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     
《商务周刊》2009,(18):16-17
6.07亿人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人.城镇化水平为45.68%,比解放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即有将近一半中国人已经成了城里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2.
"义乌模式"的成因及其与"浙江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义乌模式"不断拓展。本文揭示了"义乌模式"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指出它是"浙江模式"的缩影。义乌的繁荣不仅促进了浙江中西部地区兄弟县(市、区)的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欠发达地区也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而我国县域内市场机制不完善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基于2005—2013年湖北省61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和政府财力的统计数据,通过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县域经济增长与县级政府财力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县级政府财力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政府财力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仍有待加强,并基于此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息消费是促进传统消费产业数字化和新型信息技术产业化,进而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创新促进效应和消费倍增效应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处于中低位水平的城市更加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邻近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在未来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政府部门应当健全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中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设计,畅通传导通道,提升试点政策的精准性和协同性。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极强的综合经济实力。本文以浙江省58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要回顾县域经济实力的相关研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指出,浙江省县域经济实力强劲,有近一半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同时,浙江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浙东北-浙西南的梯度特征。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葛璇 《商展经济》2023,(24):36-42
本文以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0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智慧城市建设更能促进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绿色经济水平提升;通过进一步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经济的影响渠道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由此提出对策,可通过拓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范围、强化绿色经济协同转型能力、优化城市经济产业结构,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力度和实现绿色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白欢 《价格月刊》2010,(6):90-92
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中西部地区有溢出效应,中部地区对东部有抑制作用,而对西部则分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西部地区不但对自身,而且时东部地区也有溢出效应.这一结论揭示了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李迅雷 《新财富》2012,(6):36-38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差将缩小,但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有限。从中国经济版图变迁的趋势看,东部地区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另一个趋势是大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仍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以建成区人口规模为样本,应用分形理论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体系具有双分形结构,大城市不突出,中等城市发展快,小城镇发展水平低。最后,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体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利用1991-2003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就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段时间里FDI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有显著的影响,FDI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在区域间的非均衡分布又加剧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最后提出吸引更多的FDI到中西部地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利用面板计量估计方法,从数字经济对银行主动风险和被动风险的差异、数字经济不同渠道影响的分析和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等方面,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银行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主被动风险差异来看,数字经济显著降低了地区银行业被动风险;第二,从作用渠道来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减少经济波动等渠道降低地区银行业风险,也会通过金融深化、加剧银行竞争等渠道增大地区银行业风险;第三,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本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邻近地区银行业风险水平,且其降低效果比本地效应更加显著。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为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市场潜能、地理距离与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人均GDP和市场潜能作为表征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指标,基于空间计量方法考察了我国285个地级市2004-2013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随时间和地理距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一方面随时间推移整体增强,另一方面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其中300公里内为密集溢出区,800公里以内为有效溢出区、以外为间接溢出区,说明经济增长最有效的空间溢出范围在一到两个省的范围内,与地级市的行政界线相比,省级行政界线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阻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赵福松  杜劲 《商业时代》2012,(9):135-136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县域金融体系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金融危机下,国内产业转移向中西部地区延伸,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本文以西部省份四川为例,对其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县域经济与金融支持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产业转移背景下,只有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县域金融深化,才能有效促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而促进自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舞阳县的有关资料为样本,对中西部县域经济的金融需求状况进行了基本分析,用近十几年来的数据建立了舞阳县商业贷款需求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得出中西部县域贷款需求和经济增长依赖关系,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对中西部县域的金融需求作了预测性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舞阳县的有关资料为样本,对中西部县域经济的金融需求状况进行了基本分析,用近十几年来的数据建立了舞阳县商业贷款需求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得出中西部县域贷款需求和经济增长依赖关系,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对中西部县域的金融需求作了预测性说明.  相似文献   

16.
尹硕 《现代商业》2008,(12):154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要建设好城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大力推进,特别是农业税全面取消后,农村社区经济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薄弱一环,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农村财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财政日见萎缩,已经成为妨碍和谐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均衡的重大隐患。县级财政作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渠道,而市对区、县转移支付,是保障基层财政正常运转,促进农村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就市对区、县转移支付机制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丹 《财经论丛》2013,(5):27-33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在探索和实施"省直管县"管理体制,目前这项改革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对市、县经济利益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利用2001-2011年我国市、县两级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改革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结果来看,财政上"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极大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本级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郭潇睿 《中国商论》2023,(15):67-72
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的“痼疾”技术锁定、促进创新效率提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挑战。首先,本文将产业集聚外部性理论引入异质性企业创新决策模型,利用2013—2021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虚拟集聚对技术锁定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集聚显著促进了技术锁定效应的解锁,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虚拟集聚解锁效应更加显著。其次,使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虚拟集聚对技术锁定效应产生影响的机制进行检验发现,虚拟集聚通过知识溢出外部性促进技术锁定效应的解锁,提高创新效率。最后,本文为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建设及中国高水平创新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大城市发展带来的严重问题,本文认为发展小城镇对促进大城市、小城镇与新农村三者共同发展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同时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随后,针对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