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03,自引:1,他引:103  
何枫  陈荣  何林 《经济学家》2003,(5):29-35
在对国内一些学者使用的我国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估算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1952-2001年的我国资本存量和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2.
资本存量是用于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率的评价的重要变量.各省级资本存量估算不但可以用来描述各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也可用比较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分析差距形成的原因.我国学者大都以永续盘存法为框架,从不同层面估算我国省级资要存量,结果表明,方法与数据质量对省级资本存量估算存量准确性影响较大,随着研究的深入,估算结果愈加接近.同时,对于北京资本存量估算成果不多,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3.
资本存量是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的基础,其估算结果的准确与否将关系到相关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而我国目前尚无官方公布的资本存量数据。在比较分析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GDP核算历史资料》、经济普查数据以及投入产出表,对我国1952—2012年的资本存量进行了重新估算,并对估算结果与已有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与检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内地各省区1952—2009年实物资本存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内地各省区的实物资本存量估算及相关研究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永续存盘法对中国内地各省区1952-2009年的实物资本存量进行估算.通过对比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利用现有的资料与统计数据对永续存盘法估算每年实物资本存量所用到的几个指标:每年的投资流量、每年实物资本存量的折旧、每年投资流量的价格指数以及初始年份实物资本存量进行了详细的筛选与界定,并且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了研究与处理.  相似文献   

5.
资本存量估算是经济发展分析中的重要参数,而资本存量估算常用的方法中,折旧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通过对北京折旧率的分析,特别是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逆推出并验证了北京的经济折旧率估算,结果发现北京的资本经济年折旧率为5%.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社会资本嵌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1988~2008年期间中国48个重点城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了估算和比较.其中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采用永续盘存法,人力资本估算采用受教育年限法,而对于社会资本的估算则建立和采用基于永续盘存法和社会网络关系的经济学测度模型,并在模型中对工作流动对社会资本的贬值进行考虑.研究表明.处于城市化第三阶段的城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初始存量低于其他城市化阶段.整体上,任何城市化阶段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均呈现增长趋势,而城市化第三阶段的社会资本初始存量却高于其他城市化阶段.但无论任何城市化阶段的城市社会资本均呈现下降趋势,处于城市化第三阶段的城市下降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省资本存量的一种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本存量是建立宏观生产函数、进行中长期宏观经济预测等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基础变量。但由于统计体系方面的原因,过去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统计。理论上资本存量为K1=K0 ∑i=1^n△Ki-1,需要分别推断两个部分。估算期初(1952年)的资本存量则为较为麻烦,用产出-资本比来估算是个较好的思路。用武断方法、迭代方法和增量方法互相印证,估计出1952年河南省的产出-资本比为0.22,进而可估计出历年河南省的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经济区人力资本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长三角经济区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1990—2002年期间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比较分析了三省市的人力资本投资、投资效率、资本存量状况、空间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回顾关于资本存量估算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估算资本存量时所采用的投资流量度量指标入手,对以往研究是否包含土地要素这一相对模糊的问题进行了判断。然后,基于现有的土地数量(面积)统计数据,讨论了估算土地价值量形式的必要性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并对土地资本与土地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一级土地市场估算土地价值的探索性方法,并给出了全国层面、省级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土地价值估算结果,从增长趋势和地域分布的角度印证了土地价值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各地区工业资本存量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已有中国资本存量的研究方法,首次估算了1978-2005年我国各省工业的资本存量.固定资产不变价格的估计问题.通过构造综合价格指数解决了资本存量估算的难题:固定资产不变价格的估计问题.估算结果还发现: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净投资年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之间工业净投资之间的差距逐年拉大,且近几年有明显加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京津沪资本存量估算与经济增长因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红叶 《现代财经》2004,24(7):3-7,25
利用1952年~2002年的年度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京、津、沪三地历年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总量生产函数对各要素的产出弹性进行估计。着重考察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京、津、沪的要素贡献率比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区分了资本财富存量估算和资本服务流量估算的差异,并使用OECD的资本测算框架估算了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我国行业层面资本存量和资本流量数据。结果表明,同发达国家相比,不管是资本产出比还是资本收益率数据,都不能说明我国资本积累过度;但基础设施行业的资本积累速度明显偏快。从资本流量估算结果发现,制造业的资本生产率在提高,而第三产业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资本生产率在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出增长主要来自资本的贡献;而行业间资本再配置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本存量测算及投资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准确地测算资本存量,是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投资效率、生产函数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等问题的基础。本文在比较分析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统计数据,对我国1952—2007年的资本存量进行了重新估算,并借此进一步计算分析了我国改革以来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的宏观投资效率在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14.
居于中国近代化中心地位的上海,当时的人力资本状况与近代化进程之间有何联系?文章运用现代人力资本估算中的LIHK方法对1933年上海和中国的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上海在平均人力资本上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1933年,上海人力资本总存量占当年全国人力资本总存量的26%以上,其平均人力资本约为全国平均人力资本的33倍。与物质资本相比,上海1933年平均人力资本仅及平均物质资本的27.7%,但这一比例仍大大高于全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总被引:303,自引:12,他引:303  
许多实证研究都要涉及到对资本存量K的估计 ,但是现有研究中对K的估计值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而也就影响了后续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以很有必要针对估计中国的资本存量K的现有研究进行一下再探讨。本文分别从五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测算K时所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自己的方法重新估算了中国的资本存量K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投资带来的资本存量快速增加是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资本存量并没有传统研究估算的那么高,另外资本效能下降也是中国一个需要关注的现象。与传统研究不同,本文发现中国折旧变化并不是一个直线,而是分阶段逐步上升的,研究结果比较符合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   总被引:88,自引:2,他引:86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中国作为 2 1世纪的世界大国 ,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国的发展路线必须以自身的资源为基础。本文估算了中国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 ,并同美国进行了比较。由于中国资本总量相对于产出较小 ,资本收益率高于美国。人力资本较高的收益率反映了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和人力资本供给受到的制约。与发达国家比较 ,在投资成果接近的前提下 ,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本生产成本较低。从产业结构分析 ,由低级劳动密集型向高级劳动密集型或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化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永续盘存法对中国农村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并对农村资本投资效率状况进行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在对农村资本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提升农村资本投资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估计的文献中,采用对偶法进行测算的还比较少见.从理论上来说,对偶法与索洛残差法得到的结果相等,但对偶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估计资本存量.本文从估算方法、选取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改进,以期能够测算TFP的增长率.然后,本文以相关数据估算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各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永续盘存法对中国工业分行业的资本存量做详细的测算。对永续盘存法下的各项估算指标做详细的数据说明,通过对资本流量数据的构建.对不同年份不同行业的折旧率的构建以及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最终得出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细致的资本存量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较为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