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未久,便出现了逆向转移趋势,致使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总人口中出现反弹现象,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一、逆向转移趋势 根据部分省份调查,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面临着严峻的局面。1987年,由非农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归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瑛 《农业经济》2000,(2):34-3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125亿人口中,有7096%的农村人口(1998)。据劳动部课题组推算,1994年全国农村总劳动力为447亿,其中农业有效利用劳动力199亿,转移到非农领域13亿,剩余劳动力约为11亿。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一直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严重滞缓了社会和经济前进的步伐,以至“公平”拖住了“效率”的后腿。为此,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优化,成为我国当前一项紧迫的课题。一、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原因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  相似文献   

3.
从对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测评结果来看,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不是自然资源的短缺,也不是农业生产技术手段落后,更不是土地生产率低下,而是农村中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这是制约江苏农业现代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所以缓慢,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现行户藉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劳动要素市场发育的滞后等方面原因外,其深层原因还包括:经济全球化、世界范围的竞争加剧导致的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中高新技术的采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农业劳动力文化技术低水平现状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等。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成为江苏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就地转移是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良策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膨胀、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同时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我国国情而论,采用后者,即就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办法,不失为良策。  相似文献   

5.
市场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关系研究:1983—200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现象,市场化改革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本文定量分析了1983—2009年市场化进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分析表明,市场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显著正相关,劳动力负担的消费支出与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例、城乡收入差距分别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推力、拉力因素,正规教育程度不能显著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6.
2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调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一、前言在拥有大量农业人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我国,农村一些劳动力以跨区域流动的方式转入非农产业,是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过程中出现一种富有时代意义的必然现象。不论人们...  相似文献   

7.
陈慧 《南方农村》2004,(5):42-4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滞留是制约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对劳动力转移需求的增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的转移,我国自80年代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打工浪潮。这种流动满足了流入地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同时也为流出地增加了大量的非农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然而,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却举步维艰。据农村统计年鉴显示,2002年广东省从事第一产业的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安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并且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又廉价的道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由于体制转变、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并且愿意大量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产业转移。一方面向第二产业转移,从事工业、建筑业;另一方面向第三产业转移,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不仅为规模经营、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条件,而且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人口流动,均衡劳动力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劳动供给的性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江苏省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供给行为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供给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非农劳动参与率低、就业地点近、劳动强度低、非农劳动时间短、非农工资率较低;家庭和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得农村男女劳动力非农劳动供给的制约因素各异,其中婚姻、学龄前儿童数和需赡养老人数对女性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经过一个相当的过程,大体上要经过推动、协调、正常运行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我国农业劳动力长期囿于一地,小农经济的观念很强,商品经济观念淡薄。在生产技术上,长期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经营,非农行业的技术贫乏,二、三产业虽有许多可开发的行业,但他们缺乏必要的素质,还不能迅速就业。所以只有通过外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的发展,使得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为加强农业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能有效促进剩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缓解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劳动力转移培训旨在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提高知识技能,使其能够适应城市工作的需要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注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时效。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时期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培训的实效进行相关研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恒  郭翔宇 《农村经济》2024,(2):125-134
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基于1882户农户调查数据,通过考察在不同情境下全程托管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结构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探求全程托管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的机制与效果。研究发现:相比于农户自我经营,全程托管通过改变农户两部门劳动时间配置、家庭劳动力就业身份、畅通女性劳动力流动、稳定非农就业等,提高了农户劳动生产率,进而优化了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有效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全程托管增加非农部门劳动配置、减少农业部门劳动配置的效果稍弱于土地转出,但以土地转出为对照时,全程托管所增加的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大于减少的非农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使得相比于土地转出,全程托管同样提高了农户劳动生产率,优化了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在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提高农户劳动生产率、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等方面,全程托管对土地流转可以进行初步替代。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全程托管形式的引导推广、做好托管“挤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适当延长服务链条、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CHARLS 2013年全国追访数据,运用劳动参与模型和劳动供给模型,探讨了新农保养老制度对农户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和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养老覆盖更倾向于鼓励农户脱离城镇非农部门,转移到农业农村从事自家农业和农业打工等农业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工荒",说明新农保养老制度正在加速劳动力市场转变。政策制定部门在完善新农保自身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严格的城乡隔离,我国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强制性地固定在极其有限的耕地上。在相当长时期里,尽管农村只提供了30%左右的社会总产值,但却使用了80%左右的劳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运行,带来了劳动力布局的重大转机。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冲破重重障碍,向城市转移,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并于1983~1985年达到高潮。但是,1986年,特别是1987年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速度明显放慢,且部分省区农业劳动力出现了逆向转移。严竣的现实告诉我们,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面临困境,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现有研究表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的运行是短缺约束下的紧运行。当我们考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时,不能忽视“短缺”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所包含的制约力量。短缺条件上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其特殊的轨道和固有的特征。运用“推力——吸力”理论模型,我们发现了一个基本事实,即由于种种力量的制约,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一方面,基本生活必需品——粮食供给的短缺,不仅表明了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的低下,而且因为粮食的短缺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短缺叠加。这种  相似文献   

16.
生育率由生育成本、收入预期、生育习俗和孩子成活机会预期等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经济的发展将导致上述诸因素变化,从而诱至生育率的相应变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持续转移无疑将会导致生育率的变化。本文通过对1978年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出生率变化的相关分析,指出了为促进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农业劳动力转移方式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非农就业能否继续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本文从要素差异化配置的角度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家庭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基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CFPS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非农就业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收入边际效应及群体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非农就业会通过改变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行为提高其家庭收入,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户增收的效果明显。参加非农就业会促使农户租出更多土地,同时在农业中以资本代替劳动,进而实现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双重增长。农户家庭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从数量型转移到人力资本型转移的转换过程,这使得非农就业促进农户增收的边际效应存在“倒U型”趋势,当家庭非农化程度很低或很高时,非农就业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具体来说,随着农户家庭非农化程度不断提高,非农就业对非农收入的提升效应先升后降,对农业收入的提升效应持续下降,对总收入的提升效应亦是先上升后下降。要通过非农就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努力实现非农收入和农业收入同时增加的“双引擎、双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11年浙江、湖北和陕西三省"中国农村家庭土地经营状况调查"的第一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土地市场契约稳定性与土地市场交易量两个维度对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进行全面衡量,并进一步分析土地市场发育及其质量差异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土地市场在地权稳定性等质量维度和土地市场交易量等数量维度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熟的土地市场发育与稳定的市场租赁契约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流动。短期的土地租赁契约对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影响不显著,长期的土地租赁契约能够显著地促进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而言,只有旨在促进农户签订长期租赁合同的政策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流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流动,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一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内部将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如何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致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和特点,我国劳动力跨地区转移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行政和计划性色彩,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引导”和限制。整个社会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这一城市就业群体的称谓也经历了从“盲流”、“农民工”到“民工”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不自由”是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能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此,本文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