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闫晓萍 《黑河学刊》2013,(6):186-187
对社会心态的解读有助于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向,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心态的研究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社会心态概念的解读成为进一步研究社会心态的基点。社会心态的概念可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社会心态是个体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宏观心理关系,是围绕个体需要上下波动的心理反映形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心理状态。简言之,社会心态是指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围绕人的需要个体与社会相互建构的伴随社会发展始终的宏观心境状态。  相似文献   

2.
牛海霞 《魅力中国》2013,(25):61-61
社会个体和不同社会群体良好的社会心态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社会心态主要包含社会个体心态和社会群体心态两个层面的涵义。前者是从人的生物性的角度来讲,是指社会个体成员基于自身的社会见识、价值判断等对当前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等所持的心态。个体心态控制个体行为,其本质是在一种具体的个体行为中所蕴含的一种心理机制;后者是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出发,是指由社会个体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基于某种有共同群体属性的价值尺度、发展理念等,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或整个社会状态所持有的一种心态。这是一种社会众人心态,源于个人。却又不是个人心态的简单累加,而是具有自身特质和功能的一种新的社会心态形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社会心态问题日渐凸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健康的社会心态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良的社会心态则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困扰,甚至拖后腿。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王立剑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36-39
采用多元阶层回归分析法,以社会救助需求为因变量,分别以影响社会救助需求的人口因素、生存因素和发展因素所包括的15个微观因素为自变量,运用1087份问卷调查数据,依次分组进入回归方程,得出各个微观因素对社会救助需求的影响力。研究发现影响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救助需求的积极因素依次为:收入水平、养老投入、文化程度、月收入的储蓄比例、年龄、婚姻状况;消极因素依次为:性别、找新工作的难易程度、住房面积、职业性质、未来生活预期、家庭人口数、户籍类别、社会支持、支出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但是由于教育缺乏、体制不健全以及人文关怀欠缺等多种因素影响,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游离、悲观、自卑和孤独等心态,影响他们的社会融合。因此,企业、政府和社会要积极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疏导,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舆论引导和社会教育等结合,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健康心态,促进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零点和天则经济研究所共同进行的居民入户调查数据,首次定量分析居民呼吁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腐败程度和呼吁方式并没有显著的关系;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主动与居民沟通,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的公开呼吁意愿;政府工作人员粗暴执法如城管暴力执法、不正当行为和官员使用特权容易使居民选择不公开的呼吁表达方式;政府相关信息透明度的下降,将促使居民不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新闻自由度的提升,可以促进公开呼吁;居民间和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将促使公民不公开呼吁。其他公民权益保障、个人经历和家庭特征等都影响居民的呼吁方式。并且,这些结论在变化方法和变量的情况下是稳健的。本文的这些结论对于指导政府行为的意义是直接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关系”和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系”和教育对中国居民的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在选取有效的工具变量克服了“关系”和教育的内生性之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并且“关系”和教育存在负向交叉效应。“关系”的回报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而教育的回报率却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比较“关系”和教育在不同的分位点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后发现,农村居民“关系”的回报率随收入的增加而上升,而城镇居民“关系”的回报率呈“u”型,并且对在各个分位点上,城镇居民的教育回报率要高于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同质单纯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权利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在客观上是对独立、自觉、成熟的现代化主体性意识--公民意识的呼唤和塑造.在面向现代公民意识的生成问题上,我国的社会背景与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公民意识生成的状况是不同的,我国不会走西方工业化公民意识生成的老路.  相似文献   

9.
曾炜 《中国报道》2011,(12):80-81
新旧道德观念的交锋,新旧体制的交替,应接不暇的急速变化,都让今天中国的年轻人面临着许多难以抉择的围城之困。梳理2011年有关社会心态的关键词,我们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新闻事件中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0.
社会心态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存在于人们内心的社会意识呈现,美好生活与良好的社会心态息息相关。基于社会心态的视域探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从五个维度入手,具体包括做好心理学的科普工作,开展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发展适合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咨询流派,进入基层社区,针对性开展心理救助服务,加强社会心态预警机制,跨领域合作,提升心理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1.
