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总理要看真实的GDP,要看绿色的GDP。这将是中国经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前行的重要航标。  相似文献   

2.
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日本实际GDP:N长3.9%,名义GDP增长1.8%。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万亿美元,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新财经》2011,(3):14-14
编辑您好,贵刊2月刊中的“幸福之约”,读后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和深层的思考。今年2月份,日本在回应GDP被中国赶超一事时说:“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所提供的各区域GDP资料,研究了1952—2008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趋势及收敛状况。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发现:利用修正后GDP计算的变异系数要低于修正之前的;改革开放以后的区域差距要低于改革开放之前;1952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Amos假说的周期性变化过程;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别在区域差距缩小和扩大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距符合收敛假说。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12月20日】现在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日本的1/3,人口是日本的10倍.所以,中国的人均GDP只相当日本的1/30。实际上,中国的人均GDP是1200美元,日本是3.5万美元(2004年的数据).中国当局的计划是,今后人均GDP每年增加7%.就是说10年中使人均收入倍增,20年翻两番.到2025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但是即便到那时,也不过相当日本今天人均GDP的1/7的水平.所以,再过20年,中国经济才能刚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并且,实现目标的道路未必是平坦的.  相似文献   

6.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19):36-36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从十六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报告显示:2003-200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4%,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GDP总量已突破20万亿元。在四年内连升两住居世界第四,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差距在缩小;人均GDP也翻了近一番,2006年达到2010美元,世界排名第129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北方经济》2009,(13):37-37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强调,应冷静看待中国GDP总量赶超日本的现象,日本的人均GDP远远高于内地.攀比GDP总量没有太多价值。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学家福格尔曾在2010年2月的美国《外交政策》上发表文章说,再过30年,中国的GDP总值将达到123万亿,相当于目前全世界GDP值的2.8倍,中国在全球GDP中的占比会高达40%,会远超美国14%和欧盟的5%。福格尔还预计,到2040年,中国的人均GDP也将达到85000美元,届时会超过欧洲和日本。这个图景能达到吗?  相似文献   

9.
资讯     
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发布数据确认,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名义GDP为1.29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名义GDP达到1.34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统计中持续存在的反常现象之一是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消费率仅50-60%,甚至低于日本和韩国在70和80年代经济起飞时期,而且呈下降趋势。根据调整之前的GDP数据,国内总储蓄率在上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2004年中国的消费率更降至54%的历史最低点,2005年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1.
《科学决策》2004,(12):63-63
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晓最近指出:中国20多年来的发展造就了经济增长的奇迹,然而这个增长不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支撑的。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扩大。最能说明这种状况的是2003年GDP总量与能源、原材料消耗的比值。2003年GDP总量达11万亿,占全球GDP的不到3%,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2011,(5):10-10
中国经济增长对日本至关重要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日前表示,如何使迅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成为推动日本经济的动力是一个重要问题。日本的人均GDP仍是中国的10倍,利用国内财富并使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日本经济的动力对日本的未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辽宁省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其明显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辽西北地区与辽中、辽东南两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1993年辽东南、辽中地区与辽西北地区的人均GDP绝对差距分别为3064.1元和3155.8元;而到了1998年,辽东南、辽中地区与辽西北地区的人均GDP绝对差距分别为7998.1元6127元;在2004年,辽东南、辽中地区与辽西北地区人均GDP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竟然分别达到了19744.5元和9213.8元。由此可见,辽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5,(52):34-34
近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全球IT产品需求走出低谷,日本国内需求复苏以及中国保持强劲增长等诸多利好因素,东亚新兴地区明年的经济增长可望进一步提速,中国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计平均可达7.2%。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绿色GDP的实践看绿色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绿色GDP的概念提出以来,中国政府就致力于绿色GDP的核算工作,先后在10个省市进行绿色GDP试点项目,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在试点过程中,中国各地方政府发现了诸多的环境问题,绿色GDP显示的环境赤字数据揭示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大大地以自然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为代价。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据,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如果要真正提高GDP,就必须从环境保护做起,发展绿色经济。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都配合起来,开拓自己的思维设计可行的绿色经济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国资》2010,(10):6-6
毫无悬念地,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国家GDP排行榜上的榜眼,也就是老二。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集体经济》2010,(9):20-22
近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回应有关“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二经济体”的报道,称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而日本近期也正式公布该国第一季度GDP数据,这使得中国经济再次成为国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1979年到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全球平均3.0%的增长速度。与同样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的日本和韩国相比较,日本在其高速增长阶段的GDP平均增速为9.2%,韩国的这一数值为8.5%。  相似文献   

19.
王元京 《西部论丛》2009,(12):41-42
纵观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随着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增速逐步回升,中国经济热度明显升高。世界银行决定将2009年中国GDP增速预测由此前的7.2%调高至8.4%,2009年我国GDP总量将被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有些学者把中国经济当成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动力。成思危认为,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1月12日】显示中国经济实力在世界上相对处于优势的数据,不仅限于GDP规模和增长率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