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燕 《现代企业》2023,(4):91-93
<正>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逐步推进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发展,大湾区内地“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广深两地核心引擎作用凸显。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力最强,联系度也最高。广州通过增强科技创新集聚力、整合力和辐射力以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中枢纽能级,  相似文献   

2.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特殊的制度背景,构建金融集聚作用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以及制度距离影响金融集聚结构红利效应的内在机理,并以粤港澳大湾区“9+2”共11个城市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升级,但金融集聚结构红利效应的发挥存在边界,伴随金融集聚程度的由弱变强,金融集聚的结构红利效应将呈现边际递减效果;制度距离的扩大不仅对制造业升级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将通过弱化金融集聚的结构红利效应间接影响湾区内制造业升级的速度与质量。据此,在重视金融集聚结构红利优势释放的同时,应合理把握金融集聚水平,积极消除金融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引擎。文章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力及其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分析制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因素及其内部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力及内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回顾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与合作历程,粤港澳大湾区对支撑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制度基础的互联互通、城市间金融的差异化供给、金融资源对接是未来粤港澳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优势,把握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高速铁路作为新兴交通方式,降低了出行成本,缩短了旅行时间,扩大了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范围,由此改变了旅游者的空间选择,增强了旅游经济联系,改变了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而引起了区域旅游空间的重构。高速铁路建设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旅游可达性呈现出以广州、深圳、东莞等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逐渐减低的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能够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呈现出以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为核心,以佛山、中山、东莞、珠海和江门为辐射区域,以惠州和肇庆为边缘区域的态势;可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使其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出多极网络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科技强国变革的浪潮中,粤港澳大湾区承载着国家多重战略功能,广州是其重要的核心枢纽,为秉承大湾区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对接国际市场、对内辐射带动环珠三角区域发展,研究广州科技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广州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与大湾区城市的区域联动态势,得出研究结论:通过提高广州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完善知识产权建构体系、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拓宽空间要素集聚效应等路径,加之推动粤港澳三地深度融合,助力广州建成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7.
航空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为航空物流提供基础支撑,推进航空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路径。文章选取200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和湾区城市发展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航空物流与粤港澳湾区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研究表明航空物流和粤港澳湾区系统处于较高水平耦合,两系统也呈现逐渐协调的状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发展现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机场群合理分工、差异化定位;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组织协调;完善地面综合交通体系;发挥人才、信息技术在大湾区机场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措施,推动航空物流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方向和主线.通过构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分析2011~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内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论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维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贡献存在差异.其中,经济发展开放性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及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贡献呈现...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湛江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探索一条突出“粤西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融合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湛江拥有对接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科技资源、交通设施、社会文化等现实基础条件,同时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存在合作开放意识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沟通合作机制不健全、专项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从培养合作意识、夯实基础设施、完善沟通合作机制、制定专项政策等方面入手,推进湛江更高质量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科技创新资源最集中、新兴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是参与全球产业和科技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运用2000-2017年的专利数据,从整体差异、时空演变、创新联系、空间相关四个维度研究粤港澳地区(大湾区及其扩展区)城市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态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创新产出、创新投入、开放度、产业特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探索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呈"核心—外围"格局;②粤港澳大湾区"港深广佛"创新联系走廊凸显;③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水平呈空间正相关性;④创新投入和开放度水平显著影响创新产出;⑤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物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和驱动力,物流发展是促进地区各项经济发展的重点。随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各个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研究湾区的物流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区位优势、政策支持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物流的发展环境。并通过总结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三大世界级湾区物流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以世界级湾区物流发展的经验得出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在物流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发达,具有率先发展区块链产业的优质土壤和先行条件。论文主要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发展的现状,对比世界上其他三大湾区的科技、人才、投资机构等方面,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在对比分析下的发展潜能,分析存在的优劣势,补齐短板,抓住机遇,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应遵循科学的建设路径。国内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经验表明,应重视规划引领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注重创新协同和环境营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加快构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并通过集聚创新人才团队、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等支撑创新全过程。同时,加快制定规划体系、布局重大创新平台、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开放创新格局、构建创新政策体系、营造创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钟少兰 《人力资源》2023,(8):152-153
<正>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政策及区位双重优势,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空港及海港群,能够统筹协调,实现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还在于拥有葡语、英语及侨乡的三大文化纽带,是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枢纽。广东省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构建完善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体系,培育、集聚一大批技能人才,以此聚力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激发大湾区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5.
台风是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主要区域性气候灾害之一,面对台风灾害的不确定性和周期性,构建主动适应的韧性安全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949-2017年间的135个相关台风路径数据,发现湾区台风风险由珠江口东岸向内陆地区递减。粤港澳大湾区应从区域/城市群、城市和城镇/社区三个层面构建湾区韧性体系。区域/城市群层面着眼于空间均衡发展和分级管治;城市层面提升生态安全格局和工程防御韧性;城镇/社区强化学习和自组织能力。同时,建立城市群协同治理机制,围绕台风的季节性特征制定周期性强韧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群应对台风灾害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7月,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粤港澳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此,更进一步推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发展。本文中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珠三角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大湾区大量的民商事往来活动必然引起的财产权益、人身权利、环境权益纠纷等。为了区分环境公益纠纷和仲裁对象,本文研究环境仲裁的调整对象是  相似文献   

17.
<正>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州,珠海,深圳,东莞,肇庆,中山,江门,佛山,惠州(以下简称珠三角的九个城市)。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对中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湾区不是一个新词,早在20 17年就有人提出。在2018年下半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澳门、香港、广州、深圳等四个城市为核心,带领大湾区、带动  相似文献   

18.
以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各城市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的数据为基础,对各城市空气质量各指标的大小进行比较;构建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得出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空气质量综合优劣排序。对合理布局湾区能源消费、针对性防控湾区环境污染、有效改善湾区生态环境、提高湾区平衡发展与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新时期,加强青年科技文化融合交流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本文结合广东科学中心连续八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科学影像大赛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探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科技文化交流融合发展路径,凝聚湾区青年新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共谋湾区科技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粤港澳大湾区除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外的9个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在制造业发展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各城市产业发展如何定位,如何进行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东莞先进制造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其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