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静  吴利华 《城市问题》2022,(12):66-76
基于2005—2019年中国2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开展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并引入TOE框架,检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进一步探讨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且位于东部地区、行政等级较低的智慧城市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相对明显;可替代性能源生产、交通、废弃物管理、能源节约领域的绿色创新受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作用效果更突出。智慧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强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提高政府环境治理能力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城市和邻近城市的绿色创新均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PM2.5指标改进绿色生态效率的测度模型,采用全国281个地级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创新型城市的设立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生态效率地级市和城市群层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而京津冀城市群表现为“U”型特征。创新型城市的设立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相较于其他区域板块,中部地区的政策效应较弱;产业高级化和创新环境改善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作用效果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调节效应。因此,各地应借助创新型城市的政策外溢效应,结合地区环境比较优势,以优化产业结构和稳定创新环境为突破口,有序推进国家创新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能否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基于2008—2020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以及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的城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设立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提升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引领作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在普通地级市显著,且在中部城市和北方内陆城市提升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为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0年中央推行低碳城市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低碳城市试点对获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甄别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获批低碳试点城市能够直接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个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为正。对影响渠道的检验表明,低碳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的渠道间接提升所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产业结构转型的间接效应并未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李煜华  张莉娜 《财会月刊》2023,(21):124-131
基于2005~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政策对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与非双试点城市相比,双试点城市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低碳城市单试点政策和创新型城市单试点政策相比,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政策能够协同提升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而且先成为创新型城市试点再成为低碳城市试点能更有效地促进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双试点政策通过提高地区财政支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双试点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验证了低碳城市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协同促进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于未来试点政策组合和引导制造企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作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的先行示范区,是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聚集地。借助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检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识别知识产权保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增加知识产权制度供给,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度,最终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对高科技行业企业创新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传统行业企业,对西部地区企业创新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分析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揭示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1)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辐射模式由“圈层扩散”向“多核心轴带扩散”转变。(2)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长三角地区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且政策效应可持续5年,研究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城市的低碳治理将对地理相邻和经济相邻的城市溢出“制度红利”,且对地理相邻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更强的激励效应。(4)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到城市资源环境属性和绿色创新效率属性的影响,其在非资源城市和高效率城市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2005—2017年271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新能源示范城市设立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对城市绿色经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具备持续性。同时,政府科创支持与区域环境规制均能正向提升政策效应。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广新能源试点政策、优化新能源城市空间布局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以2001~2021年我国276个地级市为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消费政策助于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消费政策对城市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强,在大型城市和中型城市较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信息产业供给端,政策试点通过生产要素配置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优化效应三种渠道促进城市创新;在信息产业需求端,政策试点通过提升新兴信息消费和淘汰落后信息消费这一优化信息消费结构的方式促进城市创新。鉴于此,各地应基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重视角,在有序扩大信息消费试点范围的同时,因地制宜地落实试点政策,推动信息消费转型升级,并建立提升城市创新水平的多维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将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本文使用2007—2018年中国1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检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可以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不同人口规模、不同经济规模以及不同特征的城市中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政府科技支出和优化创新环境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场景,以我国城市为研究样本,研究该政策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执行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试点能够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执行力,加快了政府环境治理的执行进度,并提升了执行质量。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主政官员距离离任时间越短,官员的环境政绩诉求越强烈,审计试点的政策效应也越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优化官员晋升考核体系和强化环境治理监管提升了政府环境治理执行力。研究结论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试点期间的政策效应提供了支持性证据,对于理解地方环境治理执行困境和推进地方政府积极承担受托环境责任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探讨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利用2011~2018年中国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在构建与测度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绩效指标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细致剖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技术创新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以及资本错配缓解效应是其有效作用机制;数字经济对东部、中心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本错配缓解效应来实现,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则是数字经济驱动中西部、非中心城市经济绩效提升的作用路径;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可为未来如何依托数字经济驱动城市经济绩效提升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存在空间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省份间绿色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空间溢出,地理相邻省份间绿色创新绩效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不利于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地方政府环境竞争与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均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环境竞争呈现正向空间溢出作用,而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则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基于此,应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考核指标,扩大环境绩效考核指标覆盖范围,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于2011—2020年我国27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数字政府建设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通过提升政府透明度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规模较大或数字化水平高的城市,其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优化数字政府顶层设计,强化区域、城乡间协同合作,健全更为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管理视角,引入绿色智慧资本和公司创业导向两个概念,探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环保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基于237家制造企业的多时点、多来源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显著提升企业环保创新绩效;绿色智慧资本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环保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公司创业导向正向调节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绿色智慧资本的积极影响效应;公司创业导向水平越高,绿色智慧资本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环保创新绩效关系中的间接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构建准自然实验,运用2010~2019年全国市辖区统计数据以及多期DID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新发展格局下新型城镇化试点对扩大内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居民消费,扩大了社会投资和带动政府消费。机制检验发现,新型城镇化试点通过收入效应、财富效应和公共资本效应加快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效应受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表现出双门槛效应;同时,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及国家级城市群的设立也会对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成效产生差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国家持续推进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和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亲清政商关系是否能够发挥绿色治理效应从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这一问题尚待深究且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10129个年度观察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城市的亲清政商关系水平越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越高,即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了“增量提质”效应。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亲清政商关系通过强化高管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加政府补助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动机和能力,具有“意识效应”和“资源效应”。进一步,本文发现亲近和清白的政商关系均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亲近政商关系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亲清政商关系的绿色创新效应在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高和经济注意力低的地区、媒体关注度高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表现得更强。最后,绿色创新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绩效和财务绩效。总之,本文丰富了亲清政商关系微观经济后果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能够为我国“十四五”时期持续提高亲清...  相似文献   

18.
信息消费是中国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新兴消费领域之一。本文以国家信息消费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信息消费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信息消费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就业效应、产业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了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有利于提高信息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此外,信息消费试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大规模城市、东部区域和高行政级别城市中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多维视角探索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可以为一体化战略“扩容”及城市土地绿色利用路径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本文以 2003—2018年中国 285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探索性构建“市场 -技术-产业”的多维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挖掘区域一体化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与未实施区域一体化的城市相比,一体化地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高出 0.124个单位,并且这一提升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第二,通过对多维作用机制的独立效应及协同效应检验发现,区域一体化建设依赖市场关联、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变量的中介作用尚未显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生产网络理论,构建理论模型论证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直接创新效应及创新网络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级市四位码行业层面创新数据、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构造双重差分模型与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区域内规制行业创新水平,且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地区间投入产出关系对该政策创新溢出效应的传导路径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对相对上游行业的创新产生了负向影响,但显著促进了下游行业的创新。机制检验表明,这一生产端冲击引发的创新溢出主要通过产成品价格和生产率传导实现,且将议价能力强、与下游行业关联紧密的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更有助于发挥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在“双碳”背景下,本文为评估减排政策的创新效应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证据,对未来稳步推进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