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冬小麦中后期管理一般是指在小麦拔节以后到成熟前这段时期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和总结生产实践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生态区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因地因苗进行管理是获取小麦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分别就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管理技术建议,以适应小麦中后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韩长赋部长关于抓好秋冬种生产工作的批示要求,9月26日,2014年全国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工作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会议总结了2014年度小麦病虫害防治情况,部署了2014年秋冬种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今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总体目标:力争实现全国冬小麦秋播拌种比例较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总体达到冬小麦种子处理的90-93%;确定了小麦秋冬季苗期防控总体目标:小麦条锈病菌源区和冬繁区的西南、西北、汉水流域麦区,秋苗防治处置率达到100%;长江中下游、黄淮海麦区小麦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重大病虫防治面积达到发生面积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冬小麦多数已经渡过扬花期。湖北襄阳小麦生长总体正常,产区并未出现大范围赤霉病,仅局部村镇和部分品种地块病虫害偏重发生;河南南阳小麦长势良好,得益于天气条件,各生产阶段墒情、气温适宜,没有明显的旱灾、冻灾发生,该区域小麦单产呈稳中上升趋势。清明节期间,市场传言,华北及黄淮多地区倒春寒现象对小麦生长造成较大影响,但倒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加工产品用途广泛:面粉可以做馒头、面包、面条、油条、水饺、蒸包、油饼等许多种面食加工品,其加工副产品麸皮可以作优质饲料。绿色食品小麦是加工绿色食品小麦加工产品的基本原料。而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是生产绿色食品小麦的关键。本技术适用于大田栽培条件下,每亩产量在400公斤以上的小麦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5.
对于黄淮麦区来说进入4月份以后冬小麦陆续开始抽穗、扬花、授粉、灌浆,生长进入中后期。小麦生长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盛发期。抓好以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一喷三防"为重点的小麦中后期管理工作,对确保夏粮丰产至关重要。一、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小麦拔节后需水较多,尤其是挑旗孕穗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良好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冬小麦优化灌溉决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冬小麦优化灌溉决策及应用河南省黄淮海开发办殷长锁一、河南省冬小麦的生产现状河南省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该省的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的15%~16%,产量占全国的16%~18%,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因而,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丰...  相似文献   

7.
"现在距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正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各地的情况来看,各地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措施比较得力,冬小麦长势好于去年。但是,由于财政部门还没有下拨病虫害统防统治资金,目前主要靠农民自己防治为主,一旦发生大面积病虫害,势必影响今年夏粮产量。"农业部种植业司一位刚从河南督导回京的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8.
<正>眼下正值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关键期,河北省河间市创业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强化麦田科技管理,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进行大规模喷药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9.
据3月底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冬小麦长势良好,总体好于上年同期。预计今年冬小麦面积增加6万公顷,冬油菜面积增加70万公顷。前期,河北省、河南省小麦遭遇旱灾,据统计,在旱情较重的河北省,今年春季耕地最大受旱面积达33.3万公顷,其中,春白地缺墒213.3万公顷,冬小麦受旱面积达53.3万公顷。山东、河南2省小麦播种的基础均好于往年。今年山东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机播面积达90%以上,精播半精播面积159.5万公顷,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河南省冬前苗情普遍较好.前期强降雪降温天气对小麦也是利大于弊,不仅缓解了旱情,也减轻了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一、由于良好的天气和投入增加,2004年小麦产量极有能较上年增加. 到目前为止,今年的气候情况对于冬小麦的生产总体有利.在河南省去年冬小麦播种时,在一些地方由于雨量过多,田间积水,小麦播种期推迟了10至20天,导致小麦冬前分蘖不好.  相似文献   

