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市场全流通格局和管理层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开启了市场化并购的大门,同时也为恶意重组与并购黑手开启了机会之窗。上市公司构建一个有效的反恶意并购机制已经是当下必须面对和不可回避的重大实践课题,这对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的资本市场来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市场参与各方特别是上市公司要高度关注市场化并购到来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立足于未雨绸缪,通过改变公司治理的思想观念、调整和修改公司章程内容、储备反恶意并购手段、政府创造宽松环境,以全力构建起有效的反恶意并购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担保何以演变为恶意敛财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华 《国际融资》2003,(12):34-37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可是它已经演变为一种恶意“圈钱”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但是改制之后的我亘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国企却有很大的差异.基本上没有上市公司在达到配股资格和增发股票条件下而放弃其利用股权再融资的机会.因此存在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5.
在最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与渠道更加趋于多元化。文章对企业融资方式进行回顾,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却有极大的股权融资偏好。试图分析我国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这种偏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与渠道更加趋于多元化.文章对企业融资方式进行回顾,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却有极大的股权融资偏好.试图分析我国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这种偏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国际上一般认为,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两大模式:一种是一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方式为主的模式,证券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以上,另一种是以日德模式为代表的以银行融资方式为主的模式,银行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的80%以上,也有人称作为英美直接融资模式和日德间接融资模式。尽管如此,我们在进行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时,以这两种融资模式作为参照,仍旧可以归纳出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方式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融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者价格的巨大差异,加上非流通股股东的控股地位,导致上市公司热衷于增发和配股等再融资方式。本文认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其融资方式的选择会产生很大影响,从非流通股东和经营者角度考虑,股权融资是必然选择。如果股权结构不进行调整,所有股东不能做到同股同价,上市公司倾向于股权融资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融资饥渴症"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融资饥渴症"的表现以及后果 所谓"融资饥渴症",是指上市公司因不符合融资条件而通过利润操纵的手段获得融资资格进行融资;或没有必要融资的公司,不考虑成本收益因素而执意融资,导致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难以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极度浪费的种种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本对以炒作上市公司控股权或炒作上市公司股票,或直接从上市公司套取利益为目的进行的收购做简要分析。主要问题有:收购人以虚假材料骗取收购资格;以关联交易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操纵上市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数据,骗取再融资并予以侵占;炒作操纵股价、进行内幕交易等获取非法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特征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总体特征和行业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中,流动负债比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负债比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有1/2左右是靠银行信贷实现的;中国受管制行业的总体资产负债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较其他行业低,而长期负债比率则较其他行业高;不同行业之间的债务融资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差异大部分归属于行业差异而不是年度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市公司如何选择融资渠道——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一项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问卷调查和相关公开市场数据为基础,对问卷调查样本公司的融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因素,对样本公司融资行为与公司财务理论描述的差异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与讨论。由于问卷调查能够直接考察公司决策者在实际融资决策时的考虑因素和动机,属于事前直接证据,从而区别于基于公开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所提供的事后间接证据,能够从不同角度检验理论的解释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公司的融资行为在一些方面符合现有公司财务理论的描述,但也存在很多不一致之处。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第一,以事前直接证据的方式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进行的研究,揭示了在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中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其中一些动机和影响因素存在着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的特殊性;第二,指出了现有主要以美国制度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公司财务理论对融资行为的一些经典解释,可能不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解释需要考虑中国特殊的制度因素;第三,为公司财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如何改进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方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融资成本分析的方式来研究股权融资方式问题。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融资偏好。建立了配股融资成本的模型,估计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进行了成本比较。说明了特殊融资结构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种主流融资方式。我国宽松的政策条件及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驱动使上市公司对定向增发方式比较青睐。针对此现象,分析定向增发偏好的外在、内在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制度变迁中定向增发融资。  相似文献   

16.
股权结构影响下的上市公司融资倾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取深沪两市的9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01-2004年的财务及相关数据为基础,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出发,运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偏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融资倾向之间的关系,以探究在相同市场环境中,不同的股权结构安排是否会导致其融资倾向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融资倾向具有显著的影响,不同股权结构安排下的公司有不同的融资倾向,特殊的股权结构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卫华 《金融论坛》2004,9(4):57-61
企业融资理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宗旨,这也是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的立论根据.而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本结构导致真正的股东对公司失去控制.本文通过对国家股、法人股和中小股股东目标的分析发现,其股东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这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与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相悖.股权融资偏好是内部控制人自身成本收益分析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通过股权改革形成真正的产权主体,激活资本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经理人优胜劣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对经理人的激励.当公司价值最大化成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同目标时,企业的融资行为必然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到2004年的融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内源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次是金融机构借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总体看企业间接融资比例在上升,直接融资比例在下降,股权融资明显受政策和市场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不同决策目标的融资决策模型,研究表明在股权帐面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融资决策比股价最大化目标下的融资决策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股权融资,但是当股市低迷,市价接近或低于账面价值时,这种差异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19.
创新和企业债务融资: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中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和实证检验了企业创新与企业债务融资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公司个体效应和其他影响因素、使用替代变量、划分子样本进行考察,并在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其债务融资能力呈正相关,企业的创新每增加1个标准差,其债务融资能力增加7倍标准差。这表明企业创新不仅促进其生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而且对企业的财务运转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啄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融资啄序理论主张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留存收益-债权-股权"的企业最优融资啄序,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1994~2007年的融资数据为样本,根据上市公司的规模、成长性和杠杆水平对其进行分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不同规模、成长性和杠杆水平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啄序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股权融资偏好,但这种偏好会受到诸如规模、成长能力和负债水平等内部条件以及外部融资政策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