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三年来,在卫生、文旅、交通、环保等多个领域协同供给成效明显。但一体化示范区公共产品供给在实践中存在供给碎片化、供给不均衡、百姓获得感不高、供给保障不足等短板。此外,一体化示范区也存在着理论上难以打破的束缚,包括行政体制机制的制约和地方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矛盾等。从整体性理论视角看,一体化示范区公共产品的政府协同供给需要树立整体性价值理念,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完善法律政策机制保障,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供给力量。  相似文献   

2.
罗娟 《经济师》2022,(12):128-131
协同推进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构建生态绿色协同发展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以常州为研究对象,长三角典型城市为比较对象,从时序数据与截面数据分析角度,进行综合指数与分维度指数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常州的生态绿色协同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但整体水平不高,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历史保护与生态旅游共鸣方面需要提升。据此,常州应顺应长三角一体化趋势,推进节能减排,夯实生态绿色协同发展基础;升级产业结构,催生生态绿色协同发展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激发生态绿色协同发展动力;兼顾历史文化,打造生态旅游新业态;加强区域联动,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沈洁 《江南论坛》2024,(3):43-47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在生态协同治理及价值转化方面具有先行示范的使命和责任,其生态协同治理制度创新成果已从一域破题复制推广至全国各地,形成了旅游经济、大桥经济、湖区经济等不同业态,实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首要前提是推进城市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遵循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判断,构建城市群治理评价体系,将城市治理效能量化并开展评价,提出提高治理效能、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建议。研究认为:(1)长三角城市群治理能力内部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2)分项看,长三角城市群治理能力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变异系数最大,以杭州湾大湾区和沪宁合发展带为代表的区域治理评价最好;(3)生态治理与长三角自然地理特征具有较高一致性,浙江西南区域和安徽南部区域呈现出高值特征。文章认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群治理要加强区域协同强化经济协作、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加强内部文化价值挖掘与联动开发、强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共建、加强数据共享与跨区域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地方政府对区域信用一体化面临合作治理的困境,需要构建区域信用政府监管与社会治理创新联动机制,形成整体性的治理网络和联动机制。把信用长三角建设成为国内区域信用一体化、区域信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需要抓紧制定和完善适用于长三角区域信用一体化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构建区域信用治理与区域法治建设的协同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着环境保护内聚力不足、责任分担难以界定、合作共识难以达成等治理困境。建构以内生动力为驱动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形成国家、市场和社会一体化的协作性治理网络是解决跨域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困境的有效途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实现,必须健全决策与预防、参与执行、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互信、政绩考核与监管,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协同治理机制,以保障跨域生态环境治理切实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朱雪君 《江南论坛》2023,(11):54-58
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是政府主动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引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跨界区域水环境治理的创新载体,是全面贯彻实施“八八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嘉兴市秀洲区与苏州市吴江区两地协同推进区域跨界水污染联防联控创新实践的分析,探究了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对跨界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作用,并总结其经验和不足,以期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美丽中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法治中国也有密切联系,而当前生态文明立法疏而不密、环保部门监管形强势弱、生态司法保护难堪重任、公众参与监督阻塞不畅的制度障碍制约其实现。只有科学立法,形成完善法制保障;严格执法,大幅提高执法效能;强化司法,保障公众环境权益;倡导守法,形成环保社会氛围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近年来中国城市群发展中的关键议题,区域经济协调更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因素,两者关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从区域环境协同治理角度探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以2014年“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这一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19年中国25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作为初始样本,运用广义合成控制法,从政策实施有效性视角检验了长三角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经济激励效应;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状态视角考察了协同度的经济空间溢出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呈加速态势,分类进行一系列时间安慰剂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果依然成立。协同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长三角区域环境协同治理能够实现对邻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激励,最终实现整体的区域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均是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传导渠道。本文建议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需要强化城市的主动协同效应,增强城市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为区域环境协同治理促进长三...  相似文献   

10.
绿色金融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助推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展区域各城市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评估将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采集长三角绿色金融建设的制度政策、市场活力、保障措施等系列指标,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评估指数,以发现不同城市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从顶层设计、机制创新、分工合作等角度对绿色金融如何高效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程雁雷  郭胜 《江南论坛》2023,(11):25-29
长三角商事仲裁协同机制自成立以来在跨区域庭审、仲裁制度改革、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当下仲裁协同机制面临脱逸于实质而停留于形式的危险,表现为“三省一市”仲裁协同具体措施缺乏,使协同停留于框架层面;商事仲裁程序协同缺乏上位法依据等方面,进而制约长三角商事仲裁协同的有效推进。本文基于长三角商事仲裁协同面临的困境,试从互联网仲裁上位法完善、推进商事仲裁协同制度具体化建设以及强化合肥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以促进长三角区域在商事仲裁领域的紧密协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然而,在环渤海经济区全面开放和协同发展的同时,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化.本文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关系入手,分析目前该区域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法律问题,并从立法、执法、司法等角度提出区域协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政策博弈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执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如果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可能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而不得不对本行政区的污染进行治理。为实现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良好治理,有必要对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变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通过采取承诺行动提高中央政府的政策效率和置信度,建立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流域生态质量改善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公共服务关乎民生福祉,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先手棋,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协同推进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于2019年11月1日挂牌成立,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公共服务作为一体化建设的基础,如何推进示范区内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进而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关乎一体化总体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7—2018年中国212个地级市数据,将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作为区域一体化的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扩容通过与周边新城市的融合,显著提高了整体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了该结论的可靠性。(2)机制分析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将原本相互独立的城市整合为一个城市群经济体,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三条渠道共同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3)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技术创新水平更高、第二产业比重更高的城市,区域一体化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中国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加强区域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协同与合作,共同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保护旨在实现生态文明社会,法律是重要保护手段。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守法都存在诸多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法治要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功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功能、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功能以及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守法功能。  相似文献   

17.
袁华萍  邓巾 《江南论坛》2023,(10):22-26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制度保障,是政府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长三角三省一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举措。本文以长三角政务一体化为背景,结合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建设现状,总结其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规范制度环境,增强长三角府际合作;建立“一网通办”统筹管理体系,加强网站安全保障;提高区域协同治理能力,统一业务办理标准等方面探索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长三角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8.
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需要通过加强地方性立法、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保障体制、健全全员参与的法律机制等措施,强化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跨行政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建立与完善跨行政区经济协同发展的组织协调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机制固然重要,但不能没有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特别是我国目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各地常以地方利益为重的情况下,就更加需要确有调控能力的协调机构。两个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与顺利合作,必须要有通畅的联系机制、组织协调机构和合理的组织协调机制为基础。成立专门职能的组织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区际经济合作在研究策划、统筹规划、联系沟通、指导实施、信息服  相似文献   

20.
关天经济区立法协作已经在区域内展开,但是仍然存在法律拘束力弱、缺乏明确的违约责任等问题,目前中国的立法现状以及区域间的利益冲突也成为阻碍立法协作的因素。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区域行政立法、成立区域行政立法协调委员会、建立关天经济区内各地的执法协作机制、司法协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