11.
得益于各项抗逆减灾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小麦生产克服了严重气象干旱、春季低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实现了恢复性增产,小麦品质也整体好于往年.为保持良好的丰收态势,抓好今冬小麦生产,制定了秋季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2月17—20日在淮河流域河南、安徽、江苏督导冬小麦田间管理和水利建设运行工作。胡春华指出,受异常秋汛等不利因素影响,2022年冬小麦苗情总体偏差。要抓住小麦生长重要关口,有针对性地加强田间管理,分类落实水肥管理措施,开展好病虫害统防统治,促进苗情及时转壮升级。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5年长期气象预报和冬前青海省各地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合近年农作物病虫发生实际情况、作物布局等因素综合分析:200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为中度偏重发生,其中小麦条锈病、麦蚜、油菜茎象甲、黄条跳甲、小菜蛾等病虫在我省小麦、油菜产区中度偏重发生;冬小麦黄矮病、小麦吸浆虫、油菜露尾甲、地下害虫等病虫在局部地区中度或中度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各类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133.33万公顷,现将青海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到目前为止.今年的气候情况对于冬小麦的生产总体有利。在河南省去年冬小麦播种时,在一些地方由于雨量过多.田间积水,小麦播种期推迟了10至20天.导致小麦冬前分蘖不好。在采取增加播种量措施的前提下.2004年缓冬的出现.以及良好的光照,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虽然  相似文献   

15.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小麦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现象有加重的趋势.在绿色种植理念的影响下,必须要积极加强小麦生产技术的管理.本文对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小麦栽培水平,减少病虫害威胁.  相似文献   

16.
浅谈辽宁发展冬麦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在辽宁省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转折时期 ,在不放松发展春小麦生产的同时 ,又提出加大开发冬小麦生产的力度。冬小麦在我省已历经多次北移、几上几下 ,现在又重新提出发展冬小麦生产 ,对它的可行性、可能性、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加入WTO后种植业生产普遍受到冲击的新情况下 ,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作出全面的、具体的分析。现针对辽宁省的实际状况 ,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冬小麦生产历史的回顾建国以来 ,辽宁省冬小麦生产历经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 ,冬小麦种植区域只限于大连的普兰店市以南地区北纬39°线 ,种植品种以农家品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小麦均为冬小麦,即宿麦。小麦生长期中的需水期与华北雨季严重不同步,因此如何应对干旱是发展小麦的重大问题。历来人们通过兴修水利及寻求适当的农艺措施来发展小麦种植。在水利、农具、生产技术等各项条件逐渐成熟的基础上,唐末宋初小麦成为中国华北的主粮,并在种植面积扩大、面食地位提高、麦作文化形成和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小麦意象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将恢复增长我国2004年冬小麦(即2005年夏收小麦)播种积将达到2120万公顷,同比增加100万公顷,增幅4.95%。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增长是由于2004年夏秋内小麦市场价格同比提高40%,而且直到冬麦播种始之际,价格的同比提高幅度仍继续居高不下。而同玉米价格同比提高幅度已经由20%快速降低到5%内。我国冬种小麦产区集中,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的有13个省,其中河南、山东、河北3省面积超过全面积一半以上,小麦生产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4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幅最为明显的是山西新疆,两地2004年夏收小麦面积同比均明显减少,而户在秋季…  相似文献   

19.
一、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苗情长势与去年同期大体相当 目前,全国秋冬种工作基本结束,冬小麦陆续进入越冬期.总的看,今年秋冬种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冬小麦面积预计为3.23亿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苗情长势与去年同期大体相当.据11个小麦主产省(区)初步统计,11月底的小麦一类苗比例为47.9%,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二、三类苗比例分别为32.8%和19.3%,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小麦旺长面积比11月20日减少近2000万亩.  相似文献   

20.
正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当前正是小麦生长的旺盛期、肥水需求的高峰期,也是春耕备播关键期。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喉咽集镇梳洗楼村的瑞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万轻组织种植户对1.5万亩冬小麦施好返青肥,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近年来,合作社在山东省农科院的科技帮扶下,拓展小麦、玉米周年丰产新链条,助推小麦玉米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何万轻高兴地说,"俺们这种的都是高产优质新品种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