穆天闻  张沁 《科学决策》2024,(1):102-111
该研究利用逻辑(Logit)回归模型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对社会治理成效的影响。研究聚焦于智慧城市建设对社会总体评价、公众参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并考虑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控制变量,使用网络使用作为工具变量以解决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社会总体评价和公众参与,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服务评价方面,但对社会信任和社会公平的影响不显著。这些发现表明了智慧城市在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对智慧城市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支持,研究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沈建波 《重庆与世界》2013,(11):11-13,45
从中西方国家人们社会生存压力、社会诚信、社会安全感等方面进行了社会心态层面的论述,认为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发展理念,从深层次上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从而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道路的优越性对于改革开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我国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问题,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我国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程度、就业情况、住房产权、电视媒体和报纸媒体对我国社会资本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消费水平、通讯工具以及精力状况对结构型社会资本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政府治理状况对认知型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社会心态、社会情绪、社会行为理论为基本支撑,推演群体性事件中群体行为的产生和演化路径,并从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群体性事件管理模式。研究表明:群体性事件管理中,政府管理行为的基本切入点就是扭转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只有使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转向正轨,才能促使失范的群体行为稳定、消退和转向;群体性事件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的监控、识别和调节,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监控网络,能有效反馈社会情绪和心态,有助于社会危机的化解和政府治理的改进;群体性事件管理中要兼顾群体原生消极心态和次生消极心态,其中切断其转化路径、破坏其转化条件是控制群体性事件继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12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面板模型对我国劳动力社会阶层认知分化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实证显示,具有先赋性和自致性因素优势的个体更倾向于作出较高的阶层认知;主观认知因素显著影响劳动力的社会阶层认知,"相对剥离感"不利于阶层认知的提升。上述结论关于主观认知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和有序模型的非正态性设定都是稳健的。此外,这些因素对劳动力社会阶层认知分化的边际概率影响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性。这些结果对我们正确评估社会转型期的代际传承、弱势群体生存状态、青年人职业选择、劳动力身心健康等都具有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法是创新教学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同时也是管理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204名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教师个体特征变量、学生个体特征变量和案例本身选择变量三方面实证分析了影响管理学案例教学实效性的因素。结果显示,教师承担主导角色、学生课前准备充分、所选案例短小精悍对案例教学效果具有正向影响。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际服务外包是世界服务业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方式,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确立了承接模式,并对不同方式进行了机理分析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雅祺 《科技和产业》2022,22(12):316-324
在以人口老龄化为核心的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独居老人由于其群体特殊性,他们的健康福祉和生活质量问题尤为值得学界关注。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7年数据对1 016名独居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支持(家人情感支持和经济保障)、社会支持(社会阶层归属感、信任感及公平感)和政府部分制度支持(医疗保障制度)显著影响独居老人主观幸福感,政府的其他制度支持却无显著影响;此外,独居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也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年龄、城乡和健康状况差异。基于此,相关部门应从政府、家庭和社会及个人层面入手来探索增进独居老人生活福祉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社会,知识始终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知识对于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重要性。知识共享则是实现知识全面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针对影响知识共享的个体因素进行分析说明。社会报酬、信任、利他以及自我效能这些个体因素会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着重分析其他文献很少研究的社会报酬这个因素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从而为知识共享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会成员负面心态突出表现为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失序、信息激荡下的行为失控、价值冲击下的伦理失范等样态。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助其价值导向功能、思想转化功能、心理疏导功能、规范约束功能以凝聚社会中成员共识、矫正偏差认知、抵御负面心态、转变过激行为,保证公众具备积极社会心态应对危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心态调适功能的实现需以党的领导为政治引领,以生命至上为价值准则,以尊重科学为重要支撑,通过思想宣传工作、心理育人环节、正面信息供给、法治精神培养等渠道协同发力,从而有效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