贫农户的农技水平,增强持久脱贫信心,使得科技扶贫政策取得更好的减贫增收效果,从而降低贫困脆弱性,确保脱贫农户稳定脱贫、不返贫。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农村地区老龄人口独居现象普遍,老年贫困问题突出。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中国城乡社区治理调查(CGGS)2013~2017年的数据,对农村老人居住模式变迁引起的老年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选取贫困脆弱性指标来衡量个体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有利于对老年贫困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居住模式显著影响农村老龄人口的贫困脆弱性,独居老人陷入贫困的概率远远高于合居老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1)相较于老年男性,独居对老年女性的致贫作用更明显;(2)相较于儿子,女儿在缓解老年父母贫困问题上发挥的作用更大;(3)同村有直系血缘亲属能够显著缓解独居老人的贫困。最后,本文从消费行为理论出发,探讨了居住模式影响农村老龄人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居住模式的变迁显著改变了农村老年家庭的收入结构,独居会使家庭非农收入占比显著下降,从而引起消费倾向降低,进而导致以消费为基础的贫困脆弱性指标升高。对此,本文建议政府、社会和家庭三方从不同渠道增加对独居老人的转移支付,提升老人的消费倾向,彻底缓解农村老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5%,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是2003年广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十项重点工作:一、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积极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一是转变增长方式,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积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强度的加大,我国许多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已成为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研究我国典型区域脆弱生态区的问题不仅对脆弱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其它非脆弱区同样具有借鉴作用。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也是脆弱生态区之一。西文在综合分析松嫩平原西部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概括出导致该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因素,从而为该区农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农村长期性贫困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是我国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突破区。本文从自然环境资源、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历史积累效应、体制制度六个方面,对构成西部地区长期性贫困的成因进行了剖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和消除该区域贫困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惠文 《致富之友》2003,(7):49-49
呼和浩特市被国务院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4个,即清水河县、和林县、武川县、托县。85%的贫困地区处于沟壑纵横的山区和荒漠丘陵区。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植被稀疏、交通闭塞,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民靠天吃饭,种一些小杂粮,生产生活十分落后。这些地区被联合国人口组织定为人类不适宜居住地区。在这些  相似文献   

15.
脱贫攻坚是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对海南省临高县南宝镇的调研发现:贫困户与一般户目前的贫富差距并没有预想明显,但整体经济状况不佳;村民思想较为落后,对学习没有主动性,目光短浅;扶贫项目组织单一,多为政府提供对贫困户的帮扶,缺少社会力量加入;贫困户的评定工作存在不公正现象等诸多问题。要改变目前的精准扶贫现状,首先,应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识,变被动接受扶贫到主动创造财富;其次,要进一步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能够帮助村庄引进新的扶贫力量;第三,要从多产业角度发展考虑,多元化扶贫措施,引入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更加有力地改善当地经济条件;最后,要加强对帮扶队伍的管理监督,建立恰当有效的考核机制,对帮扶效果进行有效衡量。  相似文献   

16.
农村危房改造是国家为解决农村贫困人群居住安全问题而实施的一项精准扶贫政策.政策实施以来,国家财政投入大量专项资金帮助解决贫困农民的住房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但是,由于政策实施范围广、农户住房情况复杂、执行机构能力参差不齐等原因,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农村危房改造...  相似文献   

17.
蒲城,是渭北黄土高原的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作为一名在蒲城工作近十年的县级领导,我亲历了蒲城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感受到蒲城人民企盼富裕的强烈愿望。2004年7月,我亲自带领县上有关部门的领导,深入到蒲城18个乡镇,41个行政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蒲城农村的贫困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社会特征及其反贫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要在本世纪内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西部是重点,农村是关键,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中西部农村贫困问题。西部作为中国的半壁江山,其价值远远超越了资源基地这一经济层次。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将是中国政府本世纪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贫困状况197...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我国农村反贫困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后期,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农村的扶贫攻坚任务与一些地方出现的返贫现象给我国全面实现小康提出挑战。本就消灭绝对贫困人口的条件及改进反贫困目标、机制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农村贫困特征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疆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现状评价 1978年新疆农村贫困人口有532万人,经过20年扶贫攻坚已降为52万人,贫困人数减少了90%以上.新疆贫困地区农牧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00元/人增加到1998年的1023元/人,部分贫困县已率先解决了贫困农牧民的温饱.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76%降至1998年的5.8%,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1999年由于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及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农牧民收入减少,返贫人口增加.到1999年底,尚有55.2万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